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貨零售業搶灘電商 50家中36家已開網絡零售業務
2015/4/28 8:34: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當下,天貓、京東、1號店等電商大鱷賺得羨煞旁人,百貨零售業亦紛紛搶灘電商,逐浪互聯網,啟動O2O模式。但豈知O2O既是一個大餡餅,也是一個大陷阱。這場“百貨零當下,天貓、京東、1號店等電商大鱷賺得羨煞旁人,百貨零售業亦紛紛搶灘電商,逐浪互聯網,啟動O2O模式。但豈知O2O既是一個大餡餅,也是一個大陷阱。這場“百貨零售業與電商的約會”,到底是蜜月還是危機?
從目前百貨零售業涉足電商的現狀來看,雙方將如何磨合,渡過危險期,變成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一起平穩“過日子”呢?
現狀
百貨零售業搶灘電商
50家百貨企業中36家已開網絡零售業務
近幾年,百貨零售業試水電商早已是老生常談。然而,本月初上線的大潤發網上商城飛牛網云南站,仍然給了同行業不小的震蕩。上線后,訂單量直線翻番,會員遍布各地州,勢頭之迅猛一時讓同行業轉不過彎來:這年頭百貨零售業操刀O2O,賠錢賺吆喝的多,飛牛網云南站這是要逆市而上?其實,巨鱷大潤發涉足電商在百貨零售業并非孤案,其他百貨零售同樣在布局O2O大營銷模式。
華潤萬家近期宣布了將在渠道建設上由原來單一的實體零售店轉向實體店和電子商務雙渠道;家樂福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唐嘉年近期宣布啟動家樂福入華20年來最大調整策略,其中也提出將在近兩個月開始電商業務,模式采取自建官網,以門店為基礎做O2O電商;王府井百貨是最早一批開始嘗試電子商務的老牌零售企業,從2007年便開始涉足網上商城,彼時以北京雙安商場、廣州王府井、長沙王府井作為試點開通電商業務。直到今年,已經是王府井百貨涉足電商的第9年;百盛操刀的“百盛網(中國)”早在2012年上線,聚集了眾多中高端品牌線上獨家授權……
百貨零售業紛紛搶灘電商,其狂熱從一份數字可見一斑。在2014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百強調查公布的50家主要百貨企業中,有36家已經開展網絡零售業務,多為自建平臺。
解碼
電商商戰
有輸就有贏
雖然百貨零售企業紛紛落靴電商,但從目前經營狀況而言,電商這塊硬骨頭何其難啃,多數百貨零售企業鮮見盈利,這讓操盤者可謂痛并快樂著。
以國內最早觸網的銀泰百貨為例,2010年11月上線的銀泰網是專門做精品時尚百貨經營的大型B2C電子商務平臺。銀泰網也曾進行過多次調整改版,但銀泰網在其內部的處境頗為艱難,此后在天貓開設旗艦店,與天貓開展O2O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與銀泰網的業務形成了重合,也讓銀泰網變得更加尷尬。自銀泰網創始人廖斌2013年離職后,銀泰網銳氣全無,很少被業內提及。
一場戰役,有輸家,自然就有贏家。從目前電商零售業這場戰役來看,大潤發的飛牛網算是一個大贏家。去年初,大潤發集團董事長黃明端親自出任自營電商網站飛牛網CEO,這讓它在上線伊始就飽受關注。大潤發官南店店總劉邦義介紹:“飛牛網未來兩個月將實現全國上線。”他分析,背靠大潤發,共享大潤發超市的線下供應鏈資源,所售商品能等同實體店賣場標準,敢于喊出全場無一假貨。加上對商品和供應商的充分了解,是飛牛網敢于在上線一年內即拓展至全國的主要競爭利器。
大潤發官南店客服經理李遠娜透露,4月初飛牛網云南站上線以來,不僅昆明的訂單翻倍增長,景洪市、大理、昭通等地州的訂單也在快速增長中,截至到本周四,飛牛網在滇訂單量日均值已逼近部分在滇扎根多年的同行電商,交易額增速是同行業2倍以上。
另一匹黑馬,則是萬達推出的萬匯網,該網已經上線兩年。據了解,萬匯網定位于為用戶提供最新的廣場活動、商家資訊、商品導購、優惠折扣、禮品兌換等全方位資訊與服務。不過與傳統的淘寶等電子商務網站不同,萬匯網并不提供實物在線購買服務,目前只是單純地為線下商鋪導流。
對于此運營模式,云南微霸商學院院長賈未分析:“萬達對O2O理念運用得更透徹,在萬匯網可以領代金券和積分,線上有非常強的引導,最終把消費者引流到實體店,徹底打通了線上線下。”
業內觀點
百貨零售業做電商要差異化經營
通過電商來提升服務
對于百貨零售業出現的自建電商平臺熱潮,業內既有看空也有看好,到底是遲了還是更具后發優勢呢?專家認為,雖然難以判斷是否贏得最終的勝利,但絕對是有益的嘗試。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電商格局已定,現在京東、天貓等大電商產品布局已經大而全,后來者難免同質化,而且電商流量太貴了,不燒錢是做不大的,實體店商得有相當實力才扛得住。而如果無過人之處,燒錢也是白燒。
而云南微霸商學院院長賈未并不這樣認為,他分析:“幾年前大家一窩蜂去做電商,都很盲目,但是現在做電商,操盤者的方向感強很多,結合自己的特點,進行差異化經營。”賈未同時認為,大潤發的飛牛網,在配送體系、采購體系上均具有優勢。
昆明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胡曉玲則提醒:“大型連鎖超市和百貨賣場運營電商的模式又大不相同,大型連鎖超市旨在服務自家品牌,直接進行網上銷售,所以在網上必須有過硬的優惠力度;百貨賣場的盈利點仍然是場內店家,所以應該通過電商來提升服務,通過折扣等網上介紹,最終讓消費者到實體店消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