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盲盒”引發亂象,專家建議有序規范避免投機
2022/11/23 21:29:43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消費者要認識盲盒具有不確定性的本質,認清并防范商家過度營銷的套路,不能只抱著投機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購買盲盒,多一分理智和冷靜,少一分盲目與沖動。上海的張先生在一款名為“FansMall”APP上,為了收集球星卡片,多次參加商家組織的“范盒”抽獎活動,總共花費2000多元,但最終抽獎結果是一張沒有收藏意義的普通卡。
這并非個例。在視頻網站嗶哩嗶哩上,多個視頻博主拍攝了自己在“FansMall”、“哈希盲盒”、“叮當魔盒”上購買產品后的抽獎過程,直呼“花錢買教訓”。有博主稱這是“以小博大”。
從以前的小浣熊水滸傳卡,到現在的各類手辦盲盒,文創盲盒高調走進消費者視野,更加迎合年輕人消費需求的卡牌類文創盲盒也迅速流行。FansMall的“范盒”是在平臺上通過固定金額抽獎,如果抽取獎金結果不滿意可以回收給平臺變現、并且退款的快速盲盒玩法。此類“范盒”以盲盒為外衣,實際存在現金博弈風險。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春泉律師認為,盲盒具有一定的賭博風險,其利用的是消費者投機心理。從法律角度來說,有射幸合同(合同當事人一方支付代價,但是否獲取回報具有偶然性,雙方并非支付等價物去達成一個合同),如體育彩票之類,不超過合理限度是可以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盲盒風險管控水平相差較大。有些產品游走在賭博邊緣,是很多企業一貫的試探監管底線的投機體現,與早年出現過的“開箱子”、“一元購”等涉嫌賭博風險業務并無太大區別。因為不同地方監管容忍程度不同,有的時間長,企業獲利豐厚,多存留一天就有可觀現金進賬,企業當然是不到監管風險兌現不停步。
去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盲盒經營活動規范指引(試行)(征求意見稿)》要求,通過盲盒形式銷售的,同一套系商品或者服務的成本差距不應過大;盲盒商品價格不應與同質同類非盲盒銷售商品價格差距過大。
針對當下盲盒市場的興起,有序規范是行業發展的重要前提。中國消費者協會發文提醒,消費者要認識盲盒具有不確定性的本質,認清并防范商家過度營銷的套路,不能只抱著投機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購買盲盒,多一分理智和冷靜,少一分盲目與沖動。(人民日報客戶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