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發展向新向好——國家統計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解讀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2025/4/18 8:51:45 來源:經濟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 鄭學工 2025年一季度,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發力顯效,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穩步推進,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發展向新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 鄭學工
2025年一季度,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發力顯效,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穩步推進,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發展向新向好。
一、經濟運行平穩,實現良好開局
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全年上升0.4個百分點,經濟開局良好。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713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11903億元,同比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195142億元,同比增長5.3%。從產業結構看,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3.7%、35.1%、61.2%,與上年同期相比,第三產業占比上升0.5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經季節因素調整后,一季度GDP環比增長1.2%。環比增速連續五個季度在1.0%以上,經濟保持平穩向好態勢。
二、三次產業齊發力,工業生產明顯加快
一季度,第一產業總體穩定,農業生產形勢良好,畜牧業生產平穩發展,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拉動經濟增長0.2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回升向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拉動經濟增長2.0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較上年四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建筑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拉動經濟增長0.1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增勢良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速較快,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3%和10.2%,合計拉動經濟增長1.0個百分點。
三、消費潛力持續釋放,投資平穩增長
消費持續恢復。各地區各部門扎實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拉動GDP增長2.8個百分點,貢獻了一半以上的經濟增長。
投資平穩增長。隨著財政政策靠前發力和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成效逐步顯現,一季度,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0.5個百分點。
凈出口較快增長。在復雜嚴峻國際環境下,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一季度,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拉動GDP增長2.1個百分點。
四、新動能成長壯大,產業升級勢頭明顯
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一季度,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和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0.9%和9.7%。1月至2月,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7%。
高端智能化步伐加快。一季度,全國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高于全部投資,其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1.6%,高于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7.4個百分點。
數字化產業發展強勁。一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7%。1月至2月,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2%。一季度,工業生產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圓片等產量分別同比增長26.0%、12.7%。
農業生產形勢良好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副司長 魏鋒華
一季度,冬小麥長勢良好,畜牧生產穩定發展,農產品價格運行平穩,農業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一、冬小麥長勢良好,春耕春播有序推進
上年秋冬播期間,大部分冬麥主產區氣溫偏高,土壤墑情好,農戶種植小麥積極性高,冬小麥播種面積穩中略增,小麥出苗整體較好。當前冬小麥由北向南陸續進入拔節、抽穗和揚花期,生長發育總體正常。遙感監測結果顯示,3月下旬冬小麥長勢總體好于上年同期。根據全國種植意向調查,今年糧食意向播種面積總體穩定。全國春耕春播順利開展,春播進度正常。
二、畜牧生產穩定發展,生豬出欄有所增加
一季度,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2540萬噸,同比增加50萬噸,增長2.0%。
生豬出欄由負轉正。一季度,全國生豬出欄19476萬頭,同比增加20萬頭;豬肉產量1602萬噸,同比增加19萬噸。一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1731萬頭,同比增加881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4039萬頭,同比增加47萬頭。
牛羊生產總體穩定。一季度,全國肉牛出欄1215萬頭,同比增加16萬頭;牛肉產量191萬噸,同比增加5萬噸;牛奶產量892萬噸,同比增加15萬噸。全國羊出欄6760萬只,同比減少481萬只;羊肉產量106萬噸,同比減少6萬噸。一季度末,全國牛存欄9762萬頭,同比下降3.5%;全國羊存欄30005萬只,同比下降6.9%。
家禽生產平穩發展。一季度,全國家禽出欄41.5億只,同比增加1.7億只;禽肉產量641萬噸,同比增加31萬噸;禽蛋產量866萬噸,同比減少1萬噸。一季度末,全國家禽存欄61.1億只,同比增長0.1%。
三、農產品生產者價格同比下降,集貿市場價格穩中略漲
一季度,全國農產品生產者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1.6%。分類別看,農業產品價格同比下降4.2%,林業產品價格上漲6.0%,飼養動物及其產品價格上漲0.3%,漁業產品價格下降1.0%。分品種看,小麥、稻谷、玉米、大豆、薯類價格分別下降3.7%、5.4%、9.8%、4.6%、0.3%;生豬價格上漲7.6%,活牛、活羊、活家禽、禽蛋價格分別下降14.0%、7.1%、5.3%、2.8%;棉花(籽棉)下降9.8%,糖料上漲0.2%,蔬菜下降6.6%,水果上漲8.2%。
3月末,主要農產品集貿市場價格穩中略漲。其中,秈稻、粳稻、小麥價格環比上漲,玉米價格連續2個月上漲,大豆價格止跌回升,上漲0.3%;生豬、活羊、活雞、雞蛋價格環比下降,活牛價格上漲3.6%。
工業生產加快增長
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司長 湯魏巍
一季度,工業生產和出口實現較快增長,企業營收水平改善,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發展新動能有效積聚,工業經濟穩中有進、開局良好。
一、工業生產增勢良好,企業經營逐步改善
工業生產加快增長。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延續較快增長態勢,同比增長6.5%。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6.2%,制造業增長7.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
九成行業和超六成產品同比增長。一季度,在工業41個大類行業中,38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在統計的623種主要工業產品中,403種產品產量實現同比增長。
工業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實現出口交貨值36285億元,同比增長6.7%。從行業看,在有出口的39個大類行業中,25個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
工業企業營收增長加快,毛利潤改善。1月份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從營業收入扣減營業成本的毛利潤角度看,1月份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毛利潤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0.3%轉為增長2.0%,改善明顯。
