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影響覆蓋人群超過2000萬余人次
2023/12/4 23:13:06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社區筑風尚,家庭共閱讀,書香進企業,書聲起校園……原標題:第十三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圓滿收官 北京之美,因書香更迷人
社區筑風尚,家庭共閱讀,書香進企業,書聲起校園……近日圓滿收官的第十三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聯動近800家實體書店和特色閱讀空間,覆蓋線上近30家數字閱讀平臺,舉辦各類閱讀活動3萬余場,影響和覆蓋人群超過2000萬余人次。與之相呼應的是,北京綜合閱讀水平穩步增長,成年居民綜合閱讀率、閱讀數量以及未成年人閱讀率領先全國,北京閱讀季呈現出生生不息的活力,潤澤著人們的書香生活,凝聚著城市的精神力量。
機制創新,形成合力
機制創新,形成合力,走過13載的北京閱讀季顯示新氣象、新作為、新探索,走上了不斷升級不斷突破的新航程。
一場生動的讀書會2023年7月在海淀區東升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辦,清華大學學生志愿者劉國豪帶領社區青少年閱讀科普讀物《寂靜的春天》,了解農藥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的雙重危害,引導青少年關注生態問題,理解人類與環境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和諧共處的意義。
許多高校志愿者都像劉國豪一樣走出校園,服務社會。他們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或社區圖書室,提供傳統經典誦讀、少兒繪本講解、閱讀分享交流、書籍歸類整理等志愿服務活動。
深入人心的讀書行動,正是源于機制的創新。據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北京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完善統籌共建機制,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委宣傳部等九部門出臺《北京市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市婦聯發布親子閱讀“四個一”行動。師生“共讀一本書”,家庭每天共享一段親子閱讀時光,全民閱讀潤物細無聲地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覆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機制創新,更在于適時求變,而非墨守成規。為更好滿足市民群眾特別是學生暑期閱讀需求,2023年,市區兩級公共圖書館均延時開放至21時,最長的延至24時。配套推出的夜間活動贏得讀者信賴,東城區陸續開展“書中有戲”“書中有愛”“書中有詩”等,朝陽區策劃實施“圖書館之夜”活動,帶領讀者盡情享受閱讀之美。北京的夜色,因為書香的裝點更加迷人。
主題活動,煥發生機
讀北京,游北京,講北京,愛北京……2023年,北京閱讀季推出的讀書節、讀書月、讀書周,將“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我在北京讀書”等主題活動貫穿全年,令文化傳承煥發新生機。
胡同、故宮、共享單車、北京地鐵……首屆北京市青少年閱讀節“讀中國歷史 講中國故事”主題文化實踐活動近日舉辦,作為北京市青少年閱讀節的組成部分,來自在京高校的二十余位留學生生動講述“北京故事”,贏得陣陣掌聲。
2023年,北京閱讀季整合升級大學生讀書節、少年讀書節,推出首屆“北京市青少年閱讀節”。“跟著學者去旅行,‘北京作家故居行’系列走讀活動”“留學生‘讀中國歷史 講中國故事’主題文化實踐活動”“‘典耀中華’誦讀比賽”“書本里的家風文化”及“‘書香致遠’系列主題閱讀講座”等特色閱讀推廣活動,在廣大青少年的心中種下了閱讀種子,厚植了愛國主義情感。
2023年,北京“閱讀驛站”開展線下閱讀推廣活動30余場。活動覆蓋北京市6個城區、部分郊區及多個行業、多種性質重點企業,涵蓋老中青少各個年齡段群體,直接惠及京郊農村、基層社區及企業群眾100多萬人,線上活動累計觀看人數200萬余次。
2023年,北京兒童閱讀月系列活動組織開展講座、展覽、比賽、互動體驗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不僅拓寬了閱讀活動的邊界,也為青少年教育帶來啟示和借鑒。中國書店古籍修復師孫楠帶著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動手修復殘頁,體驗雕版印刷,她告訴孩子們:“古籍修復要修舊如舊,工序精細到上百道。”傳統技藝的精髓,不再停留在紙面上,而是落實在孩子們的親手體驗中。
地域品牌,點亮閱讀
結合當地文化資源,突出地域特色,具有濃厚特色的地域品牌活動早已成為北京閱讀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點亮了閱讀,溫暖了人心。
東城區的“書海聽濤”講座、“故宮以東——書香之旅”系列讀者活動,西城區的海棠詩會、西引力等活動,豐臺區的“探尋古都文脈 品味書香豐臺”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石景山區的石圖講壇,門頭溝區的“閱讀永定河 打卡山水間”主題活動,通州區的“書香運河講堂”……北京各區通過常年積累,擦亮特色活動品牌。這些活動品牌并非字面上的漂亮,更是因為字面背后承載的書香記憶、文化意義、城市記憶,已成為市民們共同擁有的文化財富。
“故宮以東——書香之旅”系列讀者活動已經走過4年,最近,“關于閱讀的生活方法論”分享會上,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吳煒華分享《書籍與文明》《轉角遇見社會學》等書,在庫布里克書店的午后,在閱讀之美的熏陶下,寒冬時節,陽光灑進了每個人的心中。
探索“閱讀+”活動模式,北京閱讀季的生命力有了無限延展。當閱讀與行走、閱讀與體驗、閱讀與旅游等實現嫁接,市民的閱讀生活變得分外精彩。2023年,海淀區與頤和園、圓明園、陽臺山等景區合作開展了“愛尚·三山五園——淘·器營系列活動”“頤和講堂”“圓明園大講堂”“拾光詩書”等閱讀活動。大興區推出“一路書香”特色閱讀空間打卡體驗活動,將區內公共圖書館、24小時城市書房、實體書店、特色民宿、鄉情村史館、旅游景區等場所連接成“打卡線路”,體現文旅融合。順義區圖書館推出“圖書館+”系列品牌活動,包括圖書館+教育、圖書館+景區、圖書館+司法、圖書館+畫院等,顯示出融合發展的獨特魅力。
精品引領,扎實推進
以精品閱讀引領,扎實推進,不斷深入,讀好書,善讀書,已在京華大地蔚然成風。
北京市大力支持圖書創作出版,完善出精品出人才的機制,精品力作不斷涌現,涌現出“北京文化書系”、《寶水》等一批具有首都特色、反映首都成就、體現首善標準的精品圖書。其中,《寶水》榮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
2023年,北京打造“京華好書”推薦平臺,以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名義發布,每雙月發布一次綜合書單,涵蓋主題出版、人文社科、文學藝術、少年兒童、科普生活等類別。積極推進優秀歷史文化出版物數字化轉化工作,不斷提升數字內容供給水平。目前已推出6期“京華好書”60余種圖書。
2023年,全市公共圖書館擁有電子文本、圖片文獻資源4411.9TB,為市民群眾數字閱讀提供便利。數字閱讀深度進入社區、機關、學校。大興區推出的鑒止書屋,書房融合大數據、云服務、人工智能、5G等技術,成為自助式、全天候開放的智慧城市書房。
薦好書、讀好書、品好書,市直機關為黨員干部推薦《讀懂中國共產黨》、“星耀中國”系列等書籍,引導黨員干部養成良好讀書習慣。截至10月末,市國資委全系統企業開展各類閱讀活動5000余場次,參與活動干部職工超過40萬人次。(路艷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