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我國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情況分析及2016年展望
2016/10/12 10:42: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初步統計2015年,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9.5%;十種有色金屬產量5155.8萬噸,增長6.8%;精煉銅消費量985萬噸,增長4.8%,原鋁消費量2950萬噸,增長9.3%;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年末總資產3.9萬億元,增長4.初步統計2015年,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9.5%;十種有色金屬產量5155.8萬噸,增長6.8%;精煉銅消費量985萬噸,增長4.8%,原鋁消費量2950萬噸,增長9.3%;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年末總資產3.9萬億元,增長4.3%,原鋁綜合交流電耗減少了34千瓦時/噸;銅冶煉綜合能耗減少了11.7千克標準煤/噸;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6718.8億元,下降2.8%;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1307.1億美元,下降26.2%;國內市場年均銅價下降16.8%,鋁價下降10.2%;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09.7億元,下降13.2%。
1 2015年有色金屬工業運行情況及主要特點
1.1 生產基本平穩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5年,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0.0%,增幅比上年回落1.4個百分點,但比全國的增幅高3.9個百分點。
2015年,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5155.8萬噸,同比增長6.8%,增幅比上年收窄0.6個百分點。其中,精煉銅產量796.2萬噸,增長4.2%;原鋁產量3141.0萬噸,增長8.8%;鉛產量385.9萬噸,下降5.3%;鋅產量615.4萬噸,增長4.9%。氧化鋁產量為5898.0萬噸,同比增長9.6%。六種精礦金屬含量906.6萬噸,同比下降10.5%。其中,銅精礦金屬含量167.0萬噸,下降6.3%;鉛精礦金屬含量233.9萬噸,下降13.8%;鋅精礦金屬含量474.8萬噸,下降10.5%。銅材產量(銅、鋁材產量均未扣除企業間的重復統計數,下同)為1913.7萬噸,同比增長7.1%;鋁材產量為5236.4萬噸,同比增長9.0%。12月份十種有色金屬日均產量為13.6萬噸,同比下降4.6%,環比下降7.8%。
2015年有色金屬生產主要特征,一是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總體平穩增長,分金屬品種看,銅、鋁、鋅及汞金屬產量增長,鉛、鎳、錫
銻、鎂及鈦金屬產量下降;銅、鉛、鋅等礦山產品產量下降;銅、鋁加工材產量增長,但增幅回落。二是12月十種有色金屬日均產量環比、同比同時下降。1.2 “十二五”時期銅、鋁消費穩定增長
2015年,中國精煉銅消費量達到985萬噸,比上年增長4.8%,增幅減緩2個百分點;原鋁消費量達到2950萬噸,比上年增長9.3%,增幅比減緩0.9個百分點。
2015年,中國全銅人均年消費量8.0千克/人,比上年增長4.5%,增幅減緩1個百分點;全鋁人均年消費量達到22.7千克/人,比上年增長6.1%。
1.3 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資產規模擴大
2015年末,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資產總額達到39127.3億元,同比增長4.3%;負債總額24845.4億元,同比增長4.6%;資產負債率為63.5%,比上年擴大了0.2個百分點。
1.4 單位產品節能降耗成效明顯
2015年,原鋁綜合交流電耗為13562千瓦時/噸,同比減少了34千瓦時/噸;銅冶煉綜合能耗下降到256.1千克標準煤/噸,同比減少了11.7千克標準煤/噸;鉛冶煉綜合能耗下降到400.1千克標準煤/噸,同比減少了33.4千克標準煤/噸;電解鋅冶煉綜合能耗下降到884.7千克標準煤/噸,同比減少了11.9千克標準煤/噸。
