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智能音箱市場銷量和銷售額均出現兩位數下滑
2022/9/16 14:10:26 來源:中國電子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作為智能家電乃至智能家居時代的重要指揮中樞,智能音箱一上市便迅速走紅。自2016年到2019年,短短四年時間,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就從0.06億臺增長至1.47億臺。如今,這作為智能家電乃至智能家居時代的重要指揮中樞,智能音箱一上市便迅速走紅。自2016年到2019年,短短四年時間,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就從0.06億臺增長至1.47億臺。如今,這個昔日的香餑餑,卻似乎開始“失寵”了。據相關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銷量和銷售額均出現了兩位數的大幅下滑。
科技巨擘寄予厚望
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讓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取得重大進展。一句“Hi,Siri”可能是許多手機用戶對智能語音交互技術的第一印象。單憑一句簡單的口令,就能觸發手機為用戶提供收發短信、播放音樂或查詢網頁信息等各種服務。
隨著語音交互技術的成熟,加上萬物互聯場景越來越深入人心。讓擁有先進技術的科技巨擘們亟待選擇一個終端硬件,來建立以語音交互為核心的硬件軟件生態閉環,從而占據萬物互聯時代重要指揮中樞位置。
“智能音箱無論從產品形態和基本功能、輕量級的產品定位,還是對于語音交互的承載能力都讓它成為首批應用對象。”IDC中國助理研究總監潘雪菲向記者解釋說,音箱本身就具備發聲功能,再為它配置麥克風、智能語音識別系統后,就可以實現一定的語音人機交互,讓它在為你“放歌”的基礎上,也能“聽你的聲音,懂你的意思”。
據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數據,自2016年到2019年,短短四年時間,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就從0.06億臺增長至1.47億臺。
為何突然“失寵”?
“在中國,智能音箱的普及速度還是很快的。”據洛圖科技(RUNTO)資深分析師劉定坤介紹,目前,中國智能音箱的滲透率已達到26%,如果按家庭普及率測算,智能音箱市場空間至少可達到5億臺。可見,智能音箱的增長空間還是很廣闊的
但今年上半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銷量和銷售額均出現了兩位數的大幅下滑。洛圖科技(RUNTO)線上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總銷量為1416萬臺,同比下降26.8%;市場銷售額為40.9億元,同比下降22.3%。IDC報告數據也同樣如此,2022年上半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1483萬臺,同比下降27.1%;銷售額42億元,同比下降16.2%。
在國外,盡管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Analytics至今仍未披露2021年的數據,不過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增速已經逐漸趨于平緩。
但為什么到了今天,這個昔日的香餑餑,卻開始“失寵”了?劉定坤分析,從市場角度看,智能音箱作為罕見的,一開始發展就吸引諸多全球知名的科技企業進場的行業,直接打消了更多創業者的入場積極性,長期下來導致市場集中度維持高寡水平,缺乏充分競爭帶來的市場活力。
根據StrategyAnalytics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市場份額排名前六的公司分別為亞馬遜(28.2%)、谷歌(17.2%)、蘋果(12.7%)、阿里巴巴(12.3%)、百度(11.4%)、小米(6.2%)。這6家企業占全球智能音箱市場超85%的份額。
由于智能音箱市場被頭部玩家長期壟斷,導致產品在技術上無較大突破,新品上市節奏放緩,且產品同質化嚴重,因此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必然減弱。
潘雪菲指出,對于消費者來說,隨著智能音箱的快速滲透和市場教育,人們對該品類的新鮮度已經有所下降,加上疫情以來消費環境帶來的影響,智能音箱市場熱度有所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短期來看,消費者對智能音箱的低需求狀態仍會持續,市場規模會繼續下滑。據洛圖科技(RUNTO)預測,2022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將洛圖科技(RUNTO)預測2022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為2756萬臺,再度回落至3000萬臺以內,同比下降25%。
難以逃脫被替代的命運?
相較于市場因素,智能音箱“失寵”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則在于產品角色定位備受挑戰。
此前,智能音箱是實現全屋智能的重要入口。由于每個家庭的智能家電越來越多,在全屋家電互聯的趨勢下,智能音箱被用來突破品牌和品類的限制,驅動全屋智能家電,以此滿足便捷需求。不過目前來看,智能音箱的地位已經受到挑戰,不再是智能家居中唯一的交互入口。
“智能交互入口級產品主要可分為三類。”劉定坤介紹稱:一是觸控交互類產品,如手機、平板、中控屏、智能手表等,可以實現可視化操作,但更多作為信息呈現終端;二是語音交互類產品,如智能音箱、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等,優勢在于可解放雙手,但比較依賴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程度;三是傳感交互類產品,如傳感器、攝像頭、XR等,可以實現主動式服務,但需要專業設計。
潘雪菲指出,如今,原本只具備觸控交互功能的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智能中控屏都已經升級,完成向語音交互的過渡。尤其在家庭場景下,人們是隨時在各個房間移動,從事不同活動的,因此需要的設備類型和交互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相對更具便捷性的手機產品較智能音箱更適合成為關鍵交互入口。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美的推出了首個AI管家“小惟”,首次嘗試以管家機器人作為交互入口,不僅是形態上的創新,也是形式上的創新。
奧維云網研究創新部總經理趙梅梅對記者表示,管家機器人可以智能感知用戶所在位置和需求,其應用場景更人性化,更貼近消費者需求。未來,管家機器人將進入新一代智能家居的中心領域,成為完成智能家居交互工作的重要角色。
此外,劉定坤指出,在全屋智能場景,以及未來主動智能場景下,交互方式應該逐漸演變成更直接、自然的狀態,甚至可能達到無感交互。“已經有企業通過智能中樞在云端進行統一管理,實現智能家居‘去中心化’。在‘去中心化’概念的影響下,智能音箱大概率會被其他智能交互入口所替代。”他說。
轉自:中國電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