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模型產業:全鏈條突破 全場景落地
2025/10/15 13:09:41 來源:科技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大模型堪稱“勞模”! V西交投大數據算力中心內,5700多公里高速路網視頻流、車輛繳費記錄、無人機巡檢軌跡等數據源源不斷匯入,“路網先知”大模型提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大模型堪稱“勞!薄
廣西交投大數據算力中心內,5700多公里高速路網視頻流、車輛繳費記錄、無人機巡檢軌跡等數據源源不斷匯入,“路網先知”大模型提前30分鐘預判區域車流高峰;自駕路上,只需對著內置大模型的智能車機發出指令,導航、查天氣、找餐館等各類駕車出行需求均可快速得到滿足;黃山風景區里,面對數萬名游客花樣百出的問題,基于大模型技術打造的AI(人工智能)伴游智能體“黃小松”對答如流。
“十四五”時期,我國AI大模型技術突飛猛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7月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披露,當前全球已發布大模型總數3755個,其中我國貢獻1509個,占比超40%,數量居全球首位。在大模型的推動下,我國千行百業正掀起智能化變革新浪潮。
技術創新跨越發展
AI自20世紀中葉被首次提出以來,經歷數次發展浪潮。近年來,算力、算法、數據等領域的一系列技術突破,推動大模型成為引領AI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力量。
“我國AI大模型的參數規模與算法能力持續突破,參數普遍已達千億級,部分頭部模型在文本和多模態內容理解與生成、深度推理等方面的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鼻迦A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唐杰認為,當前我國AI大模型發展水平已處于全球第一梯隊。
9月下旬,中國AI大模型DeepSeek-R1正式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封面。早在今年年初,其借助純強化學習、獎懲制度來提升大模型推理能力并降低訓練成本的方法,已在全球AI領域引發震動。此次DeepSeek-R1論文的正式發表,更是以開放、自信的姿態,向世界展示中國大模型的創新成果,為全球大模型發展開拓新路徑。
在模型算法不斷突破的同時,支撐模型發展的算力、數據等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以昇騰、寒武紀、昆侖芯等為代表的國產AI算力芯片快速崛起,在性能、生態等方面全面發力。
中文高質量訓練數據的開發和供給能力也在持續增強。國家數據局8月披露,目前國內多數模型訓練使用的中文數據占比已經超過60%,部分模型達到80%。我國日均Token(詞元)消耗量由2024年初1000億到如今突破30萬億,反映出我國AI應用規模的快速增長。
此外,我國堅持開源共建的發展路線,許多國產大模型通過開源開放,打造共享生態,顯著提升技術可及性,為全球開源體系建設作出中國貢獻!拔覈竽P彤a業已形成覆蓋‘數據—算力—模型—應用’的全鏈條!碧平苷f,當下我國大模型正加速從“并跑”邁向“領跑”。
場景應用百花齊放
“我的這篇作文還可以怎么修改一下?”在合肥市包河區一所小學的五年級語文課堂上,同學們拿著老師批改后的作文試卷,向教室里的“AI虛擬教師”提問。
憑借對海量優秀作文數據的深度學習,內置有大模型的“AI虛擬教師”可以從作文的題目要求、行文立意、教師評語等多個維度,給出針對性的修改意見,輔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
大模型的價值在于應用。憑借超大規模人口和豐富的行業應用場景,我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場景最豐富、發展最迅速的大模型“試驗場”。
國家網信辦數據顯示,我國大模型應用的個人用戶注冊總數超過31億,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調用用戶總數超過1.59億!吨袊ヂ摼W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6月,用戶利用生成式AI產品回答問題的比例最高,達80.9%。
不只是有問必答、能寫會畫,隨著大模型理解能力、泛化能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各行業數字化的深入發展,大模型應用正從通用領域向細分領域加速滲透。通過深度融合行業知識數據,各類大模型產品在工業、金融、教育、醫療等垂直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走進華菱湘潭鋼鐵集團煉鋼廠,滾滾熱浪撲面而來。重達150噸、溫度超1000℃的鋼水包在5臺行車的吊運下有序運轉,在背后發號施令的則是該集團聯合華為等相關企業研發的鋼鐵行業盤古大模型。
該大模型賦能的行車智能調度系統集成了煉鋼生產計劃、行車檢修信息、鋼水包實時位置等大量數據,可自動生成行車調度計劃。即使生產計劃臨時更改,模型也可以在1分鐘內給出接下來30分鐘的調度計劃,顯著提升調度效率。
作為引領AI跨越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當前,大模型正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催生出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隨著我國在AI領域創新實力不斷增強,將有越來越多的大模型深入千行百業、走進日常生活,為我國經濟社會智能化發展提供強勁動力。(記者 都芃)
轉自:科技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