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十二五”期間物流業發展十大進步匯總分析
2015/10/29 8:32:5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五年過去了,中國物流業又有哪些新的進步呢?我的結論是:成績顯著,問題不少,有喜有憂。“十二五”對中國來講,是改變經濟發展方式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五年過去了,中國物流業又有哪些新的進步呢?我的結論是:成績顯著,問題不少,有喜有憂。
“十二五”對中國來講,是改變經濟發展方式與深化改革攻堅的五年,進入“新常態”,“三期壘加”,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價。但中國人民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取得了舉世囑目的成績。物流業也一樣,取得了十大進步。
第一、物流業明確為國民經濟基礎性、戰略性產業。2014年6月11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把物流業明確為“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其基礎性主要是指物流業對囯民經濟發展的貢獻度,2014年,物流業增加值為3.5萬億,占GDP的5.6%,占服務業的11.6%,。其戰略性,主要是指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引領度,國民經濟的發展,物流必須先行,用現代物流特別是供應鏈菅理去提升與改造傳統工業、農業、流通業。提升中國供應鏈績效指數關于到中國的囯際競爭力。習近平、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物流園區、物流企業的考察進一為物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最具潛力的物流市場。從2013年開始,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進出口囯,也是物流總量第一大國,按美囯供應鏈調研與咨詢公司統計分析,2013年中國物流市場占全球物流市場的18.6%,超過美國15.8%的水平。從物流的宏觀統計來看,2014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2134534億人民幣,物流總費用105944億人民幣,貨運總量4381089萬噸,貨運周轉量158398億噸公里。
社會物流總額是由工業物品物流總額、農產品物流品額、進口貨物物流總額、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與再生資源物流總額構成的,代表了中國物流市場的總需求。
物流總費用是中國物流市場的總規模,按國際慣例是由運輸費用、管理費用與保管費用構成。在2014年的10.59萬億的市場中,運輸市場是大頭,占52.9%。以海運來講,旡論港口貨物吞吐量還是集裝箱吞吐量都占世界第一,在全球最大集裝箱港前十位中,中國占了七位,即上海、深圳、香港、寧波-舟山、青島、廣卅和天津。
第三、中國物流業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現代物流要求整合社會資源,實行多功能一體化運作,而要這樣做的前題條件,是物流資源市場化,只要有需要,所有的企業,特別是物流企業都可以在市場上通過等價交換,取得這些資源的使用權,從而實現用最合理的路線、合理的運載工具、最合理的時間、最安全的措施滿足用戶的要求。所以,《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提出,中國物流業必須走“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發展道路”,充分發揮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打破部門間和地區間的分割和封鎖,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進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和資源的市場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