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廣東省綠色建筑行業投資潛力分析
2016/9/9 10:43: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綠色建筑市場發展規模分析 廣東省2013年提出,從2014年開始實行,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資新建的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到“十二五”期末,全省累計建成綠色建筑4000萬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底,綠色1.綠色建筑市場發展規模分析
廣東省2013年提出,從2014年開始實行,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資新建的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到“十二五”期末,全省累計建成綠色建筑4000萬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底,綠色建筑占全省新建建筑比重力爭達到30%以上,建筑建造和使用過程的能源資源消耗水平接近或達到同期發達國家水平。
2008-2016年廣東省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數量走勢圖
資料來源:住建部
2.綠色建筑市場有效需求分析
廣東地處“夏熱冬暖”氣候區,這是廣東省基本的氣候特點,這里夏天時間長達半年且基本無冬。因此,我認為建筑要以防熱為主,應重點重視自然通風、遮陽、隔熱,而無須考慮冬季的保溫。廣東省的建筑長時間需要空調,那么,節能應該以空調節能為主,利用自然通風,減少對空調的使用。
同時,這里也是海洋性氣候,臺風多發、氣候變化快,且高溫多雨、潮濕、四季常綠,為此,建筑規劃可適當滿足日照,盡量滿足自然采光。建筑需要防潮,室內新風需要除濕,材料也需要防霉。此外,建筑設計要注意充分利用雨水,嚴格雨污分流,要注意自然濕地、人工濕地的應用,水系、生態的保護等。
廣東省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星級結構
資料來源:住建部
廣東省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建筑類型結構
資料來源:住建部
3.綠色建筑市場供給動力分析
綠色建筑可以節能、節地、節水、節材,而節地、節水、節材也間接實現了節能,目前,全社會都已普遍了解綠色建筑的重要作用,國家綠色建筑行動計劃已經明確,相關獎勵政策已經出臺。在這種形勢下,行動起來,扎實推進就成了關鍵。我國現行綠色建筑評價管理體系基本建立,這種從中央到地方的組織機構形式,可應對全國綠色建筑快速發展時期綠色建筑評價數量的急劇增加、評價專業隊伍的快速建設的局面,并為保持發展步調的基本一致打下了基礎。
4.綠色建筑市場發展前景分析
為了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近年來,國家及省、市政府和相關部門也多次發文進行安排和部署。未來綠色建筑將成為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
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生態文明建設要貫徹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理念,通過多措并舉、多管齊下,使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讓人民群眾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到2015年年底,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要達到25%,自2014年以來,全市新建政府投資或國有資金占主導地位的辦公樓、學校、醫院、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體育館等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商場、賓館、飯店、寫字樓、車站、機場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部按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
5.綠色建筑市場投資潛力分析
2014年1月1日起,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資新建的公共建筑以及廣州、深圳市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2017年1月1日起,全省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部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廣東省對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等予以專項資金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額最高200萬元。
在支持推廣綠色建筑及建設綠色建筑示范項目上,廣東省將對獲得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并已竣工驗收的項目進行第三方測評,對有重大示范意義的項目按建筑面積給予補助。其中,二星級每平方米補助25元,單位項目最高不超過150萬元;三星級每平方米補助45元,單位項目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在建立升級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項目上,補助原則為公共機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按投資額不超過50%。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