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家基金公司排隊候批 多路資本競逐公募牌照
2022/12/1 12:21:4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銀行、券商、私募等多路機構正爭相入局“逐鹿”公募牌照。近日,個人系公募匯百川基金、銀行系公募蘇新基金相繼獲準設立。與此同時,外商獨資公募也跑步進場,路博邁基金管理(中國)有銀行、券商、私募等多路機構正爭相入局“逐鹿”公募牌照。近日,個人系公募匯百川基金、銀行系公募蘇新基金相繼獲準設立。與此同時,外商獨資公募也跑步進場,路博邁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近日獲得公募基金業務許可證,官宣正式展業。而據證監會官網顯示,截至目前,正在排隊候批的基金公司還有22家。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監管對公募基金制度不斷優化,基金公司發起人趨于多元化,公募牌照有望不斷“上新”。不過,隨著公募基金管理人的不斷擴容,行業競爭也日趨激烈。
16家基金公司進入“審查”階段
證監會披露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行政許可申請受理》信息顯示,截至11月25日,除11家公司中止審查外,目前正在排隊候批的基金公司共有22家。其中,開源證券擬申報設立的鵬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鵬安基金”)于近日收到證監會反饋意見,主要就開源證券對擬設立的鵬安基金的管控能力、鵬安基金辦公地、相關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與輸送等進行了問詢。
此前,外資機構聯博香港有限公司(下稱“聯博香港”)擬設立聯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聯博基金”)于今年3月獲證監會反饋意見,證監會要求聯博香港就聯博基金設立后系統跨境部署、數據跨境流動(如涉及)的相關安排進行說明;同時補充提供相關主要合伙人(如出資比例5%以上)信息等。
數據顯示,目前排隊候批的22家基金公司中,共有16家處于“審查”階段,6家尚處“受理”階段。其中,私募機構北京佑瑞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申請設立的佑瑞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處于“受理”階段。多家外商獨資公募如范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施羅德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等目前也均處于“審查”階段。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今年,證監會針對公募基金制度不斷優化,允許和鼓勵券商、銀行、外資、個人等多種類型資本開展公募業務,導致各路資本競相申請公募牌照。
頭部效應料將更明顯
據同花順統計,存續基金數量已經從2013年末的1552只增加至2021年末的9288只,年均復合增長率25.06%;基金凈值從2013年末的42213.10億元增加至2021年末的255625.0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5.25%。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共有154家,產品數量共有10263只,管理規模超26萬億元。
公募基金行業競爭也愈發激烈。日前,全球投資研究機構晨星發布的《中國公募基金管理人發展分析報告(1998-2022)》(下稱“報告”)顯示,公募基金管理人的注冊審批與監管動向息息相關。歷經24年的發展,基金公司設立門檻降低,類型趨于多元化。從股東類型來看,公募基金管理人發展初期主要以券商系和信托系為主,而后,銀行系、保險系、互聯網系、個人系、私募系、地產系、期貨系、外資系等基金公司不斷進入市場。其中,券商系公募基金規模占據半壁江山。截至2022年6月30日,券商系公募數量為67家,占比43%;規模為142487.53億元,占比54.72%。
報告表示,隨著公募基金管理人的不斷擴容,行業競爭也日趨激烈。從市場份額的搶占、到業績的比拼、再到費率的高低,各基金公司的競爭無處不在。而受益于品牌光環、規模效應和渠道支持等因素,成立較早的大中型基金公司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導致大部分市場份額長期集中于少數基金公司,頭部效應越發明顯。
經濟學者、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付立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公募基金的數量及管理規模不斷發展,在市場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表明中國的資本市場機構化和專業化的程度也在不斷提高。目前,相對私募基金的規模及其他機構參與者而言,公募牌照仍有擴展空間。而隨著新的入局者不斷涌現,公募行業競爭加劇,分化格局也更加明顯。
田利輝也表示,更多公募牌照的發放,意味著公募基金行業競爭的加劇,對于存量基金公司是壓力也是挑戰,有望督促公募基金公司及時優化組織、提升效率和增強核心競爭力。更多的公募基金公司競業,意味著投資者有了更多的投資選擇,理論上可以提供更好的投資服務。同時,有利于更多的機構資本和專家投資進入證券市場,更好地推動資本市場的繁榮發展,有望穩定或提升投資者回報。
“監管鼓勵公募基金的發展,發放新的公募牌照,有利于行業良性競爭,為持有人提供更豐富,更優秀的資管產品,而對于存量公募基金公司來說,必須積極應對同業競爭,提高投研能力和服務能力。”華林證券資管部董事總經理賈志表示。(記者 張娟)
轉自:經濟參考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全社會用電量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 下一篇:汽車制造業今年以來累計利潤實現由降轉增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