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網絡專車"罰款或近千萬 司機考慮轉行
2015/8/6 8:33: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央廣網北京8月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期媒體稱北京對于“網絡專車”的罰款總額或近千萬,同時不少專車司機稱收入變少考慮轉行。自去年來,專車、快央廣網北京8月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期媒體稱北京對于“網絡專車”的罰款總額或近千萬,同時不少專車司機稱收入變少考慮轉行。
自去年來,專車、快車、順風車等打車軟件先后登陸全國多個城市,并展開激烈的“燒錢大戰”,試圖通過補貼等方式搶奪市場,事實上,打車平臺用補貼吸引司機開專車的做法如同“溫水煮青蛙”,待大批司機加入后,補貼額度便逐步下降,當司機們緩過神時,與當初的高額補貼相比,已經差了一大截,但卻又“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部分專車司機已心生退意。
除上海外,北京市交通部門近日也指出,將支持“互聯網+”與交通運輸的創新融合,促進并規范互聯網平臺依法合規運營,相關的措施正在加緊研究制定中;深圳交委相關負責人5月份也曾表示,交通部正在制定管理條例,還在等上面定調。從制度上對專車進行規范的同時,多地對于黑專車的打擊力度最近也在加強。
北京市交通部門等8部門上周共同約談了滴滴快的、Uber平臺負責人,明確指出其組織私家車、租賃車從事客運服務的行為涉嫌違法組織客運經營、逃漏稅、違規發送商業性短信息和發布廣告等。
前不久,上海執法部門開始實行專車處罰新規,每查處一輛專車非法客運,對當事人進行1萬元行政罰款和暫扣駕駛證3~6個月的處罰,同時對網絡平臺進行10萬元處罰。除此之外,還將“通報工作單位”。但也有專家指出,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出現新的業態,新生事物不能簡單取締,不能違背行業發展的趨勢。Uber等專車高峰期時可以彌補出租車營運能力的不足。不過,它們亟需得到規范,各方利益還有待平衡協調。同時不少專車司機表示,收入變少考慮轉行,“如果每月收入還是四五千的話,還不如去工廠呢,活輕松,還不用擔心違章交罰款之類的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