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為基、品牌為翼,固原打開特色農產品產業品牌化戰略新篇
2024/12/16 11:53:04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如果去過寧夏,很難不對斑斕而雄奇的地貌印象深刻。沙漠、河流、山川、草原、高山、峽谷……集郵一般匯聚在這片6.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加上三大氣候區在此交匯,使寧夏成為中國北方最多彩的區域。如果去過寧夏,很難不對斑斕而雄奇的地貌印象深刻。沙漠、河流、山川、草原、高山、峽谷……集郵一般匯聚在這片6.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加上三大氣候區在此交匯,使寧夏成為中國北方最多彩的區域。若論區域內最“傳奇”的城市,非地處寧夏最南端,也是位于陜甘寧三省省會中間點的固原莫屬。這里雄踞著長征的“勝利之山”六盤山,“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的革命豪情在此寫就;這里“左控五原、右帶蘭會”,是號稱“天下第一軍門”的戰略要地。
更令人驚嘆的還是固原從“人行百里不見水”到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發展歷程。或許正應了六盤山所代表的長征精神,今天的固原承革命之志、揚產業之姿,已經走出了一條以區域公用品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新長征路”。
近年來,固原市在區域公用品牌打造、農產品銷售渠道拓展、地理標志品牌保護與推廣等方面動作頻頻,成果不斷。2024年,固原市先后在合肥、德清、成都、長沙、深圳、上海、北京等重要城市開啟特色農文旅全國推廣系列活動,力圖將以“六盤山冷涼蔬菜”為代表的固原地標名品的勢能推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
“固原優品”如何煉成?
固原市委書記滑志敏曾在2024年11月的上海之行中用三句話概括了“六盤山冷涼蔬菜”品牌所具備的優勢條件——好生態造就好品質,好工藝塑就好品味,好產品鑄就好品牌。
好生態造就好品質,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是所有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而固原在生態再造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經過多年植樹造林與生態移民的戰略規劃,如今固原的森林覆蓋率從建國之初的1.4%增加到2022年的14.4%,草原植被蓋度增加到86.2%,沙塵濃度降低50%以上,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連續5年領跑全區。“苦瘠甲于天下”徹底成為歷史陳跡。
今天的固原空氣優良、水質潔凈,土壤富含有益微量元素,加上地處黃土高原和六盤山區,讓固原具有“天然空調”般的氣候。背靠良好的生態根基,固原所產蔬菜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干物質、蛋白質、維生素C均高于中國食物成分表參照值,是最值得品嘗的綠色菜、有機菜。
好工藝塑就好品味,其也是固原在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方面堅持做好的“內修”文章。近年來,固原加強冷涼蔬菜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和新技術的應用,大力推廣有機肥使用、精量灌溉、病蟲害綠色防控、生物菌劑施用等措施,讓蔬菜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態”,是最值得品嘗的高端菜、天然菜。
好產品鑄就好品牌,而品牌化也是中國特色優質農產品的發展趨勢和落點。當前,固原堅持“跳出固原、立足全國、放眼國際”的理念,實施“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戰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經濟帶、京津冀都市圈等目標市場的質量要求,并對標國際標準實行全流程標準化安全管控和質量追溯體系,獲得了歐盟認證,是最值得品嘗的安全菜、放心菜。
基于一系列發展稟賦,如今固原在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諸多突破性成果。
從產業規模來看,今天固原全市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50萬畝以上,年產鮮菜200余萬噸,擁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8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0個,“三品一標”農產品60多個,不僅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端食材,更獲得了歐盟認證,拿到了全球通行證,遠銷馬來西亞、沙特等國家。
從發展格局來看,固原堅持“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特色富民”,全鏈條布局發展冷涼蔬菜產業,目前構建起以“六盤山冷涼蔬菜”主品牌為核心,以西吉芹菜、彭陽辣椒、原州西蘭花、固原甘藍、隆德花菇為子品牌的產業品牌體系,形成“一縣一品”的發展格局。
從集群建設來看,近年來固原不斷招引產業鏈優質企業,借以激發固原農業全產業鏈的協作與創新,拓寬合作視野,擎畫農業產業現代化和全生態、高質量的發展藍圖。其中,雪川農業和鳳集食品是各自領域中的核心標桿。
2021年,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雪川農業集團進駐固原,經由研發育種、技術升級后,實現了畝均產量8000斤、產值6000元的目標。按照規劃,雪川集團擬投資20億元建設雪川固原馬鈴薯產業綠色高質量綜合開發項目,待項目全部實施完成后,集團可實現年加工馬鈴薯80萬噸,綜合產值40億元,讓50余家供應商和2萬多名農民受益。
