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應提倡“成就感”就業
2009/12/16 5:41: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高校應提倡“成就感”就業臨近學期末,大學生應聘工作的熱情絲毫沒有降溫,但也有不少同學在求職過程中反映無業可就或有業不就的情況。作為長期從事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基層教師,筆者認為,高校在指導大學生就業過程中,應幫助畢業生轉變觀念,樹立“成就感”就業的理念,將幫助大學生找工作的應急之舉和學生長遠的職業規劃教育結合起來。
“成就感”是指一個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時,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覺。成就感理念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組成部分,它既體現個體在生命周期的價值,也是取得更好成績的精神基石。成就感的取得常常與工作成就相關,但很多大學生在求職時往往陷入這樣一個誤區:片面追求工作單位的名氣,卻忽略了個人價值和能力是否能與之匹配。“寧為鳳尾不做雞頭”的觀念其實是一種虛榮,它使相當多的大學生陷入了求職的瓶頸。
其實,雖然發達城市、大型企業的待遇和工作條件要好些,但也人才濟濟、競爭激烈,對大多數畢業生來說,它們不僅門檻較高,而且即使學生應聘成功,也面臨很大的工作壓力。而畢業生如能結合自身專業、性格、特長等因素,選擇那些具有向上發展勢頭、對自身將來發展有利的中小企業,反而更有提升空間,也會讓自己的職業生涯具有強烈的“成就感”。
前不久,筆者向所在全院482名本科畢業生發放了一份就業困難統計表,結果有57%的學生認為自己找工作有困難。而通過與學生“一對一”的談話,筆者了解到,大學生求職困難問題大多出在就業理念上,或者想扎堆大城市和大企業,或者對當前的就業嚴峻形勢估計不足,求職缺乏主動性,而將期望寄托在老師、家人甚至社會身上,導致就業盲目或茫然。因此,筆者認為,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善于運用多種思維考慮就業問題,不僅有助于他們找到滿意的工作,而且有助于其獲得職業成就感,建立職業信心。
但時下不少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仍然不自覺地受傳統思維定勢的左右,只愿“登廟堂之高”,而不愿意“處江湖之遠”,就業時喜歡扎堆往中心城市擠,小地方即使有再好的就業和創業機會也不愿意去,這就人為地限制了自己的就業出路。還有不少大學生抱著“一次就業定終身”的想法,傾向于剛畢業就能找到理想中的職業,然后就不想再有任何變動,這種貪圖安逸、保守的就業觀也不合時宜。
因此,筆者建議大學生的就業心態應該調整為“大眾化心態”,以一種更平實、樂觀的心態去積極面對就業,把關心點放在將來能否在工作中找到發展機會上,無論是對工作還是薪酬,都不過于挑剔和作出不切實際的期望,這樣才能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平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教師亞健康為何也“看齊”公務員
- 下一篇:新《辭海》折射時代變遷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