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大噸位及智能化突破 工程起重機行業承壓前行
2025/1/22 10:32:27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已經成為工程起重機制造大國,正向制造強國邁進;產品制造和銷量位居世界第一,并擁有全球最大的工程起重機械市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程起重機分會會長李建友日前表示。"我國已經成為工程起重機制造大國,正向制造強國邁進;產品制造和銷量位居世界第一,并擁有全球最大的工程起重機械市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程起重機分會會長李建友日前表示。
從1957年成功研制第一臺塔式起重機、1963年中國首臺自主設計制造的"老五噸"--Q51型汽車起重機試制成功,到2024年新晉"全球第一吊"--徐工集團XCA4000輪式起重機成功交付、全球最大的塔式起重機--中聯重科R20000-720在獅子洋大橋西索塔完成立塔安裝,我國工程起重機日益發展壯大。
盡管如此,2024年以來,我國工程起重機市場仍面臨諸多挑戰。下游需求大幅減少、開工率不足,設備保有量居高不下,市場競爭加劇等,導致該機型新機銷量連續下滑,國內市場表現差強人意。尤其在大噸位、超大噸位起重設備領域,國外企業筑起了堅實的知識產權壁壘。
面對當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市場形勢,工程起重機行業要從哪些方面持續發力,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內銷量下滑 市場面臨挑戰
工程起重機開工率不足,起重機市場保有量居高不下,市場競爭的加劇,導致新機銷售困難。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汽車起重機方面,2024年12月當月銷售各類汽車起重機1384臺,同比增長5.33%,其中國內銷量637臺,同比下降26.5%;出口量747臺,同比增長67.1%。
履帶起重機方面,2024年12月當月銷售各類履帶起重機229臺,同比增長10.1%,其中國內銷量67臺,同比下降13%;出口量162臺,同比增長23.7%。
隨車起重機方面,2024年12月當月銷售各類隨車起重機1970臺,同比增長13.3%,其中國內銷量1664臺,同比增長21.2%;出口量306臺,同比下降16.2%。
塔式起重機方面,2024年12月當月銷售各類塔式起重機571臺,同比下降43.7%,其中國內銷量335臺,同比下降62.5%;出口量236臺,同比增長95%。
整體來看,國內市場面臨的形勢似乎更為嚴峻。2024年12月份,塔式起重機國內銷量同比降幅最大,為62.5%。而放眼2024年1-12月,汽車起重機國內銷量10511臺,履帶起重機國內銷量821臺,隨車起重機國內銷量18864臺,塔式起重機國內銷量5450臺。2024年全年汽車起重機和履帶起重機同比降幅均超20%。
究其背后原因,一方面,全國開工率下滑,導致設備購買意愿較低。受房地產企業開工意愿低、政府基建投資減少、回款慢等因素影響,基建施工需求改善不明顯,工程起重機開工率不足,設備需求端購買意愿和支付能力隨之下降,新機銷售異常困難。
另一方面,市場保有量大,行業產能過剩。目前,起重機市場的保有量居高不下。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輪式起重機保有量在28.7萬-31.1萬臺,塔式起重機30.6萬-33.1萬臺。而2023年我國四大類起重機(塔式起重機、隨車起重機、履帶起重機、汽車起重機)總銷量超過6.9萬臺。由于起重機設備更新頻率低,市場供大于求,導致大量設備閑置。
對于產能嚴重過剩,中央黨校教授王小廣指出,目前,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兩大核心因素分別為:一是同質化競爭嚴重,尖端產品支持不足。雖然市場需求在不斷銳減,一些中小企業仍在不斷涌入。二是高估了趨勢判斷,主機廠投入過熱。而隨著行業周期下行,市場需求下滑,導致設備庫存積壓嚴重。
此外,市場競爭加劇也是導致工程起重機量價齊跌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受產能不斷增加、需求下降的雙重壓力,主機廠和租賃商為了爭奪有限的客戶資源,維持市場份額,不得不通過降價策略來吸引客戶,便造成了臺班費用下降、租金下跌、企業經營利潤減少等結果。
堅持創新驅動 大噸位產品不斷突破
工程起重機行業要堅持創新驅動,加強產業鏈融合,筑牢底線思維,深化協同,實現高質量發展。