1.5固定資產投資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5年我國有色金屬項目(不包括獨立黃金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6718.8億元,同比下降2.8%。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82.2億元,下降0.4%,所占比重為17.6%;有色金屬冶煉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04.7億元,下降5.8%,所占比重為26.9%;有色金屬壓延加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32.9億元,下降2.0%,所占比重達55.6%。
2015年有色金屬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的特點,一是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礦山、冶煉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降幅繼續擴大,加工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也開始下降;二是民間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所占比重穩定在80%以上。
1.6 進出口貿易額下降
2015年,中國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含黃金首飾及零件貿易額)1307.1億美元,同比下降26.2%。其中: 進口額861.0億美元,同比下降13.9%;出口額為446.1億美元,同比下降42.2%。其中,黃金首飾及零件出口貿易額172.8億美元,同比下降63.3%。2015年,中國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不含黃金首飾及零件貿易額)1129.0億美元,同比下降12.8%。其中: 進口額855.7億美元,同比下降13.9%;出口額為273.3億美元,同比下降9.1%。貿易逆差為582.4億美元,同比下降16.0%。
1.6.1 銅精礦進口量明顯增加
2015年,中國銅產品進口額為570.8億美元,同比下降16.5%,占有色金屬產品進口額的比重為66.7%;出口額為48.6億美元,同比下降20.8%;銅產品貿易逆差522.2億美元, 同比下降16.0%。2015年,進口未鍛軋銅371.7萬噸,同比增長2.3%,增幅回落9.2個百分點。其中進口精煉銅367.8萬噸,同比增長2.5%。進口銅精礦實物量1331.9萬噸,同比增長12.7%;進口粗銅(陽極銅)53.0萬噸,同比下降9.3%;進口銅材56.4萬噸,同比下降6.7%;進口銅廢碎料實物量365.9萬噸,同比下降5.6%。出口未鍛軋銅21.2萬噸,同比下降20.4%;出口銅材46.6萬噸,同比下降8.2%。中國凈進口未鍛軋銅350.5萬噸, 同比增長4.0%。
1.6.2 進口鋁土礦及出口鋁材量增加
2015年,中國鋁產品進口額為107.7億美元,同比下降4.3%;出口額為145.2億美元,同比增長6.7%,占有色金屬出口額(不含黃金首飾及零件貿易額)的53.0%。2015年,進口未鍛軋鋁22.4萬噸,同比下降36.7%;進口鋁材47.3萬噸,同比下降5.3%;進口鋁土礦5610.1萬噸,同比增長54.6%;進口鋁廢料實物量208.7萬噸,同比下降9.5%;進口氧化鋁465.4萬噸,同比下降11.8%。出口未鍛軋鋁56.6萬噸,同比下降15.2%;出口鋁材422.4萬噸,同比增長15.1%。中國凈出口鋁材375.1噸, 同比增長18.3%。
1.6.3 進口鉛精礦增加
2015年,中國鉛產品進口額為21.4億美元,同比下降4.4%;出口額為1.5億美元,同比增長1.2%。進口未鍛軋鉛1.8萬噸,同比下降36.7%;進口鉛精礦實物量190.2萬噸,同比增長4.9%。出口未鍛軋鉛5.1萬噸,同比增長42.1%。
1.6.4 進口鋅精礦大幅度增加
2015年,中國鋅產品進口額為34.5億美元,同比增長9.8%;出口額為3.7億美元,同比下降11.9%。進口未鍛軋鋅65.2萬噸,同比下降4.2%;進口鋅精礦實物量324.5萬噸,同比增長47.6%。出口未鍛軋鋅9.7萬噸,同比下降27.2%;出口氧化鋅1.3萬噸,同比增長8.2%;出口立德粉2.0萬噸,同比下降14.5%。凈進口未鍛軋鋅55.5萬噸, 同比增長1.3%。
1.6.5 稀土產品出口量增額降
2015年,中國稀土產品進口額為3.3億美元,同比下降5.2%;出口額為16.8億美元,同比下降0.2%;進出口貿易順差為13.5億美元,同比增長1.2%。出口稀土金屬3074噸,同比增長7.6倍;出口稀土合金2379噸,同比增長105.7%;出口稀土氧化物27287噸,同比增長23.6%;出口稀土永磁體23300噸,同比增長8.1%。
2015年有色金屬進出貿易特點,一是銅、鋅精礦、鋁土礦等礦山原料進口量大幅度增加;二是精煉銅進口量增幅明顯回落,粗銅、銅材及銅廢碎料進口下降;三是鋁材出口量額均明顯增加;四是稀土產品出口呈量增額減的格局;五是黃金首飾及零件出口貿易額大幅度下降。
1.7 價格大幅下降
2015年,國內外市場有色金屬價格大幅度下跌,尤其是四季度出現斷崖式下跌,一度跌到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國內市場降幅低于國際市場降幅,國內市場銅、鋁、鉛、鋅價格的降幅分別國際市場低2.7、0.9、9.5及6.2個百分點。
