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建部下鄉摸底去庫存 加大對農民買房支持度
2016/2/2 8:39: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無論是1月2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是27日的中央一號文件,通過推進新型城鎮化釋放內需去庫存的思路正逐漸清晰起來。“今年1月,住建部派出了多個調研組到山東、陜西針對當前國內經濟的下行壓力,決策層再次釋放政策信號。
無論是1月2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是27日的中央一號文件,通過推進新型城鎮化釋放內需去庫存的思路正逐漸清晰起來。
“今年1月,住建部派出了多個調研組到山東、陜西、福建等地,全部由司長擔任調研組組長,調研的主要內容就是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確保中央制定政策有的放矢。”住建部的一位官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今年去庫存政策手段將主要在三四線城市實施,從這一角度來說,新型城鎮化建設被賦予了更加重要的政策角色。
“農村土改已在推進”
“從住建部目前摸底的情況來看,調研組去的地方主要是三四線城市及城鎮,如山東的威海、滕州,陜西的眉縣,福建的南安等,主要是目前城鎮化建設相對較好的地方總結經驗。”上述住建部官員指出,住建部此次調研將在全國“兩會”前形成材料向中央匯報。
“從目前來看,若要消化現有的大量庫存,必須要啟動一個新的購房群體。由農民工轉化的‘新市民’則是此前很少觸碰的群體,而且目前庫存量最大的三四線城市也正是這一群體的主要置業地。”中房協名譽會長朱中一指出。
“新的人口紅利將在城鎮化過程中大量涌現,大量的‘城歸’會成為一個趨勢,而城歸人口的就業則需要第三產業來解決,要鼓勵年輕人回鄉創業、創新。”全國政協常委厲以寧在“2016中國新型城鎮化論壇”上指出。
按照中央給出的城鎮化規劃,到2030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60%到70%左右。但厲以寧認為,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會更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農民工調查報告的公開數據,2014年外出農民工購房人口占總體人口的1%。而從就業地看,目前1.7億外出農民工69.1%在地級及以下城鎮就業。
“中央提出農民工市民化與樓市去庫存掛鉤后,今年住建部將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農民在中小城市、城鎮首次購買住房的政策支持力度。例如,住建部已經開始研究擴大公積金繳存基本面,將農民工納入公積金繳存范圍,方便農民貸款。”上述住建部官員指出。
同時,據一位接近國土部的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已在推進中,預計2016年會出臺相關政策。
“目前政策的方向主要是對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進行政策引導與傾斜,同時在產業配套上仍需完善,這才能令其放心購房。”上述接近國土部的人士表示。
“要將農民工變成購房群體,仍然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在不同行政級別的城市存在巨大的落差,導致人口向行政級別高的城市流動。因此,要吸引農民工在小城鎮購房,還要加快制定向小城市傾斜的投資政策,引導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