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合成氨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分析
2016/9/19 10:29: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6年上半年合成氨“一波三折”。雖然波折不小,終未能阻擋整體下滑走勢。價格走勢棱角分明。2015年至今合成氨地區價格走勢圖 從上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出2015年與2016年合成氨價差較大,高端與低端價差達到1030元2016年上半年合成氨“一波三折”。雖然波折不小,終未能阻擋整體下滑走勢。價格走勢棱角分明。
2015年至今合成氨地區價格走勢圖
從上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出2015年與2016年合成氨價差較大,高端與低端價差達到1030元/噸,整體呈“3落2起”的走勢運行。兩次低端價格均在2月份左右,同比2年間的價差來說,2016年2月均價較去年減少336元/噸,同比下滑16.22%。2年間的高端價格分別出現在6月以及4月,去年高端月均價比今年高410元/噸,同比減少14.8%。
然而今年上半年合成氨價格僅有一個突出的“小山頭”,2月開始,經過2個月的上漲后,4月至今價格急劇下滑。從去年整體走勢來看,并不能對今年合成氨價格有所支撐,從圖中可以看出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份,合成氨價格一路走低,沒有抬頭意向。照此種走勢來看,今年的高端價格可能就維持在4月份,據隆眾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河北液氨已成為近3年價格最低點,直至7月市場仍沒有向好趨勢,合成氨下半年走勢不容樂觀。
廠家檢修但供應不減
2014-2016年1-5月國內合成氨供應量統計圖
上圖的供應量是月產量與月進口量的總和,從走勢圖中可以感受到,一般來說年初月份供應量變化較大,自3月份開始供應逐步走穩。雖然6月份的數據尚未露面,但我們也能從歷年走勢中預測在485萬噸左右,較15年同期493萬噸下滑1.6%左右。
在整個上半年的運行過程中,雖有不少廠家進行了長期或者短期的檢修,貌似市場的整體供應量應該有所下滑,但除了部分聯產企業也在不定時的放氨外,在進口方面,2016年合成氨的進口量也成為近3年來上半年進口最多的年份。今年1-5月份,合成氨進口17.34萬噸,較去年15.65萬噸同期增長10.8%,較14年8.1萬噸大幅增長114%。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合成氨市場的整體供應量也就與往年相差無幾。
下游開工低位需求不增,表觀消費隔年再次下滑
2016年1-6月合成氨下游產品開工走勢圖
要想知道上半年化肥市場整體運行如何,看看上圖大概就能明了,尿素、磷銨以及復合肥均是合成氨下游產業,同時也是傳統化肥大宗產品。在2016年前6個月中,沒有滿負荷開工的產品,其中開工最高的當屬尿素,基本維持在75%上下浮動;其次是磷酸二銨穩定在60%左右;接下來磷酸一銨以及復合肥的開工走勢較為相像,波動頻率基本一致,均在4月開工呈現高峰,分別達到65%和58%。但就低位開工率來講,磷酸一銨1月開工最低為50%。拿復合肥來說,上半年開工大部分時間都不足一半,其中6月開工最低為38%左右。如此低的開工率如何支撐原料市場正常運行,降價銷售好像也就成了解決辦法之一。
從另一方面來看,2016年上半年的表觀消費量較去年有所下滑。從下圖中不難看出,合成氨表觀消量的增長率并不可觀,2012-2014年增長幅度一路下行,15年稍有增長,卻在2016年再次下調。這種表現也正在說明下游需求減弱,合成氨消費也逐步萎靡。
2012-2016年1-5月國內合成氨表觀消費量統計圖
下半年市場如何走,合成氨小情緒恐難收
總結上半年合成氨市場,經歷過尋底,觸底后反彈,平穩時期過渡之后也迎來了“清涼”的夏天。這個秋冬怎么過?合成氨恐怕還要繼續鬧鬧“小情緒”。一路飆漲之勢基本是沒有可能存在的,不大幅下滑也許就是各廠商期盼的最好結果了。受秋季備肥影響,小幅回暖是有這個可能性的,但受到南方暴雨洪災等惡劣自然天氣的影響,企業生產以及終端備肥時間推遲是必然的。所以在短期合成氨的業界人士恐怕還要以寬容之心接納弱行的結果,同時仍要抱有一線希望,畢竟“合成氨下半年的偉大事業”還需大家的共同努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