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除就業歧視“頑疾”我們還需“戰斗”多久
2009/12/16 5:35: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消除就業歧視“頑疾”我們還需“戰斗”多久在廣東工業大學畢業生招聘會場上,一個“人人享有平等機會”的攤位引起大學生、特別是女大學生的共鳴。原來這是華南師范大學聯合中國政法大學等國內14所高校舉辦聯合抵制用工歧視的活動,專家們還草擬了《反就業歧視法》呼喚更多人來關注就業歧視 .
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就業歧視由來已久,諸如戶籍、性別、年齡、身高相貌甚至婚姻狀況都可能成為應聘者被歧視的由頭。毫不夸張地說,現在的各類招聘會中,就業歧視是一個無處不在的“頑疾”。
幾天前,在全國法制宣傳日,北京大學等14所高校師生在各地分別開展了“人人享有平等機會”的憲法宣傳活動,以提高全社會反對就業歧視的意識。如今,華南師范大學等14所高校又聯合抵制用工歧視。這顯示了現在作為培養主要應聘力量大學生的主體——高校已經將反對就業歧視作為重要工作。
然而,多次反對就業歧視的主體都是高校,這又不禁讓人擔憂,僅靠高校,能打贏反就業歧視這場硬仗嗎?恐怕不能。與就業歧視有直接關系的還有應聘者、招聘單位及社會環境等,這都決定了這是一場需要動員多方力量才能有勝算的“戰斗”。
《廣州日報》的報道中有一個現象耐人尋味:作為就業歧視的直接受害者,一些應聘的大學生竟不覺得“自己被歧視”,而是覺得自己既然不符合要求,也就不用“浪費時間”了。而企業更不覺得自己在歧視應聘者,而稱之為“企業內部需求”。讓人不解的是,歧視與被歧視的雙方都對就業歧視現象的存在渾然不覺,這就難免令人嘆息:就業歧視現象之廣泛存在,竟致“頑疾”隱身、社會默許。
可以預見,如果就業歧視現象仍像現在一樣“隱身”地存在下去,要治好這個“頑疾”,難度恐怕會越來越大。畢竟,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存在即合理”,應聘者只能四處尋找自己完全符合要求的崗位,企業也會更加坦然地設定各種限制。而要讓“頑疾”現身,現在我們就不能將希望完全寄托在高校身上,還應在啟發學生和企業平等意識覺醒上,在吸引更多社會力量營造平等就業氛圍上,在加快立法步伐上下工夫。唯有如此,方能逐步根治“頑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從“生命之梯”到“掙錢大賽”
- 下一篇:破解擇校熱“堵”不如“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