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冷鏈裝備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6/8/10 10:31:5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冷鏈裝備按下游應用可以大致劃分為食品冷凍冷藏設備、工業制冷和石化通用。工業制冷及石化通用的主要應用對象為生物制藥、石油化工、工業、各類實驗室及其他特種領域等;食品冷凍冷藏設備主要應用包括大型食品加工及速凍、低溫食品加工和儲藏、冷庫、冷鏈物流冷鏈裝備按下游應用可以大致劃分為食品冷凍冷藏設備、工業制冷和石化通用。工業制冷及石化通用的主要應用對象為生物制藥、石油化工、工業、各類實驗室及其他特種領域等;食品冷凍冷藏設備主要應用包括大型食品加工及速凍、低溫食品加工和儲藏、冷庫、冷鏈物流和配送等等。
一、中國冷鏈裝備行業現狀分析
1、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工業機械、石化、新源等行業不景氣,連帶對制冷設備的需求明顯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石油石化工業全行業景氣水平歷年呈惡化趨勢。石油石化工業全年銷售自2001 年下降十分明顯,凈資產收益率每年下滑,2014 年僅為4.7%。整體產業經營情況不佳,銷售利潤率由2005 年的峰值20%下降到2014 年的8.3%。化工行業綜合景氣指數2015 年整體有兩個小型波動,雖然“十三五”開年,景氣數氣有略微回暖,但整體行業疲軟,對工業制冷及石化通用設備需求不高。
2001-2014年石油石化工業銷售利潤率情況
2001-2014年石油石化工業經營情況
2015-2016年化工行業綜合景氣指數
2、2010 年6 月,國家發改委發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15 年推動全社會通過改造、擴建和新建,增加冷庫庫容1000 萬噸。爭取全社會新增冷藏運輸車4 萬輛,大幅度提升冷鏈物流企業的冷鏈運輸能力。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運輸率分別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
國家農業部和財政部在2012 和2013 年連續發布《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實施指導意見》,對農村冷藏庫設施予以補貼,以改善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條件,減少產后損失,增加有效供給。
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自2013 年6 月1 日起,全國范圍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用電、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冷庫用電價格實現與工業用電同價。這項政策實施后,全國農產品生產流通企業電費支出將明顯下降,預計每年減少5 億元。
2016 年1 月19 號《交通運輸物流信息互聯共享標準》(2015),相比于2014 年的標準,新標準覆蓋了冷鏈運輸業務的覆蓋,也間接反映出冷鏈運輸已經是我國道路運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業部《2016 年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補助設施目錄及技術方案的通知》,在目錄內的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備都可以得到相應的價格補助。目錄包括貯藏窖、通風庫、簡易冷藏庫、組裝式冷藏庫(新增200 噸-500 噸規格16-35 萬補貼)、熱風烘房(新增電熱、熱泵加熱式/控溫1-5 萬)。
2016 中央一號文持續聚焦冷鏈物流。2016 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完善跨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開展冷鏈標準化示范,實施特色農產品產區預冷工程。2016 年7 月20 日的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物流深度融合,推動物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國家強制性冷鏈標準正在制定中,最快或年底頒布。國務院及農業部等相關部門近兩年不停地出臺利好冷鏈物流的政策,把冷鏈物流放到了新的戰略位置,對食品冷凍冷藏設備制造商提供了極大的政策利好。
3、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城鎮化水平已經到了新的高度。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得城鎮居民消費占全國居民消費支出的比例不斷提高,2014 年該比例已經達到77%,城鎮居民已然成為消費的主力軍。
城鎮居民在食品支出的消費更高,增速更快。城鎮居民在食品支出的絕對水平遠高于農村居民的食品支出,2011 年城鎮居民的食品支出為3.75 萬億,農村居民的食品支出為1.4 億。同時城鎮居民的食品的支出增速卻明顯高于農村居民,并呈現出擴大的趨勢,2011 年城鎮居民農村的食品的支出增速為18.4%,居民為14.2%,該增速差額為4.4%。我國居民家庭對易腐食品的消費占比超過30%,易腐食品的產量逐年增長,2000-2014年復合增速為4.75%。按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統計,我國2014 年易腐食品產量總額達237億噸,同比增長4%。2015 年豬肉54.87 億噸、牛肉7 億噸、羊肉4.4 億噸、牛奶37.55億噸、禽蛋29.99 億噸,不計入奶類制品、海水產品、淡水產品易腐食品已達133.82億噸。
城鎮居民占居民消費支出構成(%)
2000-2015年中國城鎮居民食品支出及農村居民食品支出
2000-2015年我國易腐食品年產量(萬噸)及平均增速(%)
我國主要食品冷藏流通率、運輸率遠遠低于歐美國家,流通損腐率高。盡管近年來我國主要食品冷藏流通率及冷藏運輸率有明顯的提高,但整體水平仍遠遠低于歐美國家。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協會統計,2015 年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22%、34%、41%,冷藏運輸率分別為35%、57%、69%,而歐美國家基本都達到95%的水平。同時,由于行業規模尚未形成,標準及技術水平不一致,主要食品的流通損腐率較高,果蔬、肉類、水產品損腐率分別為25%、12%、15%,而歐美國家基本只保持在5%的損腐率。這表明,我國除了在絕對覆蓋面上的落后,技術及標準化水平也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協會數據統計,冷鏈市場規模2012-2014 年復合增速為21%。據不完全統計,2015 年全國冷藏車增長1.4 萬輛,同比增長42%;冷藏車保有量突破9 萬輛,達為99663 臺,同比增長18.4%;全國冷庫新增390 萬噸,同比增長28%;冷庫總保有量達到3710 萬噸,同比增長11.76%。根據公司調研所知,2013-2014年為冷鏈物流需求的小高峰,2014 年固定投資增加、產能擴張(部分廠家新建冷庫只是為了通過制造投資項目獲得相關的優惠政策,并不是實際需求,建成的冷庫沒有正式運營),2015 年將剩余產能基本消耗,2016 年冷鏈物流將開始增量增長。
2015 年我國食品冷藏流通率與歐美國家比較
我國與歐美流通損腐率比較
2012-2014年冷鏈市場規模(萬噸)及增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