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亮出樓市底牌:停止“70/90”政策(附各市去庫存任務表)
2016/3/2 8:44: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月2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2016—2018年)》及《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行動計劃(2016—2018年)》、《2月2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2016—2018年)》及《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行動計劃(2016—2018年)》、《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庫存行動計劃(2016—2018年)》、《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杠桿行動計劃(2016—2018年)》、《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計劃(2016—2018年)》、《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行動計劃(2016—2018年)》。
重點一:深圳去庫存指標為0
對于這份表格,文件解釋說:根據各地商品房庫存規模和房地產市場實際,將全省城市分為四種類型,實行“一類一策”去庫存政策。
一類城市為庫存規模大、需求旺盛的城市,包括佛山、惠州、中山、清遠等4個城市。
二類城市為庫存規模較大、需求較旺盛城市,包括江門、肇慶、東莞、韶關、汕頭、茂名、湛江等7個城市。
三類城市為庫存規模小、需求平穩的城市,包括河源、梅州、陽江、云浮、潮州、揭陽、汕尾等7個城市。
四類城市為住房限購的廣州、深圳市以及庫存規模小、需求旺盛的珠海市。
各地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行動計劃,落實國家和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與目標任務。到2018年,各地級以上市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基本控制在16個月以內,非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明顯縮短。
從表格可以看出,按照人均計算商品房庫存量最小的是深圳。深圳實際生活人口跟廣州都是接近2000萬人,但廣州庫存量是深圳的3倍。廣東21個地市只有深圳、珠海沒有去庫存任務。
庫存總量最大的城市依次是佛山、惠州、中山、清遠。這些城市里還有巨大的非商品房去庫存任務。在近期廣東落實國家降首付政策市,只給了佛山、中山、珠海和江門,可見在廣東省眼中惠州、清遠的市場有風險。
重點二:廣州隨時可能放松限購
最近兩年來,廣州跟北上深房價差距越來越大,因此坊間一再傳出“廣州即將取消限購”的消息。在此次出臺的文件里明確提出:“廣州市應及時調整執行住房限購政策的行政區域范圍”。
重點三:停止90/70政策
對商品住房項目停止實施“90平方米以下套型住房占全部套型70%以上”的要求。
重點四:去庫存
省政府計劃,在今起三年內,全省商品房庫存規模比2015年底的1.6億平方米減少約12.5%,三年內消化2630萬平方米的商品房,各地市的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控制在16個月以內。
根據各地商品房庫存規模和房地產市場實際,全省城市分為四種類型,實行“一類一策”去庫存政策。
重點五:3月底前各市出臺新政
各地市可重點從加大住房保障貨幣化、培育住房租賃、取消過時限制性措施、降低住房貸款首付、落實國家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調整房屋套型結構等多方面著手,并于3月底前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重點六:可向港澳居民放開限購
文件指出,有條件的城市可放開香港、澳門居民購房限制。有條件的市可為港澳居民提供與本地居民同等的購房待遇。
重點七:商業貸款首付最低兩成
經廣東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確定的地區,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降低為20%。落實國家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
重點八:深莞惠一體化加速
加快推進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建設,加強各城市軌道交通的互聯互通。完善城市外圍地區交通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重點加快推進廣州與清遠、佛山,深圳與惠州、東莞的軌道交通網絡銜接和建設,為支持跨地區購房、滿足住房外溢需求提供便利條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