-
潤怡生:節約綜合用水成本30%+ 在為企業節約中創造價值
2022/7/19 19:39:4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疫情以來,經濟下行,財政緊張。從網上公布的公共飲水招投標數據來看,2022年上半年發布的項目同比2021年上半年減少了約80%疫情以來,經濟下行,財政緊張。從網上公布的公共飲水招投標數據來看,2022年上半年發布的項目同比2021年上半年減少了約80%。什么原因導致了公共飲水行業出現這種“跳水”式的行情呢?難道公共飲水項目已經飽和或者沒有需求了嗎?非也!究其根源,這跟2021年底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2年全國經濟實施“全面節約”的國家戰略有關。長期以來,公共飲水幾乎都靠財政經費支持,疫情之前,經濟高速發展,連續數年公共飲水行業年均增幅達到25%以上,發展迅猛。但是在進入疫情后的第三年,各行各業在多方施救以后已經疲態盡顯,國家經濟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各地財政本身就捉襟見肘,現在也只能先確保公共職能部門的基本運轉,公共飲水的發展固然重要,但顯然是屬于必要而非緊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發展到位的,所以2022年上半年大幅縮減公共飲水的預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僅僅縮減公共飲水預算就能夠實現“全面節約”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近年來,節能減排已經成為了國家經濟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今年黨和國家更是提出“75%的機關要建成節約型機關”的要求,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然涉及到對現有老陳舊、高耗能的公共飲水設施的大量淘汰和改造升級。要改造升級按照傳統模式就離不開財政費用的支持,這就形成了政策和執行上的矛盾點,這也是公共飲水領域節能減排天天喊、年年抓但是雷聲大雨點小的癥結所在。
公共飲水在缺乏財政經費支持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呢?
潤怡生是四川兆泉怡生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專注于公共飲水領域智慧用水管理服務的品牌,其自主研發的“潤怡生公共飲水物聯管理服務平臺”擁有多項軟件著作權證書,公司也榮獲了多項AAA級信用企業授信。潤怡生推出的“公共飲水管家式用水服務”正可以助力廣大政企單位在公共飲水領域實現節能減排與創建節約型機關的戰略目標。
首先,潤怡生的商業模式是按照用水流量計費,設備本身是免費提供的,這就解決了公共飲水相關單位升級飲水設備而產生的龐大的采購費用,擺脫了完全依靠財政經費的問題。當下的國內公共飲水行業,品牌上千家,行業還屬于典型的傳統制造業,銷售模式也還是售賣為主。上游生產廠家產能嚴重過剩,購買門檻又居高不下,而下游需方市場又因經濟又不景氣,缺乏必要的經費支持。潤怡生聚合國內公共飲水一眾品牌就是希望能搭建一個公共飲水的供需平臺,從傳統的輸出設備到輸出標準化的服務,引領一眾品牌著眼未來,實現雙贏。這也是潤怡生研發物聯管理服務平臺的核心意義和價值所在。
其次,目前公共飲水市場還是以桶裝水為主導,占據60%以上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受人工成本、生產成本、營銷成本等因素大幅上漲的影響,桶裝水的價格一路上揚,加上傳統的飲水機的加熱模式節能效果很差,用電成本非常高,這些都是導致公共飲水綜合成本逐年上升,居高不下的根源。
公共飲水綜合用水成本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飲水加熱用電成本和直接水費成本。相對于桶裝水的綜合用水成本來說,潤怡生管家式用水服務具有極大的節約優勢。為節約用戶用電成本,潤怡生只選擇那些具有核心節電專利技術的品牌合作,每日同樣的開水供應量,通過步進式加熱以及蒸汽回收技術即可達到對比傳統飲水機或者開水器節能省電54.8%-80%的效果。以200人日供應開水400升為例,一年可節約上萬度電,減排10噸二氧化碳,節能減排效益顯著。在直接用水成本上,市面上中高端的富鍶型桶裝水價格大約15元-20元左右,每升合0.8元以上,而潤怡生設備產出的富鍶低礦化度直飲水售價不足0.5元每升,輕松為用戶節約30%+成本。而且潤怡生提供的公共飲水設備后續所有維護工作,包括設備更換都是不需要用戶承擔費用的,也避免了傳統飲水設備購買模式帶來的后期維護難、費用高、不透明等等情況發生。
傳統公共飲水設備存在供水量小、加熱慢、反復加熱、管理手段單一等問題,導致密集型用水單位在每天的用水高峰期出現大量排隊接水的現象,造成極大的人力成本浪費,很難提升管理效益。潤怡生推出的公共飲水設備每分鐘可提供富鍶低礦化度開水約2.2升以上,溫開水、常溫水可達到4升左右,一個小辦公室1分鐘接水就可滿足一天的用水量,節約了大量取水時間。同時,平臺物聯網的人機交互控制手段也可以杜絕忘關機浪費電的問題,進一步減少無效用電,極大的提升用水管理效益。
“在為用戶節約中創造價值”是四川兆泉怡生科技一直秉持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潤怡生品牌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節能減排,創建集約型機關是關乎國家經濟持續發展的戰略,意義深遠。讓我們攜起手來,樹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新風尚!讓我們共同參與其中,為這項偉大的事業,貢獻一點微薄之力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