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農藥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6/9/19 10:29: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農藥指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農藥品種眾多,我國常年生產 260多個原藥品種, 3,000 多農藥指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農藥品種眾多,我國常年生產 260多個原藥品種, 3,000 多個制劑品種5。根據農藥用途的不同,通常把農藥劃分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殺鼠劑等五類。我國是農業大國,更是種植業大國,糧、棉、油、糖、果、菜、茶等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居世界前列。與此同時,我國也是生態條件復雜的農作物病蟲害多發國。我國農作物有害生物(病、蟲、草、鼠)達 1,700 多種,可造成嚴重危害的有 100 多種, 2014 年我國各地區病蟲草鼠害發生面積達到 476905千公頃次,其中病蟲害發生面積達到 348415 千公頃次6。農作物病蟲害頻繁、大規模發生對農業安全生產造成了不利影響。施用農藥是一種快速、高效、簡便的病蟲害防治手段, 2014 年我國對病蟲草鼠害防治面積達到 577220 千公頃次,挽回了糧食損失高達 1 億多噸,挽回了棉花損失近 150 萬噸,挽回了油料損失 360 多萬噸7。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干旱、嚴寒等極端天氣增多,病蟲害呈多發、頻發、重發趨勢,國外重大危險性有害生物入侵也呈現出數量劇增、頻率加快之勢。農藥尤其高效低毒農藥的施用對防治有害生物,應對爆發性病蟲災害,保障農業增產豐收,確保糧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5年登記產品3,294個,與上年基本持平。2015年登記殺蟲劑954個,占比28.96%,同比減少4.0%;殺菌劑1,000個,占比30.36%,同比增加了1.7%;除草劑933個,占比28.32%,同比增加了1.7%;衛生殺蟲劑235個;植物生長調節劑94個;其他78 個。殺菌劑增速顯著,且成為登記總數量中的首位,與2014年發生了較大變化,這與2015年吡唑醚菌酯等專利到期產品登記數量多有著直接的關系。登記結構變化與產品專利過期之間的關系值得研究和跟蹤,同時也值得警惕,知識產權、同質化等或許是未來的主要矛盾之一。
2015年按劑型統計:懸浮劑767個,原藥403個,可濕性粉劑359個,水分散粒劑270個,水劑245個,乳油180個,水乳劑159 個,可分散油懸浮劑126個,微乳劑122個,懸浮種衣劑122個,顆粒劑91個,電熱蚊香液46個,懸乳劑40個,可溶粉劑35個,可溶粒劑35個,其 他294個(見圖1)。從劑型角度分析,乳油從2014年的第4位變為第5位,排名前兩位的依然是懸浮劑和水分散粒劑。
按毒性統計:低毒2,524個,微毒464個,中等毒184個,低毒(原藥高毒)76個,中等毒(原藥高毒)36個,其他10個。
2015年新增農藥制劑統計表
從以上登記情況分析,2015年登記產品數量總體和2014年基本持平。登記劑型中,懸浮劑(SC)、水分散粒劑(WG)依然是登記及研發的主要方 向,這與2000年以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制劑水性化,制劑顆粒化,有效成分控制釋放,使用更加簡單和方便,劑型的多樣化和功能化,已經是目前農藥劑型發 展的現狀,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目前國內對SC、WG的研發已經放在了重點與常態化位置,但這些研究大多數是集中在“點”上的研究,也就是具體問題如配方篩選等上的研究,今后將要更加注重點面結合,系統調研和考慮劑型開發與應用實踐相結合,才能做到精細化和系統化。
2015年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行業運行最困難的一段時期。去年以來,包括糧食在內的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價格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比如石油價格下降約50%、天然氣價格下降約40%、煤炭價格下降約35%、鐵礦石價格下降約60%。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2015年食品價格指數平均值為164.1,比2014年下跌近19%,這也是全球糧食價格連續第4年下跌,同時創下7年最大跌幅。農藥行業受到下游和競爭行業價格下跌的影響,行業低位運行,農藥產品價格也遭遇多年來的低價。
行業未來的發展將受到下游糧食作物價格的影響。據報道,當前糧食價格問題主要由供應充足所導致,而就目前國家糧食的產量和消費情況來看,短時間供大于求的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全球谷物面臨供應寬松以及需求溫和的問題,2015年全球谷物總供應量將達到29.31億噸,較2014年平均供給水平增速約為3.12%。庫存方面2015年全球谷物庫存均值為4.88億噸,較2014年增長5.17%,庫存增速較快。因此未來糧價會形成穩中繼續下滑走勢。
從國內市場來看,政府適時提出了2020年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計劃。隨著人口的增長,小麥、稻谷、玉米、馬鈴薯4大糧食作物仍保持供需“緊平衡”狀態,對農化產品的剛性需求不會改變,預計2016年農藥市場還將繼續保持低迷平穩態勢。
根據全國31個省級植保站初步預測統計分析,2016年全國農藥需求總量(商品量)預計為96.17萬噸,折百量為30.48萬噸,比上年減少6.18%。
2011-2015年農藥使用量
由此可見,農藥行業未來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在國家提出改革供給側之時,行業需要不斷完善營銷體系、提升產品庫的更新換代、加大服務力度,藥、肥、種子和農機一體化服務。除此之外,行業還要進行品牌的建設和維護以及擴大影響力,不斷增強與消費者的親和力,以度過未來兩三年的行業寒冬,謀求進一步的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