1.7.1 國際市場有色金屬價格大幅度下跌
2015年末,LME三月期銅收盤價格4705美元/噸,比上年末收盤價6300美元/噸下降25.3%;三月期鋁收盤價格1507美元/噸,比上年末收盤價1853美元/噸下降18.7%;三月期鉛收盤價格1793美元/噸,比上年末收盤價1858美元/噸下降3.2%;三月期鋅收收盤價格1609美元/噸,比上年末收盤價2178美元/噸下降26.1%;三月鎳收盤價格8700美元/噸,比上年末收盤價15150美元/噸下降42.6%;三月期錫收盤價格15050美元/噸,比上年末收盤價格19400美元/噸下降25.0%。
2015年四季度, LME三月期銅平均價為4879美元/噸,環比回落7.1%,同比下降25.7%;三月期鋁平均價為1508美元/噸,環比回落6.8%,同比下降23.7%;三月期鉛平均價為1687美元/噸,環比回落2.1%,同比下降16.0%;三月期鋅平均價為1631美元/噸,環比回落11.9%,同比下降27.2%;三月期鎳平均價為9461美元/噸,環比回落10.6%,同比下降40.4%;三月期錫平均價為15020美元/噸,環比回落0.3%,同比下降24.5%。
2015年, LME三月期銅年均價為5493美元/噸,同比下降19.5%;三月期鋁年均價為1682美元/噸,同比下降11.1%;三月期鉛年均價為1795美元/噸,同比下降15.0%;三月期鋅年均價為1943美元/噸,同比下降10.2%;三月期鎳年均價為11879美元/噸,同比下降30.2%;三月期錫年均價為16032美元/噸,同比下降26.8%。
1.7.2 國內市場降幅低于國際市場降幅
2015年末,上海有色金屬交易所三月期銅收盤價格36560元/噸,比上年末收盤價45800元/噸下降20.2%;三月期鋁收盤價格10820元/噸,比上年末收盤價13060元/噸下降17.2%; 三月期鉛收盤價格13075元/噸,比上年末收盤價12420元/噸上升5.3%;三月期鋅收盤價格13440元/噸,比上年末收盤價16780元/噸下降19.9%。
2015年四季度,國內市場銅現貨平均價為37266元/噸,環比回落6.7%,同比下降21.7%;鋁現貨平均價為10599元/噸,環比回落12.1%,同比下降22.1%;鉛現貨平均價為13195元/噸,環比回落0.9%,同比下降1.5%;鋅現貨平均價為13704元/噸,環比回落9.4%,同比下降19.4%。
2015年,國內市場銅現貨年均價為40941元/噸,同比下降16.8%;鋁現貨年均價為12159元/噸,同比下降10.2%;鉛現貨年均價為13097元/噸,同比下降5.5%;鋅現貨年均價為15474元/噸,同比下降4.1%。2015年銅、鋁、鉛、鋅年均價,比金融危機后2011年的年均價格66333元/噸、16873元/噸、16643元/噸、16922元/噸,分別下跌了38.3%、27.1%、21.3%和8.6%。鋁價比二十年前(1993年-1998年六年)平均價格14860元/噸,還低18.2%。
1.8 主營業務收入零增長,實現利潤大幅度下降
1.8.1實現利潤降大幅度下降
2015年,8640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不包括獨立黃金企業,下同)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2473.1億元,同比增長0.1%,增幅比上年回落了8.9個百分點。實現利稅2732.4億元,同比下降9.5%。實現利潤總額1509.7億元, 同比下降13.2%,降幅比上年擴大12.9個百分點。主營活動利潤為1333.7億元,同比下降21.5%。
1.8.2 虧損企業戶數及虧損額增加
2015年,8640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中虧損企業為1837家, 比上年增加382家,虧損面為21.3%;虧損企業虧損額551.1億元,同比增虧40.0%。
1.8.3 利息支下降,財務費用偏高
2015年, 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營業總成本為50955.1億元,同比增長0.8%,增幅比主營業務收入增幅高0.7個百分點。其中,主營業務成本48772.8億元,同比增長0.8%,比主營業務收入增幅高0.7個百分點;財務費用為767.2億元, 同比增長7.8%(其中利息支出590.8億元,同比下降6.9%);企業管理費用986.2億元,同比下降1.9%; 企業營業費用451.9億元,同比下降2.1%。
1.8.4 企業資金周轉緩慢
2015年末,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應收賬款2901.9億元,同比增長2.7%。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19.7天,比上年慢了1.3天。企業產成品庫存貨款1791.6億元,同比增長7.4%。企業產成品庫存周轉天數為12.7天,比上年慢了1天。應收賬款及產成品庫存周轉偏慢,表明有色金屬企業回款及產成品周轉能力不強。
