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訂單滿滿,提質向新!技術“飛輪效應” 智駕將成中國汽車新名片
2025/2/20 10:32:24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春節過后,汽車行業生產車間的機器轟鳴不停歇,智能駕駛更是加速“駛向”廣大消費者。在重慶高新區招商車研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現在自動駕駛、AI語音測評等前沿領域春節過后,汽車行業生產車間的機器轟鳴不停歇,智能駕駛更是加速“駛向”廣大消費者。在重慶高新區招商車研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現在自動駕駛、AI語音測評等前沿領域,排滿了測試的訂單。
重慶高新區招商車研擁有200余項國家權威的智能網聯測試技術。其中,包括L3級自動駕駛準入測試、L4級自動駕駛系統仿真環境測試、車路云一體化測試等行業領先的測試項目。目前,這里已經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來自全國各地的檢測訂單已經排到年底。
自動駕駛測試通過極窄道路挑戰
這些試驗場景分布在上千畝的測試基地內,這個實時場景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自動駕駛泊車升級測試。這輛車前面遭遇停車阻擋,盡管留給它的通行空間非常狹窄,經過車載系統精準識別后仍然順利通過。
該車型當前通過極窄道路值可達雙邊40厘米,正在測試的這項技術預計會把這個指數再降低。與此同時,在應對像重慶這樣地形復雜的城市,比如面對極窄道路入口、或者老舊小區狹窄通道等更加廣泛的狹窄道路條件,智駕技術的升級會給駕駛人帶來全新體驗。
通過這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已累計為各家車企的智能駕駛測試里程超過500萬公里,推動大量的行業標準制定,并通過這些數據,反向為車企提供技術支持和研發助力。
2025年,這里預計開展整車測試及零部件測試服務將超7萬次,服務3000余家企業和客戶,將加速重慶乃至全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
智駕體驗別開生面 智能技術不斷升級
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邁上1000萬輛的臺階。電動化成為了汽車產業的重心,數字化、智能化領域的技術也是你追我趕、不斷創新。
春節假期才過去幾天,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比亞迪,就在廣東深圳的總部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智駕體驗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1000多名汽車愛好者前去打卡。
最新的智駕功能讓現場體驗者們贊嘆不已。與以往常見的新能源汽車相比,搭配了智駕系統的車型究竟有什么不同?
比亞迪工程師王家毫介紹,在方向盤的左側多了一個智駕的撥片,它已經提示智駕領航可以開啟,這個時候去撥動撥片,整個功能就激活。
在試駕全過程中,遇到施工障礙物時,車輛會快速識別并實施變道;在遇到窄小合流口時,車輛會選擇時機,絲滑地并入主路;在進出隧道面對明暗光線切換時,車輛也能主動、精確地感知周圍環境,平穩地通行。即使在極窄的停車區,這輛智駕汽車不僅能自動識別車位,甚至駕駛員可以提前下車,遠程操控手機,實現自動泊車。
如此高等級的智駕并不是只在高端車型上,在10萬元級以內的車型,竟然也能配備使用。
企業負責人介紹,他們統計了車主的需求和偏好信息,發現即便是增加一個智能識別的小功能,大家的購買意愿都會大幅增加。像自動泊車這樣的性能,市場反饋就更加明顯了。
2024年以前,比亞迪L2級,也就是部分自動駕駛功能以上的車輛規模是260萬輛,而到2024年,這一數字就增長到了440萬輛,增幅接近70%。所以,讓智能駕駛適配更多的平價車型,走進每一個尋常百姓家,成了企業2025年的新目標。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中國的智駕技術必將形成“飛輪效應”,數據的積累、迭代的速度都會越來越快,智駕將成為中國汽車的一張新名片。
提質向新 全行業加速數智化轉型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邁向1000萬輛臺階。當前,電動化成為了汽車產業的重心。而在未來的發展中,新能源汽車將會提質向新。2025年以來,產業鏈上下游都鉚足了干勁,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數智化新動能注入強勁動力。
在浙江寧波這家車企的研究院,正在加緊進行大模型的蒸餾訓練。同時,率先將自研模型與近期火爆的DeepSeek深度融合。
工程師向記者展示了3月份即將亮相的“黑科技”,有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持,車與人的互動變得更加主動、更加聰明。
可以看出,接入到車端的大模型應用更有特點、更會互動,識別口令后就能調用車端信息作為推理語料,為車主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2025年以來,已經有吉利、比亞迪、廣汽等超過20家車企陸續宣布接入DeepSeek全系列大語言模型,火速搶占AI汽車賽道。
整車生產企業是產業鏈的鏈主,當他們圍繞數字化、智能化大顯身手的同時,產業鏈上游的芯片公司更是同步發力。這家企業研發出的最新車載智駕計算方案,也即將開啟大規模量產交付。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2025年將是中國汽車產業全面向數字化、智能化加速轉型的關鍵一年。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城市陸續發布了法規條例支撐產業提質向新。其中,《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作為國內首部針對自動駕駛領域的地方性法規,即將于2025年4月正式施行。
記者同時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2024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L2級,也就是具備部分自動駕駛功能的新車滲透率已經達到55.7%。據預測,2025年,這一數據將有望突破65%。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