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遲歸蒙:低空經濟乘勢而起,2025 再啟新程!
2025/1/23 18:25:12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在2025 年低空經濟工作會議上,低空研究院專家顧問遲歸蒙就低空經濟發展態勢發表重要講話,系統總結了 2024 年低空經濟取得的成果,并針對現狀提出針對性觀點建議,著重強調未來發展需把握的關鍵要點。2024年,低空經濟在政策東風吹拂下蓬勃發展。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相關重要文件,明確將“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納入國家發展布局,為低空經濟指明方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意義重大,直接助力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將其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新興產業范疇,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資金動力,低空經濟發展喜訊連連。
低空研究院專家顧問遲歸蒙(張勇攝)
國家部委協同發力,統籌推進低空經濟工作。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多部門迅速行動,組織架構得以優化升級。國家發改委成立低空經濟發展司,專司統籌協調;工信部成立低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聚焦產業推動;中國民航局成立促進低空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強化行業監管與引導,合力開啟低空經濟頂層設計新篇章。
法規標準建設成果斐然,成為低空經濟健康發展的堅實保障。年內,《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等一系列核心法規、標準相繼出臺并生效,它們精準規范低空經濟運行秩序,如同精準導航儀,確保低空飛行活動依法依規、有序高效開展,助力低空經濟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持續深入。自 2010 年啟動相關探索以來,已在管理架構、法規政策、協同運行、綜合監管及扶持政策等多方面積累豐富經驗。2024 年,《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落地實施,促使管制區域劃分更為科學合理,低空非管制區域進一步拓展,為低空飛行開辟廣闊天地;城市空中交通改革試點城市籌備工作有序推進,如同埋下希望種子,為低空經濟后續增長儲備潛能。
低空裝備制造產業受益于政策傾斜,發展勢頭迅猛。《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 - 2035)》及《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 - 2030 年)》明確產業“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走向。在此引導下,財政部、工信部、應急管理部等多部門聯動,出臺系列扶持政策,各地積極響應,形成全方位政策支持網絡,推動低空裝備制造產業茁壯成長。
適航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民航局主動作為應對無人機適航難題。針對無人機適航力量薄弱、體系不完善、標準缺失等問題,民航局從頂層設計入手,印發專項工作方案,細化工作原則與任務,逐步構建嚴謹科學的無人機適航審定體系,切實保障低空經濟運行安全。
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布局。工信部與民航局各司其職,前者立足信息基建,強調因地制宜打造低空信息基礎設施,為低空飛行提供精準數據支持;后者聚焦飛行服務保障,全力推動高質量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伴隨《5G 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實施,5G 技術賦能低空新興場景成為現實,深圳、上海等城市率先垂范,紛紛出臺低空飛行服務能力建設規劃,部分城市低空飛行服務平臺已投入使用,為低空飛行活動提供有力保障。
政府引導與市場活力相得益彰,推動低空經濟繁榮發展。全國范圍內,已有 26 個省級行政區將低空經濟相關內容寫進政府工作報告,20 余個省級行政區出臺專項發展規劃、行動方案或扶持政策,彰顯各地發展決心。在政策激勵下,通航企業和無人機運營企業數量激增,通航飛行和無人機飛行時長顯著增長,市場活躍度高漲。央企發揮帶頭作用,低空產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斷涌現,各類會展、學術活動頻繁舉辦,新華網等主流媒體持續關注報道,營造低空經濟良好發展氛圍。
展望 2025 年,遲歸蒙指出,低空經濟發展機遇空前。一方面,國家有望編制低空經濟發展專項政策,整合法規標準體系、空域管理改革、低空裝備制造、安全監管體系、適航認證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飛行保障體系等各領域資源,繪制精細發展路線圖,引導產業協同發展。另一方面,作為“十五五”規劃關鍵節點,低空經濟中長期發展戰略和規劃即將啟動,其將緊密銜接現有各級各類規劃,保障低空經濟持續穩健前行。
在技術裝備領域,低空關鍵裝備有望實現重大突破,中大型無人機、新型垂直起降航空器研發進程加速,持續推動低空裝備朝“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邁進。同時,無人機適航審定體系將進一步健全,探索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適航審定工作機制,筑牢低空經濟安全根基。
低空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將進入高速發展期,通用機場審批流程簡化、新型起降設施建設提速以及低空信息基礎設施持續完善,全方位提升低空飛行便利性與效率。產業融合方面,低空經濟與文旅、體育等產業深度融合將催生更多新業態、新模式,空中觀光、飛行賽事等市場需求有望大幅躍升,成為低空經濟新增長點。此外,低空人才培養體系亟待完善,通過各級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社會培訓相互補充,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遲歸蒙強調,2025 年低空經濟發展既有機遇,更有挑戰,需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各方協同合作,精準把握政策走向,聚焦關鍵技術突破,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優化人才培養機制,方能推動低空經濟展翅高飛,實現更大跨越,邁向更廣闊藍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