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網絡安全市場現狀分析及行業發展趨勢
2016/5/4 10:34:1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沒有任何一種技術像互聯網這樣,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行為、觀念,甚至思想。互聯網的發展,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技術范疇,對現實空間的影響涵蓋了經濟、文化、科技、服務等方方面面。互聯網用15年時間,將傳統媒體轉變為網絡新媒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沒有任何一種技術像互聯網這樣,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行為、觀念,甚至思想。互聯網的發展,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技術范疇,對現實空間的影響涵蓋了經濟、文化、科技、服務等方方面面。互聯網用15年時間,將傳統媒體轉變為網絡新媒體;10年時間,將商務貿易變為電子商務;現在,傳統金融行業在其影響下,也正衍生出新型的互聯網理財產品。 趨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現實空間因網絡變得越便捷高效,網絡技術發展和其滲透現實的速度就會越快,人類社會已經毫無懸念的進入網絡空間時代。由此可見,網絡安全的高速發展是時代變化的必然結果。
一、中國網絡安全市場現狀分析
1、近年來,信息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依據普華永道的調查報告,2014年,受訪的內地和香港大中型企業在過去一年內因信息安全事件平均每家損失達240萬美元,同比增加33%。市場對信息安全的需求直線上升,推動信息安全產業規模高速增長。2014年,信息安全軟件產業收入達746.9億元,同比增長53.45%,產業規模較2010年增長了4.5倍。
2010-2014信息安全產業規模(單位:萬元)
2、2019年我國信息安全市場總體規模有望達到48.22億美元,2014到2019年的復合增長率可達16.6%。隨著產業規模高速擴張,目前我國信息安全產品種類基本實現全覆蓋,包括數據傳輸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應用安全、計算機安全、安全管理中心及云安全等產品。信息安全企業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防火墻、防病毒、入侵檢測和漏洞掃描等傳統安全產品已經具備替代能力。從安全芯片、網絡與邊界安全產品到安全服務的信息安全產業鏈也不斷趨于完善。
2010-2014信息安全產業結構分布(單位:%)
近年來,網絡安全方面的技術發展越來越接近國際水平,但是整個產業的發展仍然落后于主流國家,這種現象主要因為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結構發展極度不平衡。需求端的企業,總是更傾向于購買實體產品,如防火墻、防病毒軟件等,市場對服務類的網絡安全服務類產品的需求低迷,導致網絡安全企業不愿過多對安全服務類產品進行投資研發。然而,基礎安全類產品只能進行被動防御,信息技術未來發展趨勢是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這需要網絡安全以平臺化為主,從數據中發現入侵痕跡,對攻擊行為進行預判、攔截。
二、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的轉變
我國正從網絡第三世界向第二世界過渡,即從網絡殖民國家向網絡主權國家轉變。截至2015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6.88億,占全球網民人數的21.5%,互聯網普及率50.3%。目前我國只能定位為網絡大國,而非網絡強國。評判一個國家是否為網絡強國,網民數量確實是基礎,但是科技發展狀況、產業創新程度、網絡安全保障等方面是更為重要的衡量因素。
“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實施大數據和網絡強國戰略,我們認為,政策加碼、網絡安全法的出臺以及進口替代的加速,信息安全市場正面臨爆發式增長機遇。據統計,目前我國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投入占整個IT比重僅為2%左右,遠低于歐美國家10%左右的水平,潛在發展空間將達千億級別。
2005-2015年我國網民規模和互聯網普及率
