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業持續提升時尚活力 自主品牌已成主流
2022/10/10 14:10:23 來源:經濟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不久前閉幕的2022年北京時裝周上,看完本土設計師的時裝大秀后,時尚達人徐綺感慨地說,隨著文化自信不斷提升,我國傳統的如意、蓮花、曲波紋、窗花等經典紋樣被運用到秀場服裝上在不久前閉幕的2022年北京時裝周上,看完本土設計師的時裝大秀后,時尚達人徐綺感慨地說,隨著文化自信不斷提升,我國傳統的如意、蓮花、曲波紋、窗花等經典紋樣被運用到秀場服裝上,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相互輝映,展現了我國服裝設計的不凡實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服裝產業面對全新的發展環境,推進高質量發展,產業素質和創新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服裝制造強國的既定目標。未來,我國實現從服裝制造強國向時尚強國轉變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原創設計凸顯特色
近日,太平鳥發布了一期全新的電視商業廣告。這期廣告以微型光影舞臺劇的形式展開敘述,將Z世代人群和產品進行了連接,一經發布就取得了巨大反響。
太平鳥這家有著20年歷史的企業自2015年開始向年輕化和潮流化轉型后,就緊抓Z世代需求的基本邏輯,并不斷加碼國潮、引領消費,實現了高效破局。
太平鳥是中國服裝時尚化的一個縮影,而時尚創新是服裝行業發展的靈魂。陳大鵬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服裝產業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抓手,深入研究消費升級特別是主力消費人群年輕化、時尚化、個性化的趨勢和要求,加大產品企劃、創意設計和時尚運營力度,注重從穿著場景、使用舒適、時尚美學、生態環保、自然健康等方面提升時尚體驗,從工業設計、時尚創意、文化融入、數字消費等方面滿足消費需求,時尚供給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中國服裝的時尚價值逐步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服裝累計出口額為801.7億美元,同比增長12%,創歷史同期新高。
記者走訪服裝企業也發現,作為時尚發展的核心能力,國內服裝行業的時尚創意設計能力從過去的簡單模仿階段,逐步過渡到主張原創設計、凸顯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階段,文化承載與運用能力明顯提升,設計人才梯隊有效建立。同時,由專業機構、重點企業、產業集群、專業院校組成的流行趨勢協同研究發布機制初步形成,有力保障了流行趨勢的系統傳導與價值轉換。
進入新時代,服裝產業發展迎來新空間。“中國市場正在上演著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時尚消費變革和升級。”陳大鵬表示,個性化、時尚化趨勢加速,特別是我國消費者文化自信不斷增強,為我國服裝企業和品牌產品開發、設計創意、模式創新等全方位創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科技創新持續發力
時尚能力的持續提升,離不開行業科技的創新和應用能力的增強。
日前,一場以“致敬冬奧”為主題的安踏大秀亮相北京時裝周舞臺。作為北京冬奧會官方合作伙伴,安踏在本屆北京時裝周上首次展示了新一季的熾熱科技系列產品,向外界傳遞出打破運動和生活界限的設計理念。
“安踏堅持以專業為本,通過奧運科技加持各類裝備,將大家拉回到冬奧賽場上。在此基礎上,我們通過各品類的創意穿搭,讓消費者看到安踏年輕的一面。”安踏副總裁、首席媒體官朱晨曄說。
陳大鵬表示,近10年來,面對新一輪產業革命,服裝行業基礎研究日益活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應用愈加廣泛,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走在世界前列。
功能性服裝新品層出不窮。三六一度(中國)有限公司用舒彈絲棉滌彈力汗布制成的服裝舒適、服帖,回彈性好,不易起包、變形,性能明顯提升。浙江義烏露煒針織內衣有限公司用改性聚酰胺66面料生產的瑜伽服具有保暖塑身、抗菌防臭等功能。
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創新也為傳統的服裝行業帶來新動能。服裝行業所需的物聯網、傳感器、智能制造等技術迅猛發展,產業綜合集成應用水平大幅提升,特別是大量采用全流程自動化制造模式,智能化現代工廠不斷涌現,為服裝產業構建快速反應的供應鏈和服務鏈體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優化供產銷經營環節和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重要的動力。
科技是根基,創新是翅膀。陳大鵬表示,在這一輪科技發展過程中,我國服裝行業涌現出一批敢于創新、勇于發展的優秀企業。比如,大楊集團全面進軍智能制造,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構建起多品種、小批量、高品質、快速反應的生產體系,成為行業智能制造發展的新榜樣。本土跨境電商SHEIN則基于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打造了從時尚需求捕捉到全產業快速反應的市場體系,為服裝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發展作出了積極探索。
自主品牌已成主流
前不久,全球領先的第三方企業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了2022年全球服裝時尚品牌價值50強榜單,安踏、李寧、波司登等5個中國品牌上榜,折射出中國品牌正在快速崛起。
品牌是供給側與需求側的結合體。GRACE CHEN品牌創始人、瑰絲陳時裝設計(上海)有限公司CEO陳野槐表示,公司的目標就是讓“中國美”成為“世界美”,創造和傳播屬于世界的中國時尚語言和風格,在世界時尚舞******樹一幟,發掘和彰顯當代中國女性的時尚和精神風貌。
品牌高質量發展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服裝相關企業2270萬余家。擁有龐大產業基礎的我國服裝行業,要實現從制造強國向時尚強國的轉變,必定要基于一大批世界級品牌的成長與發展。
陳大鵬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服裝行業持續完善品牌培育和推廣體系,自主品牌市場認知度與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品牌價值開始向世界服裝產業價值鏈的高附加值領域滲透,成為引領行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性力量。
在國內服裝市場,自主品牌已成為主流。陳大鵬說,自主品牌在國內主要大型商業實體服裝品牌中占到85%左右。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富含文化內涵的服裝品牌迅速崛起,比如以漢服熱、國貨潮為代表的富有文化內涵、高顏值的品牌正快速發展;原創潮流品牌則憑借日漸成熟的質量、設計、文化運營,成為服裝消費的重要力量,消費比重已提高到15%。
從全球來看,我國服裝行業國際資源配置能力和國際化水平均有了明顯提升,國際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陳大鵬介紹,之禾、藝之卉、歌力思、李寧等一批優秀自主品牌進軍國際市場,紛紛建立海外設計機構,構建海外營銷網絡,打造海外市場運營中心,品牌知名度不斷提高,品牌國際化形象日益飽滿。與此同時,我國服裝品牌還通過與國際知名設計、研發、品牌、管理等機構合作,把國際各類智力資源引進來,推動產業整合創新。我國優秀服裝品牌正實現從產品“走出去”、產能“走出去”到全球資源整合、跨國資本并購的歷史性跨越。(記者 劉瑾)
轉自:經濟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