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綠色、智能,突破卡脖子!國產農機成采購商眼中“香餑餑”
2024/10/31 10:32:24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0月26日—28日,2024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長沙舉辦。這個亞洲第一的農機大展,也被譽為我國農機產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從農機展上可以發現我國農業發展的哪些新10月26日—28日,2024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長沙舉辦。這個亞洲第一的農機大展,也被譽為我國農機產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從農機展上可以發現我國農業發展的哪些新趨勢新變化?
2024年,中國國際農機展首次在長江以南的城市舉辦。為此,適用于南方丘陵山地及水田作業場景的履帶式農機成為本次展會上的一大亮點。這些參展的履帶式農機制造企業,近一年來也收到了不少來自北方的訂單需求。
減災、減損、增效,參展商介紹,每一個新增的訂單背后,都是一個特定作業場景的需求。農機的每一次改造升級,也都是圍繞著實際作業中的突出短板。
據了解,國產農機正在發生從“手動擋”到“自動擋”的切換。過去,拖拉機負載農具進行作業時,需要頻繁地換擋來調節速度。在大忙時節,農機手一整天都要重復踩離合的動作,他們形容下農機的感覺就是一條腿長、一條腿短。
在農機展上記者看到,除了傳統的農機制造企業之外,還有工業機械制造企業跨界做農機。他們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技術路線,讓國產農機突破“卡脖子”技術成為可能。
隨著我國實施新一輪糧食千億斤產能提升行動,各地對高端、綠色、智能農機的需求越來越大。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農機自動導航系統銷售量達11萬臺,國產品牌完全掌控了國內市場競爭的主導權,我國智能農機裝備市場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采購商眼中的中國農機“吸引力”
目前,我國農機正在經歷一場從需求側傳導至供給側的變革。為了更好地匹配地塊、匹配農藝、匹配農機手的需求,農機制造已經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在采購商眼中,這次農機展的“吸引力”在哪?
從江蘇南京來的種糧大戶胡小四,這次逛展會的主要目的就是購買一臺大馬力拖拉機。過去幾年,他經營土地的規模從800畝上升到了1800畝,原有的90馬力拖拉機已經沒辦法在規定的農時內完成作業。
很多國外的采購商表示,中國的農機已經從過去粗放的一機多用變為了現在的專機專用,他們專程來到中國逛展。最吸引他們的,就是中國的高性能農機也兼具高性價比,完備的農機產業鏈也讓他們對于后期維修換件沒有后顧之憂。
印度農場主斯里尼瓦薩·拉奧表示,在印度,收獲機生產面臨一些挑戰。他滿懷期待來到長沙,來到農機展上找他們急需的裝備。中國的收獲機品質卓越,中國人真是“能工巧匠”。
俄羅斯農場主安德烈·阿納托利耶維奇介紹,他們的農場面積有22000公頃,種植蔬菜、小麥、油菜、土豆、瓜子等農作物。他們這次專門來中國采購設備,幫助他們更快速地發展,中國的產品質量好、價格實惠。
“05后”特崗生:在農機展上一堂實踐課
在本次農機展上,雖然農機裝備制造企業與各類采購主體占了大多數,但記者還看到了一群年輕的身影,他們來到農機展上是為了上一堂實踐課。
在農機展上進行實踐課的,是湖南農業大學的一批“05后”特崗生。他們來自湖南省各個區縣,是專門為基層農機體系定向培養的人才。帶隊老師介紹,參加這樣的行業展會,是他們教學的重要一環。
由于我國農機行業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展會上企業帶來的最前沿的機器,技術和理念往往會領先于現有課本上的內容。因此,實踐教學會讓特崗生最快了解農機應用領域的最新趨勢。
這些特崗生表示,每年不僅會跟老師參加專業展會,寒暑假也都要回到基層農業部門跟崗實習,保證學習的知識與現實中農業的發展不脫節。
如今,隨著我國農業不斷補短板、挖潛力,對于農業專業人才的培養也在形成完善體系,為端牢中國飯碗提供人才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柏連陽介紹,目前,高校、科研單位、企業之間有了較好的協同。真正實現科技、教育、人才一體化,促進產業、生產問題的解決,不斷出現新進展。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