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設備加持服務充電這“樁”事 “流動的中國”含“綠”量更足
2025/2/7 10:32:24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5年春運以來,全國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車日均突破650萬輛,比2024年同期上升60%多。高速路上的新能源車越來越多,能不能及時找到充電樁、能不能快速充上電?新能源車主們2025年春運以來,全國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車日均突破650萬輛,比2024年同期上升60%多。高速路上的新能源車越來越多,能不能及時找到充電樁、能不能快速充上電?新能源車主們的“里程焦慮”能不能緩解?
南來北往的車流中,湖南長沙西服務區格外受關注,前往重慶、四川、湖北等地的多條公路在此交匯。在服務區,有不少車主正在為車輛補充“能量”。
前兩年春運期間,因為充電排長隊,這里一度上了熱搜。但2025年,服務區里掛著綠色牌照的新能源車來來往往,十分忙碌,不過充電樁前需要等待的時間并不長。很多人買杯咖啡的時間,電就充得差不多了。
過去,不光充電樁數量不夠,充電時間長,也是春運路上充電“排大隊”的重要原因。2025年,服務區運維團隊提前安裝了超充樁,一秒一公里,部分車型跑200公里從原先的充電半小時縮短到充電3分鐘。
充電機器人等新設備上崗
超充只能解決一部分車型的充電難題。面對大車流,充電機器人、應急充電車,這些行走的“充電樁”是所有車型的“心頭之好”。
新設備的“加持”,讓2025年春節期間服務區里的新能源車排隊充電問題大大緩解。
日均506萬條數據 “云眼”系統運維充電樁
在2025年的春運路上,新設備的投入使用,緩解了不少新能源汽車車主的“里程焦慮”。而在這背后,還有一個強大的數據系統和智能運維網絡在支撐。
在距離長沙西服務區幾十公里的湖南能源大數據中心,實時監測著超過1000家運營商的8594座充電站。雖然承擔著全省所有充電站的監測任務,這里的值班人員并不多。
值班人員介紹,2025年春運的“大考”,頭一次引入了“智慧大腦”。新上線的“云眼”系統讓值班人員可以遠程了解充電樁的實時狀況。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預測擁堵站點,運維團隊就能提前調度現場設備和人員。
不久前,歐陽海服務區完成了幾項大工程,3分鐘就能完成換電的換電站建設完畢,正式投入使用,充電槍也從原來的4個擴建到了20個。新的充電設施建好了,可許多車主并不知道新區域可以使用。怎么把車輛高效地引導到新的充電區?
作為服務區里的一線工作人員,譚倩的主要任務是“刷手機”,也就是借助手機里的“云眼”系統,第一時間對新建區域里的充電空位進行引流。
國網郴州充電業務工作人員譚倩說,以前春運高峰時,值班人員幾乎24小時要守在現場盯著車位。現在有了智能系統,可以輕松完成車輛引導。譚倩的小日記本,也記錄著這些變化。
過去一年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實現新突破,高速路上的新能源車不斷增加,不斷增強的充電保障能力正讓這些新能源汽車越走越順暢。
去年日均1.15萬臺充電設施建成投運
沿著繁忙的高速路,看到與2024年春運相比,湖南省高速路的充電樁數量從1389臺增加到1975臺。而到2024年底,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累計建成充電樁3.5萬臺,覆蓋率達98%。
開出服務區,越織越密的充電網絡也不斷向四面八方生長。2024年全年,包括充電樁、換電設備等在內的充電基礎設施增量達到422.2萬臺,平均每一天就有約1.15萬臺充電設施建成投運。春運大潮中,一個個忙碌的充電站如點點繁星,點亮每一次團圓。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