"盡管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發展也面臨壓力,但我國工程起重機行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李建友認為,全行業要堅持創新驅動,加強產業鏈融合,筑牢底線思維,深化協同,形成共同推動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實現工程起重機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伴隨全球技術進步,以及國內"雙碳"政策法規與可持續性要求的提高,綠色環保和可持續性將成為工程起重機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高端化、數智化、新能源化發展將為工程起重機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在大噸位產品方面,2024年9月28日,全球最大噸位4000噸級全地面起重機在長沙中聯重科智慧產業城起重機械園下線,成功引領全球全地面起重機進入4000噸級的新時代。
據了解,該產品主要針對陸地超大、超高風機安裝開發,工況覆蓋6MW-10MW風機安裝,是行業唯一能滿足185米高度風機安裝的全地面起重機,能將5米寬、12米長、160噸的重物吊到65層樓高度。
中聯重科技術研發人員表示,這臺"巨無霸"擁有標準3米寬度設計的10橋全地面底盤,創新了整機高集成設計、長柔大慣量臂架平穩安全作業控制等多項先進技術,裝備了中聯重科自制的行業承載能力最強的超重載車橋,具備技術含量最高、起重性能最強、風電吊裝工況覆蓋最多、轉場施工最便捷等多項"行業之最"。
2024年10月31日,全球首臺9軸4000噸全地面起重機SAC40000T緩緩駛出三一重起產業園區,與浙江合生吊裝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交付。據三一重起輪式起重機公司副總經理馬勝介紹,此次交付的SAC40000T全地面起重機,專為風電工況設計,整車安裝后,高達203米,可以滿足未來185米高10兆瓦風電機組的安裝,是當前全球唯一一款起重量最大、軸數最少的輪式起重機,集強悍性能和施工靈活于一身。
在電動化趨勢下,一些主機廠也紛紛加碼布局新能源起重機。如中聯重科的混合動力汽車起重機-ZTC500A562-2PE,徐工混合動力全地面汽車起重機XCA300L8_HEV,太重TZGT25T5-3.1M甲醇汽車起重機等新能源產品相繼投入使用。
"工程起重機應用場景要登峰入海,入無人之境。"李建友指出,希望到2025年末,工程起重機都將實現智能制造、無人駕駛、VR應用、新能源產品批量下線、超級起重機定制等任務目標。
加快國際布局 打響出海競速賽
2024年以來,以徐工、中聯、三一為代表的多家國內起重機龍頭企業在海外市場贏得大單,上演了一場出海競速賽。
2024年以來,中國工程起重機產品在國際市場持續取得顯著進展,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額顯著增長,多個產品類別如汽車起重機、履帶起重機等出口額上升。多家國內龍頭企業在海外市場贏得大量訂單,上演了一場出海競速賽。
2024年3月底,中聯重科600噸級全地面起重機交付儀式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成為中聯突破印尼市場的又一里程碑。2024年5月,中聯重科1250噸級履帶起重機交付南非,成為目前非洲地區最大噸位履帶起重機。2024年8月23日,中聯重科在長沙麓谷工業園舉行了8臺履帶式起重機發車儀式。這批設備將最終將交付給美國大型海上油氣工程承包商。據悉,發車的履帶式起重機起重量涵蓋150-800噸,具有可帶載形式、功能擴展性強、吊高吊重吊遠能力出色、適應工況廣泛、拆裝方便等諸多優勢。發車設備中,ZCC9800W是目前公司出口至美洲市場的最大噸位履帶式起重機。在重點國家本地化發展戰略推動下,中聯重科海外業務發展勢頭強勁。
2024年3月9日,徐工XLC17000履帶起重機出口菲律賓市場的發車儀式舉行。此次交付的履帶起重機最大吊裝能力達到1250噸,啟用后將成為該國最大噸位的移動式起重機。據悉,XLC17000履帶起重機是徐工千噸級起重機家族中的旗艦產品。除了具備超強的吊裝作業能力外,這款產品還搭載了智能吊裝及多項安全保護技術,包括智能路徑規劃、智能避障、智能引導、智能吊鉤動態防擺等多項"黑科技"。
而在2024上海寶馬展上,隨著三一起重機與Hareket公司簽下超1億美元訂單,三一重工在成套產品出海方面取得新突破。三一重工半年報顯示,2024上半年公司汽車起重機、全地面起重機、越野起重機海外市場占有率均顯著提升。
在加快產品出海的同時,三一重工還加大先進產能出海和渠道服務出海步伐。公司不僅與多個子公司一道在海外多國設立工廠,在帶動當地就業、開拓當地市場、服務當地建設方面取得豐碩成果;還合作開發經銷渠道,設立全球培訓中心,手把手教當地客戶如何使用新款設備,如何理解和接受低碳經濟、環境友好等理念。(記者 霍悅)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