二、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工業新動能不斷壯大
裝備制造業“壓艙石”作用凸顯。一季度,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9%,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33.7%,工業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在8個裝備大類行業中,5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4個行業增速較1月份至2月份加快。
制造業高端化穩步推進。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其中,光纖制造、航空航天相關設備制造、集成電路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2.5%、22.4%、21.1%。
數字生產賦能產業智能化轉型。一季度,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導航測繪氣象及海洋專用儀器制造、智能車載設備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9.6%、25.5%、25.0%。
綠色產品增勢強勁。一季度,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相關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5.4%、39.2%、18.5%;風力發電機組、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單晶硅等綠色產品產量分別增長74.4%、45.6%、14.9%、10.6%。
三、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對工業生產帶動明顯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加力擴圍實施,帶動相關行業生產和效益同步向好。在設備更新政策等因素帶動下,一季度規模以上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4%、4.1%。一季度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8%。電子、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政策惠及面持續擴大,一季度智能消費設備制造、家用電力器具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4%、10.0%。
下一階段,要加力落實好各項宏觀政策,大力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扎實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能源保供扎實有力
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 胡漢舟
一季度,能源生產穩步提升,清潔能源快速增長,能源保供平穩有序;節能降碳扎實推進,能源消費增速放緩,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穩步提升,為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能源保障。
一、能源生產穩步增長
原煤生產增速加快。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12.0億噸,同比增長8.1%,日均產量1336萬噸,處于較高水平。
油氣生產穩定增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原油產量5409萬噸,同比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天然氣產量66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3%。
電力供應平穩有序。電源結構繼續優化,清潔能源發電快速增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2.3萬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火力發電量1.5萬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7%;規模以上工業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量0.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
二、能源進口小幅下降
海關總署快訊數據顯示,一季度,進口煤炭1.1億噸,同比下降0.9%;進口原油1.4億噸,同比下降1.5%;進口天然氣406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0.0%。
三、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初步測算,一季度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比上年同期增長3.6%,增速比2024年放緩0.7個百分點。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一季度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穩步提升,比上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
服務業經濟潛力釋放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主任 彭永濤
一季度,服務業經濟實現良好開局,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培育,服務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市場預期持續向好。
一、服務業經濟回升向好
服務業“壓艙石”作用突出。初步核算,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195142億元,同比增長5.3%。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61.2%,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1%。
企業生產經營收入保持較快增長。1月份至2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2%,比上年全年加快1.0個百分點。
二、服務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信息技術、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3%和10.2%。
創新活力持續激發。隨著我國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1月份至2月份,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1%和8.7%;規模以上信息技術服務、軟件開發、互聯網相關服務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6.1%、12.3%和11.4%。高技術服務業投資持續較快增長。一季度,高技術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6%,其中專業技術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6.1%和34.4%。
服務消費增勢良好。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快速發展,為服務消費市場回升提供有力支撐。一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0%。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5.4%,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43.4%,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一季度,出行類平臺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5.7%。
服務業對外開放穩步推進。服務貿易增勢良好。1月份至2月份,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13095.6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旅行服務進出口總額增長28.9%。春節和清明假期,出入境外國人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2.9%和39.5%。1月份至2月份,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1204.9億元人民幣,占全部使用外資總額比重超七成。
三、服務業企業發展預期良好
3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3%,比2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服務業市場活躍度繼續提升。其中,水上運輸、航空運輸、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7.5%,比2月份上升0.6個百分點,位于較高景氣區間。
下一階段,要加快政策落地見效,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充分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服務業經濟持續向好。
