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實現5G全覆蓋
2025/8/18 16:09:46 來源:國資委網站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成投運,T3航站樓正式啟用。這項青海民航發展史上投資和建設規模最大的工程,將顯著提升西寧機場的集散疏運能力和綜合服務效能。15.8萬平近日,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成投運,T3航站樓正式啟用。這項青海民航發展史上投資和建設規模最大的工程,將顯著提升西寧機場的集散疏運能力和綜合服務效能。15.8萬平方米T3航站樓與17.3萬平方米綜合交通中心無縫銜接,2100萬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不僅意味著物理空間的拓展,也對信息流動的“大動脈”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域5G覆蓋,部分區域5G-A覆蓋,為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再添“數字之翼”,這背后離不開一群通信人的超前部署和精密規劃。
項目竣工之日便是信號暢通之時
中國鐵塔青海省公司(簡稱“青海鐵塔”)作為西寧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方,緊密協同電信企業等各方,超前部署、深度融入。早在2020年機場三期擴建藍圖規劃之時,青海鐵塔便主動出擊,與機場建設指揮部建立了緊密的協同機制,以“方案引領模式”實現規劃統籌,整合客戶需求和業主要求制定最終方案。“和早些年三家電信企業獨自建設相比,鐵塔公司統籌對我們來說還是有很大便利的。”機場建設指揮部信息化項目高級主管馬聰介紹道。
所有通信設施建設都實時跟進機場指揮部建設進度,提前明確機場不同區域的信號質量及系統容量需求、技術演進需求等,確保了整體的信號覆蓋質量;在圖紙設計期,就已科學預留好了管線、橋架、機房位置等,并指定最佳位置建設匯聚機房,盡可能地讓通信設施融入機場主體,兼顧功能和美觀的同時,也避免了資源浪費;機場施工涉及多個專業交叉進行,如高空作業、電力作業,“鐵塔公司和我們建立了聯合調度機制后,相關的對接溝通工作從‘一對三’變成‘一對一’,管理起來更高效更規范。”馬聰說。
本次項目中,青海鐵塔全面整合三家電信企業的5G/4G公網覆蓋需求,不同場景需求采用不同覆蓋方案。T3航站樓、GTC(綜合換乘中心)、ITC和業務辦公大樓、職工公寓樓新建有源室內分布系統;酒店、安保中心、機務和場務用房新建無源室內分布系統,總面積達41萬平方米。GTC內新建匯聚機房,新建傳輸,新老區域新建宏站5個。較電信企業自建總投資降幅超30%,累計節省行業投資1000余萬元。
“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項目竣工之日,便是信號暢通之時。”青海鐵塔通信發展部項目負責人、正高級工程師杜發輝說,“通過一張規劃圖、四個同步走(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的模式,確保通信建設與機場主體工程嚴絲合縫,節省了寶貴的工期與資源。”
打造青海現代化“數字空中門戶”
面對機場方提出的“國內一流、高原標桿”的高標準建設要求,青海鐵塔協同三家電信企業,將本次公網覆蓋定位為一場通信技術的“高原攻堅戰”。
針對航站樓獨特的超大空間、復雜結構及人流量密集的特點,項目團隊摒棄傳統思路,創新性地采用了多頻段協同、新型室分系統與宏微站立體組網融合方案——如同一位精密的“信號雕塑家”。在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單體大廳內,通過精確的仿真預測和點位部署:在值機島、安檢區等關鍵區域部署EM/BookRRU微站設備,同時通過pRRU方式對候機區、商業區等網絡高容量區域進行精準覆蓋,多種方式綜合實現對航站樓“分層立體覆蓋+業務熱點增強”的融合部署,確保從值機柜臺到安檢口,再到最遠端的候機座椅,實現5G/4G信號的無差別優質覆蓋。
“我們的機場建設是按照‘魯班獎’的高標準建的,所以對通信建設也要求用最好的設備、最先進的技術。”馬聰介紹道。青海鐵塔在“創新”上下狠功夫。首先是施工方式上,在值機大廳鉆石棱面穹頂下,創新采用“透波復合材料+隱藏式天線”設計,將pRRU設備嵌入裝飾吊頂,既避免金屬結構對信號的屏蔽,又保持建筑美學完整性;其次,面對機場高密集高容量的網絡需求,采用了最新的5G-A網絡技術,相比傳統5G網絡,能夠提升3-5倍的速率體驗和網絡容量,更好地滿足旅客的網絡業務體驗,也為未來行李自動追蹤等智慧化應用預埋了網絡基礎啟用。
這張精心打造的“精品網”,如同智慧機場的“數字血脈”,為機場行李追蹤、智能安檢、航顯系統、人工智能應用等核心業務賦能,將為打造智慧機場和產業升級發揮更大作用。
轉自:國資委網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