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利店大熱背后的商業邏輯分析
2015/1/20 8:32: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剛剛過去的一年,便利店突然間就火了起來。火得讓正處于轉型期的標超、大賣場等老大哥們羨煞不已。
筆者也是費解,巴掌大的便利店緣何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敢問,它憑什么?于是乎,筆者特地前往北京多家便利店去“偵察”一番,感觸良多。對于便利店坐擁強大生命力的表現,筆者更是以消費者的角度總結下幾點拙見。
便利性。便利店能夠很大程度上滿足消費者的個人即時需求,其中涵蓋了消費者越來越隨意、個性的消費習慣。店內商品幾乎都是日常隨時都有可能需要的,消費者只需要走幾步就能找到所需商品,方便快捷。大概不會有人需要一包紙巾或者一片面包再跑到大賣場去吧?隨著時代的變化,中國消費者對便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以解決應急性、便利性為宗旨的便利店也就更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全方位貼心服務。“您好,歡迎光臨!”服務員看到顧客前來,順手將門打開,然后一句溫馨的問候,讓消費者更加輕松舒心的購物,有的便利店還配上舒緩的音樂。消費者可購買到玉米、茶葉蛋、烤腸、蛋撻等各種即食性商品,玉米和蛋撻的銷量特別好,收銀臺處還有一個簡單的放包處,方便顧客結賬。店內有專門用來購買火車票、飛機票、收繳水電費等便民的服務項目,店鋪外擺放著一個自助快速充電站,只要投幣就可以為電動車和手機充電。如果渴了還有免費的開水,飲料也有熱飲與冷飲之分。購買便當或者需要加熱的食品,便利店的員工會使用微波爐幫顧客加熱……不得不承認,對于“便利”二字的理解如果還僅僅停留在“販賣商品”的層次,未免太膚淺。
選址靈活。筆者注意到,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個頭”都不大,面積幾乎都在80平米左右,不管是交通樞紐地段,還是商廈內部,不管是社區門口,還是校園醫院旁,只要是人流量大、能駐扎的地方,就會有便利店安身立命之處。記得有專家這樣形容過便利店:它就像螞蟻一樣,以微小的體積卻能遍布到生活的每個角落。在選址上,便利店確實要靈活很多,只要能落腳,就會深扎根。
商品創新速度快。“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或許是便利店能取勝的一大關鍵。作為便利店老大的7-11在商品差異化經營中特別明顯,有些個性化商品只有在7-11才能買到,其他地方還真找不到。還有一些商品帶有特色性標識,消費者從商品的外觀就能一眼識別出是哪一家的商品。店內商品更新較快,如不符合消費者消費習慣,立馬撤架,換另一種或者另一品牌的其他商品。
考究的裝修風格。不論到哪家便利店,整個裝修風格都讓消費者們耳目一新,特別舒服。包括LED燈燈光、壁紙、貨架、宣傳促銷海報的設計等等,不管是日式簡約風格,還是歐式特色,亦或是本地風格,都給顧客營造一種撲面而來的溫暖舒適感。
改革易調整。便利店目標人群雖沒有特定指向,但是相比較而言年輕人群居多。但是近社區型便利店就能夠很快的做出調整以適應老齡顧客群的需求,推出免費送貨上門服務。
“時勢造英雄”用在零售業一點也不為過。一批一批的消費者的時代造就了大賣場的天下,而一個一個的消費者時代勢必要催生另一種業態——便利店的快速發展以滿足正在變化的個性化消費需求。便利店之所以能火,與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有著本質的聯系,其發展跳動的脈搏更是與時代發展保持了一致。可以說,這是一個注重服務與個性所需的年代,只有最大限度的滿足消費者變化著的消費需求,順應時勢做好本質工作,才能把握便利店的未來,乃至整個零售業發展的明天。
(來源:龍商網 作者:舒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