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烯旺石墨烯發熱膜,突破并實現0.335納米單層石墨烯技術規模化制備
2024/3/8 15:38: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0年因石墨烯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名聲大噪,其優異特性得到科學界廣泛關注和認可。可以說自誕生伊始便成為材料界、乃至整個科學界的“天子驕子”。2010年因石墨烯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名聲大噪,其優異特性得到科學界廣泛關注和認可。可以說自誕生伊始便成為材料界、乃至整個科學界的“天子驕子”。由于石墨烯是只有一層碳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所以一毫米的石墨就大約包含300萬層石墨烯,也就是說石墨烯的厚度只有薄薄的0.335納米。但是,要實現量產不能真的只能靠膠帶不斷粘出來,那么規模化制備就無從說起了,更沒有如今石墨烯應用快速發展的局面了。
難不成真的要像發現石墨烯的兩位科學家一樣,用膠帶一層一層粘出來嗎?
烯旺科技就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我們來一起了解石墨烯制備的那些事兒!
石墨烯產業奠基人馮冠平教授,帶領烯旺科技團隊,采用CVD化學氣相沉積法在國內開創出石墨烯發熱膜的制備,應用在發熱領域,不僅成功制備出單層石墨烯,還建立了可年產40萬平米的規模化生產線。
我們常規的思路是要制備石墨烯,必須從石墨中想辦法剝離出來。然而化學氣相沉積法,則反其道而行之,讓石墨烯自己“生長”出來。
由于石墨烯是碳原子組成的,所以烯旺科技的化學氣相沉積法通過在接近1000℃的高溫和高真空的環境下,通入含碳氣態物質和還原性氣體,經過催化裂解出來的碳原子直接在銅箔表面成核,進而生長成石墨烯薄膜。
由于銅表面石墨烯的生長會因為石墨烯的覆蓋而停止,即石墨烯的自限性生長,所以最易于得到單層的石墨烯。看似簡單的工藝,然而對技術和設備的要求都非常高。
在石墨烯生長的過程中,只要條件稍有改變,石墨烯就會長得千姿百態。而這些苛刻的制備條件沒有難倒化學家和化工專家,在烯旺科技研究團隊的不斷技術突破下,現已掌握石墨烯的連續化大批量卷對卷薄膜生產技術。
烯旺科技純石墨烯發熱膜具有熱傳導快:熱導率高,升溫速度快,石墨烯中碳原子間強共價鍵的存在,使的石墨烯中聲子導熱占主導,聲子導熱主要受聲子間碰撞散射和缺陷散射影響,因此薄膜質量決定了熱傳導率;
其次,薄膜熱分布均勻:薄膜質量高,結構均一,界面密度少,熱傳導快,溫度分布更均勻。 另外,純石墨烯發熱沒為為柔性透明薄膜,可視化程度高,相較其他石墨烯發熱膜,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