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價格仍在尋底 國家加快臨儲玉米泄庫步伐
2016/2/26 9:03:2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元宵節過后,東北地區玉米市場購銷逐步活躍,但與華北產區玉米上市量增加、關內預期先行拍賣臨儲玉米不同的是,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上行居多,玉米品質間價差有進元宵節過后,東北地區玉米市場購銷逐步活躍,但與華北產區玉米上市量增加、關內預期先行拍賣臨儲玉米不同的是,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上行居多,玉米品質間價差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筆者分析認為,這符合我國對優質玉米供應“緊俏”前景的預判,當然從長期走勢來看,這也許是剛剛開始。
此外,上周有關超期儲存臨儲玉米定向銷售的消息和秋季臨儲玉米收購價格將大幅降低至1400~1500元/噸的傳聞繼續發酵,引發連盤玉米期價大幅下跌。
節后賣糧小高峰同步施壓
隨著元宵節過去,國內玉米市場陸續恢復正常貿易。其中,華北產區出現節后賣糧小高峰,加之此前農戶賣糧進度多在五成左右,節后又傳來臨儲超期玉米低價出庫消息,后期臨儲玉米拍賣也將酌情啟動,加劇市場利空氛圍。
以山東深加工企業為主的掛牌價格普遍回落,批量華北玉米延續節前逆流東北港口的局面。截至目前,山東濰坊玉米深加工企業14.5%水分三等玉米進廠價1730~1790元/噸,個別企業下調10~20元/噸;河北石家莊進廠價1710元/噸左右,基本穩定;河南鶴壁地區進廠價1720元/噸,下調10元/噸。春節后,山東玉米價格累計下跌40~90元/噸。
東北產區玉米市場購銷逐步活躍,臨儲的絕對主力吸納作用,對東北產區后期糧源供給偏緊提供可能,其價格大多上行。截至目前,黑龍江肇東深加工企業15%水分三等玉米進廠價1740元/噸,與上周末基本持平;吉林長春1880~1960元/噸,個別企業上調20元/噸;遼寧沈陽進廠價1920元/噸,基本持平。
另據了解,除玉米價格較高導致東北加工企業成本上升外,市場糧源問題也將成為未來兩個月東北地區加工企業面臨的難題。東北4省區農戶售糧進度已經很快,整體收購量接近八成。目前臨儲仍在大量收購,深加工企業可能持續面臨糧源偏緊的局面,部分企業開工率可能會受到影響。
今年臨儲玉米收購再創天量
截至2月20日,我國臨儲玉米收購再創天量,達到8382萬噸,超過去年創紀錄的8328萬噸。其中,黑龍江臨儲玉米累計收購量3755.4萬噸,吉林2407.3萬噸,遼寧697.9萬噸,內蒙古1521.4萬噸。
考慮到目前東北僅吉林農戶尚有近五成左右余糧,而臨儲玉米收購時優先收購品質尚佳的玉米,未來東北優質玉米供應恐存缺口。雖然今年華北玉米豐產,且多地品質尚佳可用作中大豬料,但華北玉米毒素水平不穩定、節前水分遲遲難以下降,使得其繼續成為后續優質玉米供應基地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國家加快臨儲玉米泄庫步伐
春節后,我國有關部門加快了臨儲玉米泄庫的步伐,首批超期儲存的玉米有望在2月底3月初供應市場,后期臨儲玉米拍賣將進一步推進,有望極大緩解臨儲玉米收購的“后遺癥”。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國臨儲玉米出庫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品質差、性價比低,即便后期臨儲玉米低價出庫,其中的優質玉米能有幾成值得密切關注。
生豬養殖或迎來罕見大牛市
自2015年5月開始,我國生豬養殖開啟了盈利周期,目前平均盈利可達到500~600元/頭,偏高盈利700~800元/頭。截至1月份,我國能繁母豬已經連續29個月下降。市場分析認為,我國生豬養殖將迎來罕見大牛市,保持盈利狀態至明年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在盈利狀態下,多數飼料和養殖企業傾向于使用品質更優的玉米,進而提高后者的溢價水平。而通常情況下,我國一等和三等玉米之間價差就已達到80元/噸,在特殊情況下,這一價差會進一步擴大。
綜合分析,當前我國玉米市場最引人關注的依舊是臨儲玉米泄庫問題,以及新年度臨儲玉米收購價格能否在春播前公布,一旦上述政策落地,短期市場底部將現,屆時用戶批量建倉優質玉米的時機也將到來,現在要做的還是耐心等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6年中國劍麻行業發展分析
- 下一篇:玉米市場“失靈” 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