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變化中破局,超云AI時代的“戰略、產品、生態”新三角
2025/3/12 15:31:4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醫藥研究室中,AI化身科研助手,以納米級精度解析病理圖譜,讓新藥研發周期大幅縮短;城市道路的經緯線上,智能網聯車正編織著零事故的智慧路網,每一次轉向都是算法的優雅之舞;在制造業的流水線,智能體讓精密機床獲得"思考"的能力,將傳統產線改造成具備自進化特征的數字孿生系統……在醫藥研究室中,AI化身科研助手,以納米級精度解析病理圖譜,讓新藥研發周期大幅縮短;城市道路的經緯線上,智能網聯車正編織著零事故的智慧路網,每一次轉向都是算法的優雅之舞;在制造業的流水線,智能體讓精密機床獲得"思考"的能力,將傳統產線改造成具備自進化特征的數字孿生系統……撲面而來的這場AI革命,隨著DeepSeek的出現,以及大模型在算力、算法和數據的驅動下蓬勃發展,不斷突破既定邊界,向著更多行業場景滲透。
超云總裁房玉震
就如超云總裁房玉震所說,“AI不僅賦予硬件以智慧,重構軟件生態,更深度挖掘數據價值,并在醫療、交通、制造業、金融、農業和城市管理等多元場景中實現了廣泛應用。”
當然,企業要從“AI仰望”走向“AI實踐”,還要需要面對AI在業務場景和落地的挑戰。
01、提前布局,站上AI戰略高地
我們重新審視DeepSeek橫空出世,到底為業界帶來了哪些改變?
按照“杰文斯悖論”:技術進步本應降低資源消耗,卻因效率提升催生了更強烈的需求。以DeepSeek為例,其模型訓練成本較三年前下降85%,算力需求彈性擴大6倍。算力成本結構的劇變,其實讓AI技術轉變為中小企業可負擔的基礎設施。
再加上大模型的開源,這就開啟了“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創新生態。所以我們看到,醫療、交通、制造等關鍵領域都在經歷“切換AI生產力”的質變。AI不僅帶來效率提升,更在重塑產業運行邏輯,形成"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競爭態勢。
“在這個時代不使用AI,不尋求AI的幫助就意味著巨大的風險。個人層面,不運用AI會被善于應用AI的人超越;企業層面,不引入AI有可能被AI所賦能的企業碾壓。”房玉震說。
超云早在去年5月10日就發布了AI戰略,秉持 ALL IN AI 和 AI IN ALL 的理念,將公司發展與人工智能變革緊密相連。在過去一年里,超云圍繞人工智能進行了全方位變革,在組織、考核、任務、效率提升以及績效等方面均做出調整。在人員編制未增加的情況下,2024 年銷售收入及出貨量增幅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AI戰略的聚焦,和提前布局,讓超云面對DeepSeek帶來的新變化時,就顯得游刃有余。比如被DeepSeek引爆的一體機需求,在超云看來就顯得更為水到渠成。
“因為去年,我們就意識到大模型一體機的市場機會,已經與一些客戶共同形成了一整套的產品交付邏輯,雖然在當時看是偏早的,但從今天來看,這些提前的部署讓我們能夠讓一體機的產品策略更完整的落地。”房玉震表示。
的確,DeepSeek的出現更加印證了AI市場的不可計劃性,也是對算力提供商市場響應速度,產品策略靈活性,和交付實施等能力的綜合考驗。
憑借“讓AI更簡單”的產品哲學,通過部署簡單實現開箱即用,使用簡單降低技術門檻,運維簡單保障持續運行,安全簡單構建可信環境打造四位一體的解決方案。在這種“簡單哲學”背后,超云會持續守住理念、文化和目標的不變,并在具體的戰術和打法上不斷去適應時代的變化,力爭為客戶提供最佳的產品和服務。
02、五維產品理念,讓AI變得簡單
顯然,與時俱進的產品理念,就是超云在時代變幻中積極求變的表征。
按照IDC的預測,中國AI算力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146億美元,這將是2023年的三倍,而DeepSeek的出現還有望加快這一進程。然而,算力的高速擴張背后暗藏隱憂,國際技術與國產生態的協同不足,傳統行業對AI的復雜度畏之如虎,通用算力與專用場景存在需求錯配,這些問題極大地限制了AI技術的普及之路。
