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手機統領國內市場 明年銷量或超功能手機
2013/11/4 11:30: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智能手機統領國內市場 明年銷量或超功能手機智能手機統領國內市場,明年銷量或超功能手機
隨著科技日星月異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趨向高效、簡單、方便。作為出門隨身必 備用品的手機,是人們的剛性需求,而智能手機更讓這一需求接近完美,過去許多電 子消費產品如袖珍相機、便攜式錄音機和攝像機、MP3播放器等,漸漸都被智能手 機所取而代之。據市場研究公司IHS iSuppli日前發表的報告稱,移動設 備供應鏈營收超過整個消費電子產業。而且IHS iSuppli認為這一趨勢將 會繼續。
如今,國內的手機市場正步入拐點,或于明年完成結構性轉換。根據易觀智庫發 布的數據,今年二季度國內智能手機銷量為7711萬臺,同比增幅高達101.9 %,智能手機占整體市場份額上升至85.3%。知名市場調查公司IDC日前發布 的數據顯示,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國智能手機今年的出貨量將達3.6 億部,明年這一數字則將超過4.5億部。
智能手機已占據了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如今4G開啟,為手機廠商提供了新市 場,手機廠商也在今年紛紛布局中高端市場,提前布局4G,推出4G機型。可以說 ,國產手機廠商無論從產品層面,還是對未來技術趨勢的把握上,都走在了快速擴張 的正確道路上。而另一方面,運營商等對3G市場的培育正開花結果,智能手機加速 向大眾市場普及,換機潮或真正到來,明年中國手機市場或完成智能手機對功能手機 的替代。
市場前景看好,廠商紛紛轉型分羹
今年9月份以來,手機廠商競相推出重量級產品爭奪用戶眼球。在此波手機市場 熱潮中,中國品牌的表現值得關注。據全球權威機構Canalys發布的第二季度 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數據,酷派以1080萬臺的智能手機銷量躋身全球智能手機第4 名,僅次于三星、蘋果等國際品牌。另據易觀智庫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 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前10位的廠商中,國內廠商占據了8席。
近日,美國綜合新聞網站Business-Insider旗下的研究機構“ BI Intelligence”,對中國的移動通信市場進行了深入研究,報告 顯示,中國有超過13億人口,但是手機用戶的增長速度還不夠快,智能手機用戶傾 向于更快速上網,因此3G用戶也出現增長,這也是運營商積極推廣的智能手機的原 因之一。中國手機網民已超越了PC網民,且手機上網時間也呈上升趨勢,目前中國 的移動上網用戶多達4.64億人。而在全球智能手機交付量中,中國占據了38% ,同比增速98%。
種種數據都表明,如今智能手機市場的市場“錢”景非常可觀。而國內廠商也正 抓住機遇紛紛轉型,其中就包括家電廠商海爾。在阿里巴巴、樂視、小米等IT公司 反向逆襲“客廳市場”之際,智能家居曙光乍現,在市場潛伏已久的海爾手機正吹響 新一輪反攻號角。而金立手機總裁盧偉冰近日也表示,將創立一個新的品牌,新品牌 不在金立手機旗下,它完全是獨立品牌、獨立團隊,獨立公司運作,金立只作為資金 和平臺提供方。
國內廠商轉型面臨三道坎
雖說如今是進軍智能手機的大好良機,但是國內廠商欲實現彎道超車還需邁幾道 坎。
首先是渠道拓展。國產商在3G市場高歌猛進得益于與運營商的捆綁,所謂成也 蕭何敗蕭何,定制機對價格的控制使得手機商的高銷量卻帶來了低效益。國產手機商 亟需擺脫對運營商渠道的過分依賴,加大社會渠道投入。而酷派之所以能做到世界第 四,正是和它的渠道策略有關,酷派一直以來都是采用復合型渠道策略,而社會渠道 也一直是它們整個渠道體系里面重要的一環,同時發展運營商渠道、電商渠道和社會 公開渠道,這樣才能更好地構建渠道生態圈。
其次是品牌建設。現如今國產手機,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功能手機多是以低價 拓展市場,擺脫低價代名詞的形象,加強自主創新,加大中高端市場滲透是中國制造 涅槃的必經之路。而小米的成功證明,互聯網模式和思維是手機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個 方向,在三星和蘋果的強大壓力下,國產手機廠商擁抱互聯網未嘗不是一條新路。
另外供應鏈建設也是關鍵。全球PC銷量持續下滑,導致各大芯片廠商也紛紛轉 型移動芯片市場,而這正是國內廠商和芯片商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的天賜良機。和芯片 商保持密切的關系,不僅有易于國內廠商日后滲透中高端市場,也能換來更多的利潤 空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