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電視劇制作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2016/6/15 10:44: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電視劇制作行業基本情況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電視劇 制作與發行業務屬于“R86 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大類下的“R8630 電影和影一、電視劇制作行業基本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電視劇 制作與發行業務屬于“R86 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大類下的“R8630 電影和影視節目制作”和“R8640 電影和影視節目發行”。根據中國證監會發 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電視劇制作與發行業務所屬行 業為“R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大類下的“R86 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 作業”。
我國電視劇產業從上世紀 90 年代興起,最初是由各電視臺內部團隊使用自 有資金制作。2005 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 定》,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電影電視劇制作發行行業,同時,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文化娛樂消費占比提升驅動文化娛樂消費規模快 速擴張,電視劇行業由此進入高速發展期。2009 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關 于認真做好廣播電視制播分離改革的意見》,明確“制播分離應從實際出發,采 取多種形式”的制播分離改革的方式。由此,越來越多的民營資本參與到電視劇 制作的市場中來。國家政策對民營資本逐步放開、對文化產業不斷進行改革,推動了我國電視劇產業的發展和市場化進程。根據速途研究院的相關統計及預測, 我國電視劇市場總規模由 2010 年的 62 億元增至 2014 年的 130 億元
二、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近年來,國內針對電視劇行業監管的主要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如下:
序號法律、法規及政策名稱制定機構生效時間1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管理規定廣電總局20042中外合作制作電視劇管理規定廣電總局20043國務院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國務院2005 年 4 月4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國務院辦公廳20094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中央宣傳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文化部 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 署、銀監會、證監會 、 保監會2010 年 3 月5著作權法全國人大常委會20106電視劇內容管理規定廣電總局2010年7月7廣播影視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意見廣電總局2010年11月8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的實施意見文化部2012年6月9關于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中共海寧市委、海寧市人民政府2013年1月10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管理辦法廣電總局2013年12月11關于進一步促進影視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海寧市人民政府辦公 室2014年2月12“一劇兩星”廣電總局2014年4月三、 電視劇制作行業現狀
電視劇制作與發行行業作為文化娛樂行業,其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和居民收 入的增長水平正相關,經濟的增長將會推動電視劇等文化產業的發展。根據國家 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2009-2012 年,我國電視劇產量總體呈快速發展趨勢;至 2012 年,我國生產完成并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部數和集數 均達到歷史最高峰,即總計 506 部、17,703 集;2013 年,電視劇部數和集數在 前幾年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出現了回調;2014 年,廣電總局出臺了“一劇兩星” 政策,即從 2015 年 1 月 1 日開始,同一部電視劇每晚黃金時段聯播的衛視綜合 頻道不得超過兩家,同一部電視劇在衛視綜合頻道每晚黃金時段播出不得超過兩 集。受該政策的影響,各電視劇制作公司對電視劇的投資、制作趨于謹慎,2014 年、2015 年生產完成并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部數呈下降趨 勢,但電視劇集數仍保持小幅增長趨勢。
2009-2015年我國生產完成并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部數和集數統計
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上述制播分離政策的實施,電視劇行業的準入門檻亦逐步降低。目前,電視劇行業內制作機構數量眾多,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持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由 2010 年的有 4,057 家增至 2014 年的 8,563 家,并呈逐年上升趨勢。持有《電視劇制作許可證(甲 種)》的機構數量則大致保持在 130 家上下,較為穩定。
2009-2015年我國持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及《電視劇制作許可證(甲種)》的機構數量統計
電視劇行業在近年來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產銷率過低、作品量 多而質優者少、投放渠道相對有限等諸多問題。因此,行業內的企業只有不斷增 強自身資金實力、全面提升制作水平、加強相關行業整合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 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電視劇制作行業發展趨勢
1、電視劇市場有望持續保持景氣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亦不斷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5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5 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 21,966 元,比上年增長 8.9% ,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 7.4%。同時,居民的文化娛樂消費占比提升驅動文化娛樂消費規模快速擴張,給電視劇等精神 文化產品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給電視劇制作和發行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2015 年電視劇節目在電視觀眾和網絡視頻用戶這兩大用戶群中均為其最為喜愛的節目類型,喜愛率分別達 71.7%、 60.4%。同時,2015 年“一劇兩星”政策落地,改變了之前“一劇四星”所帶來 的“千臺一面”局面。因此,優質電視劇成為電視臺爭奪最為激烈的內容資源。
由于電視劇受到觀眾的普遍歡迎,可為電視臺的收視率提供保證,進而為電視臺帶來更多的廣告收入。而廣告收入的持續增長,可為電視臺提供更多的資金保障,更推動了電視臺對電視劇、特別是精品電視劇的采購。因此,電視劇市場 有望繼續保持景氣,未來發展前景樂觀。
2、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為電視劇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媒體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目前,人們根據技術實現的方式將媒體分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兩大類。新媒體是一個較為寬泛的 概念,指以數字化為基礎,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網絡視頻、 IPTV、互聯網電視、手機電視等。對電視劇產業而言,新媒體有著更廣闊的播 放平臺,多樣形式、多樣內容及其多樣類型的電視劇作品通過新媒體傳播給觀眾,可提供場所更自由、選擇更方便、共享更迅暢、廣告時間更少的影像觀看途徑。
新媒體的崛起,實現了電視劇播出平臺的多元化,為電視劇特別是精品電視 劇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新的發展機遇。使電視劇市場開始了從“渠道為王”向“內容為王”的過渡,提升了電視劇制作機構的市場地位。
4、海外市場拓展空間巨大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地位的迅速提升,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逐步提高,文化和意識形態亦呈現出大量輸出的態勢,國產電視劇出口規模穩步增長,僅 2014 年就出口了 1 萬多集。《媳婦的美好時代》一度風靡 非洲,《瑯琊榜》熱播韓國,《步步驚心》、《何以笙簫默》、《陸貞傳奇》等制作優 良的不同題材電視劇也在東南亞多國取得良好口碑。但目前國產電視劇的出口量 相對于一年超過15萬集左右的總產量比例還是較低,電視劇行業至今仍處于貿易逆差狀態。
因此,電視劇出口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仍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