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億元市場,“開板”!“冰雪+”“體育+”為經濟發展添“熱力”
2024/11/28 9:09:12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又到一年冰雪季。全國多地滑雪場紛紛開啟營業,并推出了一系列新玩法,眾多冰雪運動愛好者前來體驗冰雪運動的獨特魅力。 新疆阿勒泰:新增線路讓雪友有更多滑雪體驗 眼下,新疆阿又到一年冰雪季。全國多地滑雪場紛紛開啟營業,并推出了一系列新玩法,眾多冰雪運動愛好者前來體驗冰雪運動的獨特魅力。
新疆阿勒泰:新增線路讓雪友有更多滑雪體驗
眼下,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四大雪場已全面開板,每天有1萬多名雪友來這里暢滑。在位于喀納斯景區的吉克普林國際滑雪度假區,通往各條雪道的索道前游客排起長隊。2024年,這里新增加了初級雪道、單板滑雪公園等線路,讓大家有了更多的滑雪體驗。
10月中旬以來,阿勒泰地區已經接待游客超235萬人次,同比增長六成多。
特色雪道亮相 夜場滑雪新體驗
在黑龍江亞布力,初級雪道已經“開板”。2024年,亞布力“三山聯網”將正式開通,游客可以滑遍三大雪場的56條雪道。
河北崇禮各大滑雪場還推出了夜場滑雪、雪季研學等新項目,新建的“雪如意”雪場也將對游客開放。
冰雪旅游休閑消費態勢正在形成
從區域情況看,我國南北方各省份均呈現較好的冰雪旅游發展趨勢,“專業運動+大眾娛樂”“北上南進+主客共享”的冰雪旅游休閑消費態勢正在形成。
在廣西、浙江等地,多地的室內滑雪場持續吸引著滑雪初學者和親子游客。在江蘇太倉的這家室內滑雪場,5條雪道上人頭攢動。2024年,雪場專門為零基礎人群推出滑雪課程,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冰雪運動帶來的快樂。
冬季來臨 冰雪運動熱力開啟
隨著氣溫的降低,冰雪運動的熱度逐步升溫。在新疆阿勒泰,3家大型室外滑雪場先后營業,眾多冰雪運動愛好者前來體驗冰雪運動的獨特魅力。
隨著新一輪冷空氣的來臨,新疆多地出現降雪的天氣,吸引全國的冰雪運動的愛好者紛至沓來,屬于這個冬季的冰雪運動大幕也全面開啟。
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景區禾木村的吉克普林國家滑雪度假區,自11月17日開始營業以來,雪場的客流量穩步提升,眾多冰雪運動愛好者來到這里享受其壯美自然的風景和最優秀的雪質。
作為目前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滑雪場,禾木吉克普林滑雪場最高海拔2848米,最大落差1466米。目前,已建成雪道103條,總長度108公里,其他天然滑雪區域面積超過2500公頃。2024年,作為雪場投入運營的第3年,在服務、安全等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升級。
冰雪運動持續火熱 助力冰雪經濟熱起來
伴隨著冰雪運動的快速普及,我國冰雪相關消費也持續走熱。冰雪經濟正將冬季這一傳統的消費“淡季”轉變為“旺季”。
作為我國冰雪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新疆阿勒泰近年來借助冰雪運動的發展,大力發展冰雪經濟。數據顯示,2023—2024雪季,阿勒泰地區接待滑雪游客超100萬人次。2024年,自10月下旬起先后營業以來,阿勒泰地區的將軍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3家大型滑雪場,目前每日接待滑雪運動愛好者已經超過6000人。
在吉克普林滑雪場的帶動下,禾木村的冬季旅游也在這一兩年間火速升溫。據禾木村委會介紹,禾木村的交通配套正迅速完善,阿禾公路2024年冬季也將全面打通。同時,大量個體經營者的投資,使得以往困擾冬季旅游的住宿問題也迅速緩解,2024年禾木村內的民宿酒店等床位已經突破了1萬個。
1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要求持續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以冰雪運動為引領,帶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新增長點。
目前,新疆、吉林、黑龍江、河北等地都蓄勢大力發展冰雪經濟。據估算,2025年,我國冰雪經濟總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到2030年,我國冰雪經濟總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