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稀土,換個姿勢改寫“國際定價權”
2016/8/10 10:23: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新網包頭8月9日電 (記者 李愛平)中國稀土決定換個姿勢改寫“國際定價權”正在此間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國際)論壇(下稱稀土論壇)上,與會專家提出的“互聯中新網包頭8月9日電 (記者 李愛平)中國稀土決定換個姿勢改寫“國際定價權”正在此間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國際)論壇(下稱稀土論壇)上,與會專家提出的“互聯網交易”等方略正是對這一姿勢的生動注解。
中國稀土“互聯網交易”真正發軔于2014年。這一年3月,中國首家稀土產品交易所(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宣布“開盤運營”。
兩年后的今天,該交易所不僅首次實現了與現貨市場完全聯通,還對稀土企業和銀行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提供了發售、掛牌、拍賣等7種交易模式。
除此外,該交易所還擬在香港設立稀土交易所,并在英國倫敦、德國法蘭克福、美國紐約分別設立稀土境外跨境交易中心,與全球稀土產業主體合作,共同實現全球稀土的定價交易。
9日,該稀土交易所常務副總經理劉泳在稀土論壇上表示,中國稀土正在步入“互聯網交易時代”,這是改寫稀土“國際定價權”的重要一環。
劉泳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提問時稱,稀土交易平臺可根據稀土價格走勢,從供需側發掘一些新的需求,這對于改變稀土產業現狀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利用互聯網交易平臺還可開辟境外市場,目前中國稀土的境外客戶特別多。”劉泳稱,稀土產品的很多領域,比如稀土永磁、材料、半導體等,國際企業都有需求。
劉泳的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南交所稀土產品交易中心負責人吳海明的認同。他在當天的論壇上說,致力于打造中國首家“稀土銀行”的南交所,將利用證券化等手段改寫稀土“國際定價權”。
據知,南交所稀土產品交易平臺正著手與國際著名商品交易所洽談籌劃稀土期貨國際版,促進中國稀土定價機制的形成,以此扭轉國內稀土資源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劣勢。
中國知名經濟專家楊苜稱,在互聯網時代下,中國稀土還需要利用“稀土價格指數”改寫中國稀土國際定價權。
楊苜說,由具有官方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獨立第三方機構編制和發布的價格指數,能更為精確地傳達市場運行信號,增強國際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搶占國際定價權和話語權。
作者:李愛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