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電氣行業仍存在產能過剩 結構仍需調整
2011/3/15 17:36: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電氣行業仍存在產能過剩 結構仍需調整近年以來,我國電力建設速度之快,步幅之大令世界驚嘆;三是世界經濟復蘇、外部需求轉旺,也進一步拉動我國電工電氣產品出口的恢復性增長。但是,電工電氣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隱憂。
首先,我國內需結構不夠合理,投資性需求所占比重仍比較大,一旦國家刺激性政策退出,電工電氣行業的發展就會受到較大影響,甚至出現倒退。
其次,我國電工電氣行業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而高端產品產能不足,在電工電氣行業的一些分行業中,為數不少的企業由于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往往靠加工貿易和貼牌生產維持生計,對外依存度過高。
第三,國際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我國電工電氣產品出口方面貿易摩擦不斷。目前,歐盟經濟復蘇仍是乏力,特別是受希臘主權債務危機以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債務沉重問題的困擾,可能會拖世界經濟回升的“后腿”。在這種情況下,各國很可能會通過設置貿易壁壘等方式保護本國電工電氣生產企業,這將嚴重影響到我國電工電氣行業外貿出口業務。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調查顯示,該行業已全面回暖并有多重利好因素,但產能過剩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近日提供的一份報告稱,電纜行業在低端產品中的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尤其是各地不顧交聯電纜生產能力已然嚴重過剩的實際情況,仍大量引進立塔式生產線,造成重復建設、資金浪費和產能閑置等問題。與此同時,中國電器工業行業在包括超高電壓等級線纜、特種用途線纜在內的高端產品卻產能不足,導致絕大多數產品或原材料依賴進口。
由于硅鋼片、電解銅等原材料在諸如低壓電器、電線電纜、變壓器、中小型電機等基礎電工產品的成本構成中占有很大比重電線電纜產品中原材料占全部成本的80%以上,變壓器產品中材料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也超過70%,因此原材料大幅度漲價造成了這些基礎電工產品成本的大幅提高。加上能源價格、運輸費用以及人力資源成本的上升,推動了企業成本的進一步提高。
然而,在這些基礎電工產品成本大幅攀升過程中,產品銷售價格卻難以合理提升,特別是在技術附加值較低的中低端產品市場中,壓價競銷的情況相當普遍,競爭激烈。因此,已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出現虧損,并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
造成產品低價競爭的根本原因是盲目投資、產能過剩、供大于求。一方面,由于投資門檻低,使大批企業蜂擁而入,造成企業“過多過濫”。據了解,目前僅電力變壓器的生產企業就有1000家之多,電線電纜行業的企業已超過了9800家。這些行業的生產能力大大超出市場需求,出現嚴重過剩。另一方面,由于“門檻”低,則導致一部分根本不具備生產、質量控制和檢測等必要手段的“作坊企業”得以混跡于市場中,成為假冒偽劣、粗制濫造、以次充好、以舊充新的產生源頭,并憑借壓低銷售價格等手段擾亂競爭秩序,加劇了行業內的無序競爭。
按照國家規劃,從現在起到“十二五”末,中國每年將新增7000萬~8000萬千瓦發電裝機的需求量,但僅哈爾濱電氣集團等3家發電設備生產企業的產能就達9000萬千瓦。
變壓器行業產能過剩對行業帶來的影響頗具代表性。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統計,中國變壓器的產能大致是世界需求總量的1.5倍。一些變壓器生產企業反映,部分變壓器產品最終售價只有原材料成本的80%。
在招投標市場上,國內電力行業招標時多采用最低價競標的方式,也導致了設備生產企業的降價競爭。而等國際電器工業巨頭,在投標時必會核算生產成本,如果虧損的話寧可不接標。
業內專家認為,產能過剩問題的顯現,主要是由于需求過旺,沒有約束產能。
電力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晴雨表,總體形勢較好的國民經濟為電器工業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大環境。資料顯示,2010年前三季度,中國電器工業恢復了強勁的增長勢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6萬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前三季度累計產品銷售率為97.05%,各月產銷率也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在外貿方面,中國電器工業無論是進出口額、出口交貨值還是貿易順差,多項指標自2010年下半年起全面超過國際金融危機前最好年份2008年的水平。
“十一五”前四年,中國發電設備裝機容量從2005年的5.2億千瓦迅速增長到2009年的8.7億千瓦,年均增長13.7%,電源建設對發電設備的強勁需求,帶動了發電設備產量的大幅增長。
“十二五”期間,智能電網的規劃與建設將是一個重點�?梢灶A測,其形成的市場需求依然強勁,電器工業行業發展動力十足。在前景比較樂觀的情況下,避免產能過剩問題的擴大,已顯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業內專家建議,國內應該建立產能預警、調控機制,加強產業規劃和政策引導,防止重復建設、重復引進,特別要防止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日本五大鋼廠停產 鋼價礦價冰火兩重天
- 下一篇:中國造船戰略突圍路徑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