固定資產投資加快
國家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司司長 翟善清
一季度,各地區各部門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作用,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工作,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3174億元,同比增長4.2%。
一、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基礎設施投資拉動效應提高
隨著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使用加快,“兩重”項目開工建設提速,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加快。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8%,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3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36.8%,水上運輸業投資增長25.9%。
二、“兩新”政策帶動明顯,設備購置投資較快增長
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加力推進,設備購置投資增長提速。一季度,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9.0%,比全部投資高14.8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64.6%。
三、產業轉型升級扎實推進,制造業投資增速加快
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扎實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力度加大,制造業投資加快增長。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1%,比全部投資高4.9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2個百分點。其中,消費品制造業投資增長13.5%,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8.9%,原材料制造業投資增長4.3%。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7.2%,增速比全部投資高3.0個百分點。
四、新動能持續發展壯大,高技術產業投資增勢良好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快融合,高技術產業投資較快增長。一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5%,增速比全部投資高2.3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30.3%,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28.5%。高技術服務業投資中,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34.4%,專業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6.1%。
五、民間投資繼續恢復,項目投資穩定增長
隨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部署落實,民營企業信心活力增強,民間投資增速加快。一季度,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4%。其中,民間項目投資(扣除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增長6.0%。分行業看,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長9.7%,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9.3%。
六、大項目投資平穩增長,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一季度,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同比增長7.4%,增速比全部投資高3.2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4.2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平穩增長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司司長 張 毅
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工業生產較快增長,服務業增勢較好,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實現平穩增長。
一、居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繼續快于城鎮居民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7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4.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6.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
工資性收入和經營凈收入較快增長,是支撐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6976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名義增長)5.9%。分城鄉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2%和6.7%。據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一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規模18795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1%;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月均收入5012元,增長3.3%。一季度,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行業增勢較好,全國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207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7%。
轉移凈收入和財產凈收入保持增長。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2117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分城鄉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6%和6.9%。受基礎養老金標準上調帶動,人均養老金或離退休金增長8.8%。社會救濟和補助、政策性生活補貼和現金政策性惠農補貼三項合計增長10.4%。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10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
二、居民消費支出實際增速穩中有升,服務性消費比重上升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68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3%。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363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333元。
從消費支出結構看,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其他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較快。一季度,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9.6%,主要是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人均家用器具消費支出增長19.0%。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增長10.4%,人均通信支出增長11.0%。一季度,食品煙酒消費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31.5%。
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較快增長。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3333元,同比增長5.4%。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占居民消費支出比重為43.4%。
消費活力不斷增強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司長 于建勛
一季度,各地區各部門扎實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等一系列提振消費政策落地顯效,推進消費提質升級,市場銷售增速持續加快,多數商品類別銷售增勢向好,線上消費和服務消費穩定增長。
