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購令”使車企冰火兩重天;新能源汽車機遇將至?
2013/7/12 14:56:4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限購令”使車企冰火兩重天;新能源汽車機遇將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指出:“上半年GDP增速預計是7%多一點,但汽車工業產銷增速超過了10%,對國民經濟的總體平衡起到了關鍵作用。如果上述城市進一步實施限購,當地汽車銷量將減少約40萬輛,下降25%左右,約占年全國汽車銷量比重2%。,勢必對全行業產值,乃至國民經濟產生明顯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今年以來,政府大力支持中國品牌汽車,但根據中汽協公布的上半年產銷數據,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同比仍有下降。
上半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356.67萬輛,同比增長13.2%,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從上半年分月情況看,有四個月占有率低于上年同期。數據表明,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降幅與上年相比有所收窄,但形勢依然嚴峻,綜合競爭力雖有很大提升,但仍與外資品牌有一定的差距。
“作為一個汽車企業,普遍的心態肯定是不希望每個城市都限行,每個市場都有制約,但是當 胳膊擰不過大腿 的時候,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來保持這些市場份額才是最根本的。”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實施限購以來,合資品牌并沒有下降多少,而明星車型也沒有因為限購而減量,因此,打造明星產品才是核心競爭力所在。
據介紹說:“北京剛剛開始實施限購的時候我們也十分緊張,因為我們也不知道限購之后到底結果是什么。最初,我們也給北京經銷商特殊的政策。但事實上,四個月左右后,市場得出的結果是沒有什么影響,北京地區銷售不降反升。”長城汽車并沒有因為“限購”對上海、北京、貴陽地區的經銷商“減負”,但這些地區的經銷商都“做下來了,而且還很積極”。
就競爭環境而言,“我們肯定希望越開放越好”。
但是吉利則與長城汽車觀點不同,在吉利汽車相關負責人看來,“北京和廣州實現限購政策對自主品牌在一線城市的發展造成了客觀上的影響。而對于傳言天津、深圳、杭州等地存在實施限購的可能,目前還屬于傳言,無法證實。”
對汽車限購的政策旨在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治理空氣污染。對此,以新能源汽車聞名于汽車行業的比亞迪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對于天津等八大城市實施汽車限購的傳聞,如果真的實施,要看其具體怎么 限 。如果是限排,那我們的產品已經可以做到全系的渦輪增壓。”
該人士舉例說,假設政策是限購1.5升以下排量的汽車,屆時消費者想追求更高動力的產品,那就可以購買1.5T、1.8T的車型,這些車在動力上可以達到更高標準,但排量上可以做得更低。
此外,上述人士補充道,目前比亞迪的產品投放主要不在一線城市,因此現有的限購政策對比亞迪的影響不大。
廠家給經銷商最大的支持是產品本身,而不是給一些差異化的特殊政策, “就是說產品能不能賣出去是硬道理,如果產品能賣得了根本就不需要特殊政策。”
數據顯示,長城汽車上半年銷售汽車36.79萬輛,同比增漲32%,遠高于全行業同比增長12%的水平。其中SUV系增幅明顯,上半年銷18.66萬輛,同比猛增71%。分車型來看,哈弗H6表現尤為突出,上半年銷8.88萬輛,同比增漲5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