超云產品中心總經理田鋒
超云產品中心總經理田鋒直言,“AI不是互聯網的專屬,應該是所有行業的通用工具。”但盡管從自動駕駛到智能制造,AI已滲透至傳統領域,技術的復雜性仍是AI落地部署的最大阻礙。
這其實就是超云立足“讓AI變得簡單”的初衷,“AI時代既復雜又簡單,就像是15年前互聯網時代的開始。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聯合生態伙伴一起把AI大模型落地,私募大模型部署和云端API的算力服務創建變得更加的簡單。”田鋒說。超云的五大產品研發理念也圍繞這一中心思想進行展開。
首先,國產化。在信創產業加速的背景下,超云的策略直指行業痛點。其基于海光、飛騰CPU的GPU服務器已實現對主流國產AI芯片的全兼容,并成功運行DeepSeek 671B滿血版模型。田鋒透露,未來超云將聯合100余家供應鏈伙伴,推動國產AI算力向全行業滲透。國產化的意義遠不止于“替代”,它更關乎技術自主權與產業鏈安全。在超云的推動下,一個更安全、更具韌性的AI生態悄然成型。
其次,互聯化。針對大模型算力需求暴漲百倍的挑戰,超云創新提出“片間-卡間-集群”三級互聯架構。不僅通過PCIe卡間互聯技術,將16卡/32卡集群的通信延遲壓縮至微秒級,使千億模型推理成本大幅降低。還進一步降低了大模型的研發周期與部署成本,更為未來萬億級模型的迭代埋下伏筆。
第三,全閃化。由于DeepSeek MOE大模型對存儲性能的極致要求暴露了傳統存儲的瓶頸。所以,超云推出AI專用全閃存方案,實現每秒23GB的模型加載速度,較傳統方案提升3倍。
第四,液冷化。AI芯片功耗的指數級增長催生了液冷技術的全面爆發。面對AI集群單機柜100kW的高功率挑戰,超云自研的冷板式/浸沒式液冷方案將PUE壓降至1.05,同時使GPU運行頻率提升15%。田鋒也強調:“液冷已不再是可選技術,而是未來高密度算力的標配。”
第五,系統化。AI技術的普惠離不開軟件生態的支持。超云構建的一體化AI平臺,通過標準化接口與模塊化設計,將數據管理、AI調度與運維系統深度集成于硬件。其意義在于,它打破了傳統IT系統中“硬件堆砌、軟件割裂”的困局。當算力、算法與數據通過統一的平臺實現高效協同時,AI才能真正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操作系統”。
從國產化的自主創新到液冷化的綠色節能,從互聯化的架構創新到系統化的生態協同,這就是超云試圖在復雜的AI技術洪流中,幫助企業搭建一條AI技術簡單落地的路。也正如田鋒所說的:“技術終將回歸簡單,而簡單的背后,是無數創新的厚重積累!”
03、聚焦一體機,讓AI普惠水到渠成
我們知道DeepSeek火爆出圈之后,直接引爆了一體機市場,很多企業為了搶先釋放“DeepSeek一體機”的聲量,導致業界短期內發布的一體機的企業就超過50家。
但田鋒說,“并不是一臺一體機加一個DeepSeek本地化安裝就叫能叫做一體機,它要結合客戶的應用,并能夠確保真正解決客戶的實際問題。”
確如此言,能夠符合客戶需要的一體機絕非簡單硬件堆砌,而是一套涵蓋集約化高性能集群、智能化算力調度以及一站式跟蹤服務的完善方案,全力助推客戶私域模型平穩落地。這也是超云投入一體機市場,并引領市場的真正用意。
超云大模型一體機在算力定制方面,提供靈活異構配置方案,覆蓋主流CPU及國內外GPU算力模組,支持十億至千億級模型運行,可實現算力最優配置與性價比平衡。軟件層面集成AI PaaS平臺,提供圖形化界面實現算力調度、模型后訓練的一鍵式操作,降低企業技術門檻。同時,依托生態伙伴構建的全鏈條服務團隊,提供從系統調優、數據清洗到業務對接的一站式跟蹤支持,確保客戶能夠快速上手。
換句話說,超云大模型一體機的發布,就是對“讓AI更簡單”理念的最佳詮釋。
房玉震坦言,“其實,超云是最期待變革的企業,我們作為市場中的‘追趕者’,市場變化得越快,我們就越有彎道超車的可能性。”今年也是超云三年計劃的第二年,習慣了在變化中謀成長的超云,正向它所設定的目標,不斷邁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