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之所以落后美國近20年的發展進程,最主要的并非技術性差異,而是在產業發展規劃和戰略上的頂層設計缺失。“棱鏡門”事件前,我國一直沒有形成國家性的網絡安全戰略規劃,安全事務長期分散在工信部、安全部、公安部等不為之中。但事實上,隨著信息化進程加速,網絡安全的重要程度已經媲美現實空間的安全。我們認為,建立網絡空間安全同建設現實空間安全一樣,需要依賴政策和法規,確立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發展地位,指導產業發展方向;通過普及用戶安全意識,擴大產業受眾群體,促進產業發展創新;借力軍事信息化需求的提高以及戰略支援部隊的成立,加速產業在特殊領域的技術和應用發展,軍民融合將作為推動整個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企業在此大環境下,將通過并購,實現技術優勢互補,強化資源整合,提高在國內甚至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三、網絡安全相關法律加速出臺
“棱鏡門”事件后,我國意識到若不建立有效的網絡防御安全機制,國土安全和國家經濟利益都會受到嚴重威脅,網絡安全政策出臺不斷加速。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正式宣布成立,習近平任小組組長,小組的建立將加速國家網絡化、信息化產業升級,同時也標志著我國網絡信息安全組織架構初具雛形。2014年,“維護網絡安全”首次被寫入政府報告,意味著網絡安全上升為國家重要戰略。2015年6月,人大常委審議通過《網絡安全法(草案)》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正式出臺指日可待。
2015-2016年中國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
未來,隨著相關法律政策的建立健全,“互聯網+”戰略的推廣,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會成為構建網絡安全體系的基礎,政策方向將落實在重點行業和領域的關鍵技術、核心產品,尤其是涉及國家部門、央企、銀行、金融、交通、電力等,將逐步實現國外同類產品的可替代;通過財政扶持和稅收優惠,優化投融資環境,加大對技術研發創新、專業人才培育等的資金扶持力度,彌補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差距。
四、產業應用空間擴大
網絡的存在不能脫離“人”這個主體,人作為網絡的研發者、使用者、維護者,同時也是網絡最薄弱環節。因此,強化用戶安全意識、加強對信息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是維護網絡安全的重要途徑。我國81.64%的網民不注意定期更換密碼,75.93%的網民存在多賬戶使用同一密碼問題,其中青少年網民最為嚴重,達82.39%。
2015年全國網民密碼設置情況
80.21%的網民隨意連接公共免費WiFi,其中45.29%的網民通過免費公共WiFi瀏覽網頁并使用即時通訊。83.48%的網民存在網上支付行為的安全隱患,42.55%的網民使用公共計算機網絡支付后沒消除上網痕跡,38.96%的網民使用無密碼WiFi 進行網絡支付。
2015年公共WIFI使用情況
目前,我國從政府官員到普通群眾的信息安全意識都較為淡薄,這一方面是關鍵基礎設施國有化導致民眾參與度低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國頂層缺乏網絡安全意識的普及教育計劃。2016年3月,網信辦才提出將每年9月第三周定為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 未來,隨著國家完善網絡治理體系,加速產業升級,對專業人才需求度的提高,網絡安全教育的資金、人力等投入力度也將大大增強。面向公眾開展的普及教育;針對中小學生,實現網絡安全教育進入校園;鼓勵私營企業加強網絡安全管理,政府設立獎勵機制等。網絡安全服務的概念將不再狹義的定義為針對安全事件,而是從咨詢、設計、教育、維護等多方面發展,未來用戶群涉及各行各業,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從全球來看,每年網絡安全知識培訓市場收入將超過10億美元,年增長幅度將達13%。
四、軍事信息化加速,助推產業發展
我國汲取美國的教訓、斟酌自身國情后,于2016年2月1日,召開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成立大會。會議確定,戰區將作為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根據中央軍委賦予的指揮權責,對所有擔負戰區作戰任務的部隊實施統一指揮和控制。建立聯合作戰指揮體系,有利于各軍種平衡發展,提高軍隊的現代化水平,、進一步加大對信息化裝備的需求,提高戰支部隊作戰能力也將是未來軍隊發展的重要目標。在此大環境下,網絡安全產業將迎來重要發展時間窗口。 同時,軍民融合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發達國家信息化武器所需高新技術只有10%-20%來自軍方科研。在我國軍費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未來推進軍民融合的政策力度和速度都值得期待。在網絡技術上,我國擁有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優質民企,網絡國防必將引入眾多民營企業的技術優勢,有望成為軍民融合發展的熱點板塊。
2008-2016年中國軍費預算及同比增速(單位:億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