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體制改革要繼續推進
2010/1/29 16:20: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能源體制改革要繼續推進日前,國家能源委員會的成立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這個由國務院總理擔綱,幾乎囊括了所有權力部門的高規格委員會,只有站在戰略和宏觀高度以及全球化的視野,才能看清它的意義。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體積越來越龐大,中國對海外能源的需求和依賴越來越高。中國的發展是一個改變國際現行格局的過程,在世界各國還只能依靠傳統化石燃料的情況下,能源始終是影響中國最終崛起的制約因素。所以,對于能源問題,我們必須從國家可持續發展和中國崛起的角度去布局、協調和管理。
因此,國家能源委的成立,可以看作是對我國目前的能源體制的一次深化,有利于加強能源戰略決策和統籌協調。盡管從職能和定位上看,它與過去的國家能源領導小組差別不大,但由能源小組變成能源委,并不僅僅是一個名稱的簡單變換,因為前者只是一個臨時性的協調機構,雖然也由總理掛帥,可實際所起的協調作用有限;后者則由臨時機構變成正式機構,這無疑強化了其權威性,也間接加強了國家能源局的權限。
作為承擔國家能源委辦公室具體工作的部門,能源委戰略規劃和協調職能的強化,事實上也是在強化能源局的職能。如上所述,能源產業是一個涉及經濟、外交、資源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產業部門,能源管理涉及生產、需求、結構調整、技術引進和創新,以及財稅、價格、國內外等方方面面,單靠一個部門是難以處理的,需要從更高層次上加強戰略決策和統籌協調。而各個部門進入到能源委,有利于做好協調和溝通工作。
不過,在肯定國家能源委對于能源產業的布局、規劃和協調具有一定作用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它的成立,對改變我國能源管理體制的分散、無序和權力交叉狀況效果可能有限。因為從職能上看,它畢竟還只是一個協調和議事機構,沒有多少具體的管理權限。目前,我國的能源管理呈多部門分散態勢,煤、電、油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管理職能分散在10來個部門,沒有一個集中的能源主管部門,這種模式與我國的能源供應、儲備和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是不相適應的,表現為綜合協調能力不強,政策執行不力,社會性監管不夠,監管力量不足等方面。尤其是政府、企業、市場的關系還未理順,政企不分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政府的宏觀調控仍然是以行政手段為主,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調控效果不明顯。
此種管理體制造成的后果,在近年我國的煤荒、電荒、油荒、氣荒等現象以及煤電價格之爭中顯示了出來。此外,國有能源企業在行政壟斷基礎上形成的生產壟斷,社會資本很難進入能源生產領域,市場進入退出機制不健全,也影響到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和能源產業的競爭力。
上述問題短期內不會隨著國家能源委的成立而有根本改變。國家能源局長張國寶曾坦言,能源局缺乏實施行業管理的手段和資源。例如,煤炭行業管理的5個許可證,沒有一個在能源局;核電廠運行操控員考評在國家能源局,但發證在國家核安全局;能源的定價權更由國家發改委掌控。這對國家能源局確實是個尷尬。即使在國家能源委成立后,能源局與其他政府機構,甚至大型央企相比,地位也并不對等,這無疑限制了它在統籌協調能源重大問題方面的能力。
中國的能源管理體制錯綜復雜,政府如何管理能源,產權多元化如何推動,市場準入和價格機制的改革如何推進,以及能源政策體系的建立與完善,能源結構的調整和儲備體系的建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暖等,都是當前面臨的急迫問題。所以,要真正理順管理體制,建立一個與市場化趨勢相適應的監管體制,還需繼續推進能源體制的改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廣西將實施珠江禁漁期制度
- 下一篇:皇氏乳業深耕水牛市場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