一、市場銷售加快增長,縣鄉市場占比穩步提升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8%。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9%,高于自2024年以來各月水平。
隨著縣域商業建設不斷推進,縣鄉消費市場活力日益增強。一季度,包含鎮區和鄉村地區的縣鄉消費品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40.2%。其中,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6614億元,同比增長4.9%。
二、多數商品類別保持增長,以舊換新商品銷售良好
一季度,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6%。從商品類值看,限額以上單位中近八成商品類值零售額實現增長。體育娛樂用品類、金銀珠寶類、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5.4%、6.9%、12.2%。
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政策成效明顯。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6.9%、19.3%和18.1%;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增長21.7%,持續保持快速增長。
三、服務零售增長平穩,出行和信息服務消費需求不斷釋放
在各項促消費政策作用下,服務消費市場供給豐富優化,居民消費活力不斷釋放,服務零售保持平穩增長。一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0%,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額增速0.4個百分點。
假日消費持續活躍,帶動文旅、交通、餐飲等相關服務消費較快增長。一季度,旅游咨詢租賃服務類、交通出行服務類、文體休閑服務類零售額增長較快;餐飲收入同比增長4.7%。數字技術在消費領域加速融合應用,通信信息服務消費保持良好增長態勢。
四、實體零售持續改善,線上消費穩中向好
實體零售持續加強數字化賦能,消費場景不斷創新,購物體驗持續提升,尤其是提振消費舉措不斷加碼落地,商品銷售實現穩定增長。一季度,限額以上零售業實體店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4%。其中,便利店、專業店、超市、百貨店零售額分別增長9.9%、6.7%、4.6%和1.2%。
即時零售、直播帶貨等電商新模式持續增長,帶動線上消費需求不斷釋放。一季度,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7.9%;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5.7%。一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0%。
下階段,要扎實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切實提升消費能力,持續釋放消費潛力,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向好向新發展。
核心CPI溫和上漲
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 王有捐
今年以來,宏觀政策效應不斷釋放,經濟運行開局良好,消費領域價格基本穩定,生產領域價格降幅收窄。
一、消費領域價格運行基本穩定
一季度,CPI較上年同期下降0.1%,運行總體平穩。受春節錯月等因素影響,月度同比有所波動。
市場供應充足,食品價格有所下降。一季度,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5%,是拉低CPI的主要因素。食品中,鮮菜和鮮果價格分別下降5.9%和0.1%,牛羊肉價格分別下降12.4%和5.9%,食用油、糧食和水產品價格分別下降2.2%、1.4%和0.9%;豬肉價格同比連續12個月上漲,一季度平均上漲8.1%。
能源價格降幅收窄。一季度,能源價格同比下降1.1%。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2.6%和2.8%。
核心CPI繼續保持溫和上漲。一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3%,影響CPI上漲約0.24個百分點。其中,服務價格溫和回升,上漲0.3%,影響CPI上漲約0.13個百分點。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穩中有漲,上漲0.1%。其中,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分別下降4.9%和5.1%,降幅比上季度有所收窄,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15個百分點;金飾品價格漲幅擴大,一季度上漲34.2%,影響CPI上漲約0.15個百分點。
二、生產領域價格降幅收窄
一季度,PPI較上年同期下降2.3%,降勢有所趨緩。分月看,1月份和2月份PPI同比分別下降2.3%和2.2%;3月份,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傳導等影響,PPI同比下降2.5%。
輸入性價格傳導影響國內石油、有色金屬等行業價格走勢分化。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同比降幅由1月份的1.3%擴大至3月份的8.5%,一季度平均下降4.4%。國際有色金屬價格上行帶動國內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持續上漲,一季度平均上漲9.4%。
工業生產供給充裕,相關行業價格下降。一季度,光伏、鋰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供應充足,光伏設備及電子元器件制造、鋰離子電池制造、新能源車整車制造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4.9%、6.2%和2.2%。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同比下降12.5%。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用機械等行業需求偏弱,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同比下降10.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同比下降3.3%,建筑工程用機械制造價格同比下降1.3%。
高技術產業發展和宏觀政策顯效帶動部分行業價格上漲。一季度,高性能大模型、人工智能等快速發展帶動一些技術密集型行業價格同比上漲或降幅收窄,微波通信設備價格上漲1.9%;工業機器人制造、服務消費機器人制造價格降幅比上年四季度分別收窄1.1個和0.7個百分點。消費品以舊換新和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持續顯效,部分消費品和裝備制造產品需求穩步釋放。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 王萍萍
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壯大,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力度穩就業、促增收,帶動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
一、城鎮調查失業率總體穩定,3月份失業率同比持平
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分月看,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受冬季農業、建筑業等行業用工季節性減少影響,失業率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2月份,疊加春節假期因素,企業用工需求減少,失業率升至5.4%。3月份,隨著節后各行業用工逐步恢復,勞動力市場活躍度提升,失業率回落至5.2%,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本地戶籍勞動力就業改善更為明顯。
分月看,1月、2月、3月,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1%、5.2%、5.2%。
二、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平穩,制造業等就業人數同比上升
一季度,外來戶籍勞動力失業率均值為4.9%。1月份和2月份,受春節等季節性因素影響,外來戶籍勞動力失業率環比有所上升,3月份,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序恢復,吸納農民工較多的制造、建筑、批發零售等行業用工增加,帶動相關群體就業向好。3月份外來戶籍勞動力失業率為4.9%,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失業率為5.0%。
分行業看,受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帶動,一季度制造業就業延續回升態勢,就業人數同比增加。部分服務行業用工也較為活躍,住宿餐飲、居民服務、文體娛樂等行業就業人員同比有所增加,為保持重點群體就業穩定提供了堅實支撐。
三、保持就業穩定具有良好支撐
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態勢向新向好,特別是3月份以來,勞動力市場活躍度提升,就業人員增加,就業形勢總體穩定。雖然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部分行業就業面臨一定壓力,但我國經濟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就業穩定具備堅實基礎。隨著各項既定宏觀政策落地見效,穩崗返還、稅費減免、就業補貼、專項貸款等就業促進政策深入實施,以及新質生產力發展對就業帶動作用增強,就業形勢將繼續保持總體穩定。
轉自:經濟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