為打破傳統產業發展瓶頸,固原還引入國內蛋雞行業龍頭企業鳳集食品集團,采用“政府+銀行+公司”三方共同扶持的方式,分兩期投資建設“500萬只高品質蛋雞產業園”。產業園一期項目總投資3.5億元,在2020年10月投產運營,可容納200萬只蛋雞,60萬只青年雞,年產雞蛋2.16萬噸,2023年產值已超3億元。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建設,產業鏈條完整,因大量雞糞可制成優質有機肥,還解決了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問題。
從品牌推進來看,固原各區縣始終積極實施“一體兩翼、三足四驅”的建設規劃,構建地理標志和企業、產品品牌為兩翼的“1+5+N”品牌體系,夯實全鏈條標準化管理、全方位規范化管理和全渠道立體化推廣三大品牌管理基礎,并通過加強科技引領、完善產品體系、提升品質生產和強化質量監管,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內生驅動力。
固原全國行,創造地標名品推廣的全新范式
滑志敏強調,品牌是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是質量的象征、安全的保障和消費的信譽。2024年固原特色農產業全國推廣系列活動,正是“內修+外宣”策略的具體實踐,即在提升產品質量和企業競爭力,確保每一個環節都達到高標準的同時,借助媒體的幫助和支持,將固原優品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向整個產業和市場傳遞。
固原特色地標名品的推廣始于一場場生動的農文旅產業推介大會。以大型主題峰會作為平臺支點,固原市政府及產業代表面向全國機構、企業、專家學者乃至普通消費者,深度輸出固原特色農產品的優勢,并利用全媒體矩陣放大傳播效果,在擴大覆蓋面的基礎上,增強互動性和參與感。
展會是直觀展示產品和品牌優勢,同時與經銷商、渠道商、消費者交流互動的最佳方式之一。固原參與的多場主題峰會均設置了產品展示展銷區,以此為契機,固原市多家優秀企業攜六盤山冷涼蔬菜、六盤山牛肉、固原馬鈴薯等一系列特色農產品集中亮相,讓參觀者可以沉浸式感受固原優品的獨特魅力。
不止如此,在上海舉辦的主題為“六盤山冷涼蔬菜—源自18℃的夏天”的“六盤山冷涼蔬菜”區域公用品牌宣傳暨固原優質農特產品產銷對接等系列活動中,固原以固原黃牛、西吉土豆、西吉芹菜地標產品為食材,制作了3道既美味又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品,亮相固原市地標名品品鑒環節。以“食”為媒,進一步加大農特產品推介力度,吸引參會代表駐足品鑒。
為確保固原特色農產品能夠順利進入全國市場,實現從田間地頭走向百姓餐桌,必須建立高效可靠的供應鏈體系。為此,組織專門的商務洽談會并與核心企業締結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在2024年系列推廣活動中,主辦方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供應鏈企業代表蒞臨,以點對點的洽談、參訪,促進雙方深入了解彼此需求,并最終達成合作協議。與此同時,固原市政府也誠邀各地核心機構、鏈主企業、科研代表赴固原實地參觀考察,親身領略固原在發展特色產業方面的實力與決心。
在“以會帶展、以展招商、雙向互動”的聯動賦能下,固原吸引了一大批高質量伙伴加入到固原優品充滿活力的產業“朋友圈”當中,促進跨地區、全產業鏈企業彼此之間共創共榮,增強固原特色農產品在全國各區域的品牌影響力,為整個產業生態系統乃至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滑志敏在提及近年來固原市“借勢發力做好品牌營銷”中特別指出,固原除制定“六盤山冷涼蔬菜”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規劃,加快構建品牌矩陣體系之外,還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載體,精心策劃品牌營銷活動。可見固原對借力產業融合,助推特色農產品持續破圈的重視程度。
為做深產業融合,固原不僅在推介環節中有意識的植入農文旅融合的發展進程和合作意向,積極宣傳紅色、綠色、古色、特色,“四色”精繪固原現代化建設的新圖景,還著重挖掘各地特色產業,推動固原將自身優勢與當地產業及市場生態相互融合。
比如在長沙的推廣考察活動中,固原一行敏銳的捕捉到長沙發達的餐飲業態和處于高速成長期的湘菜系;基于湘菜的增長勢能以及不斷向標準化推進的發展趨勢,固原黃牛肉、辣椒等高質量食材,與以小炒黃牛肉為代表的湘菜名品相結合,或將釋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
而在北京的行程中,固原積極開發與預制菜產業結合的機會點,以期在拓寬區域市場、提升自身品牌影響力的同時,為預制菜的盛宴增色、為獨特的美食文化添彩。
扎實的本土化產業融合需要智能化工具以及在地產業伙伴的大力支持。基于此,固原代表團深入走訪各地農批中心、特色商超、代表品牌、優質供應鏈企業等,深度探索雙方在市場信息共享、渠道開發、品牌打造、供應鏈整合等方面的合作可能性,為固原優品深化在地營銷、全方位打開產品銷路打下堅實基礎。
2024年固原市農文旅宣傳推介全國行系列活動,從構思到策劃到落地,時間跨度覆蓋全年,既為本年度的產業推廣戰略規劃畫上了圓滿句點,也成為未來固原特色農產業迎新而上的發展序章,更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構建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路徑的創新模式借鑒。
滑志敏在談到“固原未來在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方面有何新思路和新舉措”的問題時曾表示,固原將認真對標對表,堅持冷涼蔬菜產業的特色化、差異化方向,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完善聯農帶農、產銷對接、要素配置、市場主體培育擇優的“四項機制”,精耕細作走好“壯大一產夯基礎、帶動三產促繁榮、撬動二產強動力”的“一三二”產業發展新路子,持續推動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
而在具體實踐當中,固原將繼續做好“夯實農業基礎、推動加工增效、加快融合發展、講好品牌故事、促進農民增收”五個方面的工作,真正實現鄉村振興、富民強業的發展目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