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供給側改革會議:房地產去庫存至少有十大亮點
2016/3/2 8:44: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月29日召開的廣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會議上,記者注意到,在去庫存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全省商品房庫存規模逐步減少。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房庫存規模比20152月29日召開的廣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會議上,記者注意到,在去庫存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全省商品房庫存規模逐步減少。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房庫存規模比2015年底的1.6億平方米減少約12.5%,即在全部消化2016—2018年供應溢出約630萬平方米商品房的基礎上,力爭再化解2000萬平方米的商品房庫存。各城市負責化解1000萬平方米商品房庫存,其中2016年化解250萬平方米,2017年化解350萬平方米,2018年化解400萬平方米。
行動計劃把根據各地商品房庫存規模和房地產市場實際,將全省城市分為四種類型,實行“一類一策”去庫存政策。一類城市為庫存規模大、需求旺盛的城市,包括佛山、惠州、中山、清遠等4個城市。二類城市為庫存規模較大、需求較旺盛城市,包括江門、肇慶、東莞、韶關、汕頭、茂名、湛江等7個城市。三類城市為庫存規模小、需求平穩的城市,包括河源、梅州、陽江、云浮、潮州、揭陽、汕尾等7個城市。四類城市為住房限購的廣州、深圳市以及庫存規模小、需求旺盛的珠海市,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行動計劃,落實國家和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與目標任務。到2018年,各地級以上市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基本控制在16個月以內,非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明顯縮短。
記者梳理了一下,房地產去庫存至少有十大亮點。
【亮點1】廣州限購有可能在部分區域松綁
在具體的“重點任務與政策措施”中,明確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
其中,對商品住房項目停止實施“90平方米以下套型住房占全部套型70%以上”的要求。切實貫徹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調整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相關政策;有條件的城市可放開香港、澳門居民購房限制。
最值得關注的是,行動計劃提出:廣州市應及時調整執行住房限購政策的行政區域范圍。對此,業內人士從字里行間分析認為,這預示著廣州的限購政策有可能撕開一道口子,一直以來放開限購呼聲最高的南沙,或許有機會率先獲得“解放”。
【亮點2】搭建“農民安家貸”助農民進城買房
行動計劃提出,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履行同等義務。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要積極配合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搭建“農民安家貸”等信貸平臺,大力支持農民購房。
【亮點3】通過貨幣化安置4萬戶棚戶區居民
在具體的“重點任務與政策措施”中,明確要加大棚改安置和住房保障貨幣化力度,打通商品房與保障房通道。
2016—2018年全省計劃完成棚戶區改造16萬戶,其中通過貨幣化安置4萬戶左右。各地要加快制訂實施意見,采取提高貨幣化安置獎勵標準、協助群眾購買安置住房等措施,引導棚戶區改造居民優先選擇貨幣化安置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實施貨幣化安置的棚戶區居民給予房屋評估價格10%—20%的獎勵。商品住房庫存規模較大、去庫存周期較長的城市,按照原則上不低于50%的比例確定本地區棚改貨幣化安置目標。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超過16個月的城市,原則上不再新建公共租賃住房,主要通過發放補貼或購買、租賃商品房籌集房源等方式提供住房保障。
【亮點4】引導鼓勵國企購商品房以公租房形式出租
通過政策性銀行中長期政策性貸款支持、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資本金注入、保障房資產注入等措施,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收購或長期租賃庫存商品房,以公共租賃住房形式出租,成為大型公共租賃住房供應企業,為去庫存、滿足外來務工人員及新就業大學畢業生等群體住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賃市場提供新渠道。構建多層次、全口徑城鎮住房保障體系,主要采取公租房貨幣化方式,逐步將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擴大到外來務工人員等非戶籍常住人口;按照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將住房保障逐漸覆蓋到符合條件的各類人群。采取加大銀行信貸資金支持、財政資金補貼、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措施,鼓勵房地產中介企業、物業服務企業等發展成為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形成“薄利多租”的住房商業模式。鼓勵各地購買或租賃商品房用作鄉鎮學校教師、衛生院醫護人員中住房困難群體的周轉宿舍。鼓勵高校、科研機構通過發放住房補貼或購買、租賃商品房方式,解決引進人才住房問題。
【亮點5】研究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證券化
行動計劃明確要加大居民購房金融、稅收支持力度,降低居民購房成本。
認真落實國家有關個人住房金融、稅收等各項優惠政策。經廣東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確定的地區,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降低為20%。落實國家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積極推動外來務工人員、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存住房公積金,通過優化服務提高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開展住房公積金繳存省內異地互認,推動城市間住房公積金調劑使用。研究開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證券化業務和“公轉商”、“商轉公”試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