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員熱議兒童藥品短缺:需立法激勵并舉
2016/3/10 8:57:3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兒童用藥難題再次成為兩會的焦點。在過去的數十年中,中國兒童藥品市場一直承受著來自研發、市場兩個方面的制約,發展速度十分緩慢。演變至今,兒童誤服藥物、服藥超量、兒童用藥難題再次成為兩會的焦點。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中國兒童藥品市場一直承受著來自研發、市場兩個方面的制約,發展速度十分緩慢。演變至今,兒童誤服藥物、服藥超量、藥物短缺等問題屢被提及。與此相矛盾的,是二孩政策落地、兒童人口占比將逐年攀升的現狀。
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施耀忠告訴記者,破解我國兒童用藥難、規范兒童用藥已經迫在眉睫。要想打破兒童用藥難的窘局,要通過立法的方式加強對兒童藥品研發生產、使用的監管,更需要通過知識產權保護、加快藥品審批、設立財政基金等方式激勵藥企研發、生產。
兒童藥缺口大
依據WHO的定義,兒童年齡定義泛指18歲以下任何人,中國的定義為14歲以內。數據顯示,我國現有0-14歲兒童2.26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6.5%。全面放開二孩生育后,根據國家衛計委的預測,我國每年新增的出生人口平均300萬,兒童人口占比有望進一步提高。
“在兒童用藥方面,許多種藥品都短缺,其中兒童專用劑型尤其短缺,比如防治兒童肺孢子蟲感染的復方磺胺甲惡唑注射液就很難買到。”全國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德明表示,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神經系統、腸胃功能還不健全,對藥品很敏感,服藥使用不當很可能會造成傷害。
記者拿到的兒童藥提案數據顯示,我國專門為兒童生產的藥品不足5%,90%的藥品沒有“兒童版”。我國現有的3500多種藥品中,專供兒童使用的僅有60多種,占1.7%,而我國總患病人群中患病兒童人口占比達19.3%。
另外,我國共有6000多家制藥企業,僅10多家制藥企業專門生產兒童用藥,占比僅有0.2%。而產品中涵蓋兒童藥品的制藥企業也只有30多家,占比為0.5%。
“我國兒童用藥普遍以成人藥品來代替,將成人劑量進行調整,類似于”小兒慎用或酌減“、”謹遵醫囑“等描述廣泛存在于藥品說明書中,加大了兒童用藥的風險,兒童用藥中有一半左右存在超量問題。”施耀忠說道。
兒童藥緊缺,直接導致我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高企。數據顯示,我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為12.9%,為成人的2倍,新生兒用藥不良反應率高達24.4%,為成人的4倍。7歲以下兒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占聾啞兒童總數的30%~40%,相比之下,發達國家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比例不到1%。
雖然兒童藥市場廣闊,但對于藥企而言,研發生產兒童藥會面臨周期長、成本高、利潤薄、研發生產要求高的難題。施耀忠告訴記者,藥品從研發到上市所需的平均時間不盡相同,普通新藥需要10至12年時間,而兒科新藥則需要14至16年。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保華則表示,兒童用藥生產的特點為小批量、多批次、工藝相對復雜,導致兒童藥在生產設備、質量控制、技術投入等方面的投入并不比成人藥少,甚至有的方面投入更高。但由于目前兒童藥的定價原則是以藥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多少為基準,而兒童藥有效成分含量遠低于成人藥,相應售價就要低于成人藥,使得兒童藥在定價上不具備明顯優勢,企業無法得到補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