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批增信發債推進中:21家民營房企參加座談會,或涉發債金額200億元
2022/11/4 9:49:16 來源:華夏時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1月1日,交易商協會、房地產業協會聯合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債增進公司”),召集金輝集團、新希望地產、德信中國、大華集團、仁恒置業、雅居樂等21家民營11月1日,交易商協會、房地產業協會聯合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債增進公司”),召集金輝集團、新希望地產、德信中國、大華集團、仁恒置業、雅居樂等21家民營房企召開座談會,介紹中債增進公司增信支持民營房企發債融資工作的相關進展。
有參會企業表示,座談會明確中債增進公司將繼續加大對民營房企發債的支持力度,目前正在推進十余家房企的增信發債,涉及金額約200億元。11月3日,中債增進公司方面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建議關注官網,如果有消息我們會及時發布。”
“這次參加座談會的企業有21家,之前只有個別幾家企業通過中債增進公司增信發債,可見支持發債的企業范圍在擴大。”11月2日,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后續將有更多的企業通過中債增進公司發債融資,對暢通民營房企的融資渠道將有積極作用。
傳10余家房企可獲增信發債,涉約200億元
11月1日,有媒體報道,交易商協會、房地產業協會聯合中債增進公司召集21家民營房企召開座談會,介紹中債增進公司增信支持民營房企發債融資工作相關進展,并聽取各方意見建議。據悉,本次座談會是交易商協會8月以來第三次召開民營房企座談會。
11月2日,多家參會民營房企向《華夏時報》記者確認了該消息。公開報道稱,有參會企業表示,座談會明確中債增進公司將繼續加大對民營房企發債的支持力度,目前正在推進十余家房企的增信發債,涉及金額約200億元。《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此前,在10月30日晚舉行的投資者會議上,龍湖集團CFO趙軼透露,“中債增進公司增信的第二筆,我們也在往前走。”
對于上述消息,中債增進公司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建議關注官網,如果有消息我們會及時發布”。而截至《華夏時報》記者發稿,該公司官網未發布相關信息。
官網資料顯示,中債增進公司是我國首家專業債券信用增進機構。2009年9月,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指導下,公司由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聯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首鋼集團有限公司、中銀投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注冊資本金為60億元人民幣。主要經營范圍包括企業信用增進服務、信用產品的創設和交易、資產管理、投資咨詢等。
據該公司2022年上半年財務報告,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自成立以來累計增信金額達到了3290億元,存量增信余額為751億元。其中,中票余額占比最高,達236億元,涉及26家發行主體;其次為PPN(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涉及金額193億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債增進公司承受的最大風險敞口為760.3億元。
從中債增進公司的客戶名單來看,地方城投公司占據主要地位。而從2022年5月開始,監管部門將龍湖、碧桂園、新城、旭輝、美的置業等房企列入示范性發債企業,由中債增進公司及金融機構為房企發債提供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助力部分民營房企完成發債。
值得注意的是,中債增進公司對房企發行的中期票據全部開展“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擔保”。《華夏時報》記者在一份“信用增進函”中看到,中債增進公司就本期票據存續期發行人應償還的本金、相應票面利息,因發行人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向票據持有人的兌付義務而產生的違約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提供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業內公認,這樣的做法極大增強了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力度,提振了市場參與者對民營房企的信心。
8月24日,龍湖率先完成發行一期15億元中票,利率3.3%,期限3年,該期中期票據由中債信用增進公司提供全額擔保增信支持。據了解,這是中債信用增進公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通過直接擔保方式增信的首單民營房企債券。
緊隨其后,美的置業、新城控股、碧桂園、旭輝等民營房企在9月相繼獲得中債增進公司的支持。例如,9月5日,美的置業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據完成發行,本期中票發行規模10億元,由中債信用增進公司提供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9月9日,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發行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發行金額為10億元,亦由中債增進公司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10月13日,卓越商管也成功發行了一筆6億元的中期票據,融資票面利率為3.5%,成為今年8月以來中債增進公司第6筆通過全額擔保方式支持民營房企發行的債券,也是非示范房企的首筆債券。
支持房企融資,積極信號頻現
盡管“十余家房企可獲增信發債、涉200億元支持”的消息還未塵埃落定,但基于此前龍湖、美的置業、新城、碧桂園等首批中債增信擔保債券的相繼落地、傳遞出以優質房企引導房企融資回歸正常軌道的信心,業內認為,中債增進公司等聯合21家民營房企召開座談會一事,體現了各方對優質民營房企融資通道恢復暢通的支持和重視,對穩定市場信心有積極作用。
“這次參加座談會的企業有21家,之前只有個別幾家企業通過中債增進公司增信發債,可見支持發債的企業范圍在擴大。”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后續將有更多的企業通過中債增進公司發債融資,對暢通民營房企的融資渠道將有積極作用。
“其實可以說,能夠參會的房企,目前的基本面和經營情況還是比較理想的。”某TOP10房企內部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而其中一家參會房企的相關人士則向記者表示:“公司當前沒有償債壓力”。
與此同時,近期多部門也在不斷釋放支持房企融資的積極信號。其中,10月30日,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要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保交樓、穩民生,推動建立房地產發展新模式;11月2日,央行行長易綱接受香港金融管理局訪談時表示,央行積極支持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近期,房地產銷售和貸款投放已有邊際改善。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相信房地產市場能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但另一方面,房企正面對較大償債壓力的現實依然不容忽視。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2022年10月31日,房企待償債券余額共計30075.9億元,一年內到期的債券余額9552.8億元,接近萬億元,其中信用債余額6339.5億元,海外債余額3213.3億元。
就在11月1日,作為示范型房企之一、曾多次獲得融資部門支持發行相關債券的旭輝控股集團突然宣布,暫停支付境外債本息約4.14億美元。
“當前銷售沒有明顯復蘇回暖,民營房企融資困難,未來一年房企仍面臨較大償債壓力,需要更大力度支持措施防范化解房企風險。”劉水建議:“在需求端,加大支持剛需和改善性需求釋放,特別是重點城市具有示范和帶動效應,在限購、限貸方面進一步調整放松,促進銷售回暖;在供給端,對部分民營房企進行混改,提高信用水平,從而增強融資能力;在金融端,在貸款發放、發債等方面制定詳細措施,定向支持民營房企融資,修復金融機構對行業的信心。”
[38]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