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地圖市場格局初定:LBS的結束還是O2O的開始?
2015/3/23 11:27: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阿里巴巴集團高層宣布任命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正式擔任高德集團總裁,全面掌管高德。
一直以來地圖導航領域的市場被百度地圖、高德、騰訊地圖、搜狗地圖不斷爭搶。各方輸贏在外界看來不過是一場對更大入口的爭奪。不少聲音都在傳遞著一個信息,高德優于其他地圖軟件,地圖市場的格局已經敲定。但筆者看來,這并不一定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悉數高德總裁俞永福近幾年的言論,不難發現他總對百度充滿了“敵意”。此前UC就曾與百度在移動搜素方面一爭高下。2012年俞永福就曾質疑百度李彥宏對移動互聯網的判斷:“手機正是因為屏幕相比計算機小的特點,帶來了移動性和隨身性的優點,手機上網的應用場景就更加豐富。”
此前,李彥宏曾表示:“屏幕小是手機這個新媒介的一大瓶頸,相比PC屏幕,手機屏幕可以放置廣告的空間很少,所以商業價值低。”
此外,在百度收購了91之后俞永福表示:“91很可惜,基本被搞死了。”“百度對UC進軍移動搜索反應之激烈遠遠出乎我們意料。”
轉戰到了高德,仍“糾纏”百度,將其視為勁敵。究竟什么仇什么怨讓俞永福對百度不能善罷甘休我們不得而知,但存在于兩者之間的競爭確有其事。
百度否認傳言:和四維圖新的合作不會這么短
俞永福曾表示,今年年初,百度和四維圖新的合作即將終止,屆時地圖導航領域的格局會更加清晰。百度方面面對此消息一直默不作聲。
對此,TechWeb致電百度地圖的負責人,對方表示:“百度與四維圖新的合作不會只有這么短的時間。”百度對此消息的緘默出于“這是小事”的態度,所以不管外界對百度地圖如何評價,百度地圖只是避而不談。
與百度的低調相比,高德無論是活動還是人員調整都表現的很活躍。3月14日,阿里集團CEO陸兆禧發出一封內部信宣布,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正式擔任高德集團總裁。
而就在一個月前,來自百度李彥宏的內部信曝光了百度最新組織架構。百度將現有業務群組和事業部整合為三大事業群組:移動服務事業群組、新興業務事業群組、搜索業務群組。其中,移動云事業部和LBS事業部合并為移動服務事業群組,由副總裁李明遠、副總裁劉駿負責,劉駿轉向李明遠匯報。
外界指出,由百度技術副總裁劉駿掌管的LBS事業部成為了一個尷尬的產品。在與高德的競爭中漸漸失去優勢。
但是從LBS事業部與移動云事業部的結合及信任掌管人便可以看出,百度并非“放棄”了地圖這款產品,而是另有打算。
地圖格局:高德向左百度向右
阿里收購高德之初,對這家企業的互聯網轉型意圖明顯,在UC有所成就的俞永福成為了最佳人選。因此,本著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的高德在專業地圖導航的路上繼續前行,同時完成了向互聯網企業的成功轉型。
高德在被收購前的財報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高德軟件總營收231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3430萬美元,同比下降32%;凈虧損4600萬美元,去年同期凈利潤570萬美元,2013年第四季度為凈虧損2820萬美元,凈虧損環比擴大38%。
2014年2月,阿里全資收購高德,被收購后的高德將并入阿里新成立的UC事業群,由UC董事長俞永福接管。2014年7月,高德完成私有化,正式退市歸入阿里懷抱。
高德方面出具的數據顯示,自俞永福接管以來,高德成長有目共睹。高德地圖新增用戶速率提升了230%,每日活躍用戶數提升幅度達到36%,近期在蘋果AppStore榜單上的最高排名一度達到總榜單第二名。
百度地圖的業績相比之下顯得黯然,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2014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欲采用最為先進的高級攝影系統(APS)以提升百度地圖的用戶體驗,然而這一進程還在研發中。
但是李彥宏同時指出,“在公司進行與移動端加入LBS(地理位置服務)、在新商業計劃中融入國際消費貿易等業務結構重組后,最終形成三大類別:搜索、移動、新興產業(醫療、金融等)。通過對一些業務單元進行整合,整體運作將會更為高效。”
不難看出,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正朝著不同的方向前行。高德向著專業地圖導航繼續前行,并且近期在不斷的完善產品,不斷拓展導航產品的個性化和娛樂化。而百度更多的是希望借助LBS打開更多的商業化入口,并且不斷對接移動端產品。
深耕于專業地圖導航的高德與注重商業化的百度在地圖領域的競爭“名存實亡”。
此前,時任高德CEO的俞永福曾多次談到,“高德三年內不講商業化”,他指出,在未來三年,將是高德非常好的產品發展周期,三年內可以完全不考慮商業需求。
但三年之后的高德會怎樣?屆時與一直在LBS商業化前行了三年的百度地圖相比是否還有優勢,也引發眾多思考。
對此,艾瑞分析師王影表示,從2013年地圖市場開始走商業化的路線,發展至今我們可以看出成效并不明顯。作為工具類的產品用戶的使用頻次不高,使用目的性強,用戶場景沒有形成等都是內在原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