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度低 中國麻紡業亟待開發終端品牌產品
2014/11/17 15:20: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認知度低 中國麻紡業亟待開發終端品牌產品為加快開發創新麻紡織終端產品進度,既快又好地推進麻紡織產品向市場化、國際化、時尚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日前,“第一屆中國國際麻紡織行業營銷合作論壇會”在上海召開。為了引導中國麻紡行業創品牌,首屆“中國麻紡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在會上同時發布,浙江金元亞麻有限公司、新申集團有限公司等十家行業領軍企業榜上有名。中國擁有全球苧麻生產量和加工量的90%、亞麻加工量的70%,但卻沒有一家在全球叫得響的麻紡企業;而由于國內認知度低,麻產品目前基本出口……對中國麻行業而言,品牌建設和拓展內需市場,將是下一步發展的關鍵。
多措并舉
“麻紡織是個非常有特點的行業,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但由于國內大眾對麻產品的認知度有限,麻產品目前仍以出口為主,國內市場可開發的空間巨大。因此,麻紡行業要想取得長遠發展,擴大內需市場是關鍵,”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徐文英強調,由于麻紡織產品具有天然的優良性能,因此只要生產適銷的終端產品,加大宣傳力度,必將對廣大的國內消費者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反過來講,只有麻紡織產品的內需市場擴展順利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麻紡織行業的市場銷路問題,從而提高麻紡織行業的利潤,進而解決麻紡織行業的其他各項突出問題。”
事實上,為了擴大內需市場,延伸產業鏈,加快開發創新麻紡織終端品牌產品(面料、服裝、針織、家用、產業用等麻紡織產品),2011年中國麻紡行業協會就與歐洲亞麻大麻聯合會簽署了共同開拓國內麻紡織產品市場合作協議。同時,還確立今年為麻紡織產品時尚文化年,引導企業瞄準市場,多措并舉地推進了麻紡行業的穩步發展。現在,不僅百貨店、服裝店中麻紡產品越來越多亮相,市場對麻紡織品的認同越來越強,就連企業也越來越多走上了時尚引領的道路。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9月,全國289家規模以上麻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約385億元,同比增長10.7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約20億元,同比增長17.65%;出口創匯總額約14億美元,同比增長35.79%;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88億元,同比增長3.91%。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麻紡織行業總體經濟保持平穩發展,各項主要經濟數據均有所上升;市場銷售和訂單向好,呈現穩步提升的發展趨勢。
“此次召開首屆中國國際麻紡織行業營銷合作論壇,就是想如何做到科技創新與開拓營銷市場有機結合,做到開發新產品與開拓營銷市場有機結合,做到開發新產品與開拓營銷市場有機結合,做到建設品牌產品與開拓營銷市場有機結合,做到重用人才與開拓營銷市場有機結合,做到解決難點問題與開拓營銷市場有機結合,為行業發展找到科學發展的‘近路’。”中國麻紡協會會長許吉祥表示,只有企業科研技術瞄準麻紡織產品營銷市場行情,瞄準國內外市場和客戶訴求,大力開發麻紡織新產品,不斷延伸產業鏈,麻紡行業才能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鍛造“生存鏈”
雖然近期麻紡行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但是依然面臨整體技術裝備水平落后、原料緊缺依賴進口、內需市場拓展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如何實現麻紡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對此,許吉祥一直強調:“破解麻紡行業的一系列難題,就是要做好‘一頭一尾一基礎’,即在原料培育和種植方面下功夫,開發終端產品與擴大內需市場,并針對創新麻紡織技術和更新裝備。”
目前,我國苧麻生產量和加工量占全世界苧麻生產量、加工量的90%,亞麻加工量占全世界亞麻加工量的70%,可以說中國麻紡織產業在世界上處于重要地位。但是,我國麻紡織原料的種植卻面臨嚴重困擾,原料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中國麻紡織企業生存的大問題。“前兩年,我國麻類種植方面,育種投入少,機械化程度低,勞動強度大,出現一些毀麻、棄麻的現象。同時,麻類作物種植效益低,挫傷農民種麻的積極性,影響全國麻紡織行業的發展。因此,要積極開拓思路,采取市場引導方式調動麻農生產積極性,在擴大麻原料種植面積的同時,促進我國麻紡織產業的穩定發展。”徐文英認為,只有提高國產麻紡織原料的品質和種植面積,減少對國外麻紡織原料的進口依賴,才能擺脫麻紡織原料短缺的局面。
受行業發展的限制,麻紡織行業勞動強度非常大,用工多不說,且裝備水平大大落后于其他行業平均水平。“麻紡行業如果不提高裝備水平、不提高勞動生產率、不減少用人肯定沒有出路。”對此,徐文英建議麻紡行業一定要在麻紡織技術裝備上下功夫,聯合多方力量,采用產學研方式,進行麻紡織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改造,使麻紡織行業的用工減少,效率提高,這也是麻紡織行業能取得更大發展的基本保證。
“在今后的發展中,擴大內需市場將是解決麻紡織行業一系列問題的關鍵所在。”許吉祥透露,麻紡協會還將通過市場搭建平臺,創建麻紡織品牌產品,搞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引導企業打造強健的市場“生存鏈”。而前期召開的2014年中國(江西)國際麻紡博覽會,則是麻紡協會首次以發展麻紡產業為主題的國際性展會。為了開拓市場,麻紡人邁出了自己強有力的步伐。
時尚再出發
“千萬別碰亞麻,因為碰了,你會發現你迷上了各種亞麻制品及其生活用品,百買不厭!但是你享受的是進則天下,退則田園,淡然從容。遠離幾多繁雜、幾多倦意,感觸到的是天然、雨露、陽光、田園……”一首網上熱傳的帖子,道出了麻的舒適與魅力,也道出了無數麻紡人的自豪與堅持。也正是有了這份執著,幾代麻紡人始終堅守著,開拓著。2014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秋冬)博覽會“麻·印象”主題展示區、2015~2016新申集團·中國亞麻流行趨勢發布會暨“物·語”孫林亞麻專場,行業協會和行業內的領軍企業共同打造的各種有關麻紡的時尚推介活動,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麻、喜歡麻,時尚的麻紡如今已悄悄走進了大眾的生活里。
“當初很多人嘲笑我,一個做面料的為什么要去搞服裝流行,但我深知,如果我們不去做潮流引領,亞麻等產品再好,也不會流行開來。但幾年做下來,我們的產品暢銷海內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上了麻,這就是回報,”新申集團董事長李建峰激動地說,“新申要做的不光是引領潮流,更要創造市場,以亞麻面料為起點,激發服裝、家紡、產業用的思維,讓麻文化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我們的定位就是要做亞麻面料夢想家,幫助更多的企業孵化夢想,成就希望,一起把麻紡事業越做越大。”20多年來,憑借專業化、精細化、集約化經營理念和設計、研發、文化的高附加值,新申集團不僅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多次入圍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500強和中國麻紡織行業競爭力10強,還首開麻紡行業亞麻流行趨勢發布的先河,成為了麻紡業界第一個讓自己品牌登上南極之巔的企業。
為了鼓勵更多的企業像新申集團一樣,不斷創新思維,拓展終端產品,麻紡協會特別標注了新申集團、江西恩達等10家企業為“中國麻紡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中國的麻紡產品缺乏像歐洲、日本那樣的知名品牌。”這一來自歐洲麻紡領域專業人士的直白評價,刺激著中國麻紡業的神經,也喚醒了中國麻紡行業創品牌的意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