1.8.5 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高,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低
2015年,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92.95元,比全國平均水平85.68元高6.27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2.88%,比全國平均水平5.76%低2.88個百分點;資產利潤率為3.96%,明顯低于銀行公布的一般平均貸款利率5.64%。
2. 有色金屬工業運行狀況分析
2.1 有色金屬產業運行環境分析
從全球經濟形勢分析,2015年由于原有的支撐產業發展的因素削弱或消失,新的支撐因素尚在形成之中,有色金屬市場處于調整時期。
2.1.1有利于有色金屬產業平穩運行的環境條件
一是從國際經濟環境看,2015年一些發達國家經濟維持復蘇態勢,但全球經濟增長仍低于預期,全球區域分化格局依然存在。美國金融運行比較安全,但新興市場金融風險有所上升。二是國家陸續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效果逐步顯現。隨著國家陸續出臺的“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及國內鐵路基建、新農村建設的投資項目的逐步實施,有助于拉動有色金屬的需求。三是制約有色金屬生產的原材料、電力供應及運輸環境較為寬松,有利于有色金屬企業維持正常生產。四是產業結構有所優化。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產品及新材料生產和需求保持較快增長。五是有色金屬企業深入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有色金屬企業開始注重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企業管理水平以及預防、管控經營風險的能力也明顯提升。
2.1.2 制約產業企穩回升的因素仍未根本好轉
一是有色金屬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資金緊張雖有所緩解,但問題仍然突出。有色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短期內還難以明顯好轉。有色企業產成品存貨、應收賬款仍然偏高、資金緊張,仍在制約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平穩運行。二是國內外市場有色金屬供大于求短期內難以明顯改變。近期國家陸續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拉動有色金屬需求的效果雖有所顯現,但國內外市場有色金屬供大于求矛盾短期難以消除。三是價格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在三期疊加、產能過剩、需求疲軟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在低位震蕩的背景交織下,有色金屬價格在低位震蕩的時間可能要延續一、二年的時間。四是生產經營成本持續剛性上升。環保、融資、勞動力等成本的剛性上升,仍是當前有色金屬產業面臨的共性問題。
2.2 主要有色金屬產品產量增減分析
2.2.1 原鋁產量增幅大于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的增幅
2015年原鋁產量達到3141.0萬噸,比上年增長8.8%,增幅比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增幅高2.0個百分點。“十二五”時期原鋁年增加產量1516.9萬噸,占十種有色金屬增量比重達61.7%,所占比重比“十一五”末擴大了近10個百分點。“十二五”時期原鋁拉動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增長約8個百分點。
2.2.2 “十二五”時期礦產品仍呈增長態勢
2015年六種精礦金屬含量906.6萬噸,同比下降10.5%。但“十二五”期間,六種精礦金屬含量年均增長7.8%。
2.2.3 銅、鋁材等高附加值產品持續增長
2015年,銅材產量1913.7萬噸,比上年增長7.1%,“十二五”時期年均增長10.2%。鋁材產量5236.4萬噸,比上年增長9.0%,“十二五”時期年均增長16.9%。
2.3 有色金屬企業之間盈利水平進一步分化有色金屬企業間盈利水平進一步分化。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虧損,私營企業盈利雖有所下降,但仍是行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從礦山、冶煉、加工各生產環節看,礦山、冶煉企業實現利潤持續下降,
加工企業實現利潤仍小幅增長。分金屬品種看,鎳鈷、錫行業嚴重虧損;銅、鉛鋅、銻、鎂、鎢鉬、稀土行業實現利潤下降;鋁、銀行業實現利潤增長。其中,鋁冶煉企業仍處于虧損狀態,銀礦山企業實現利潤大幅度下降。
2.3.1 國有企業虧損,私營企業盈利
2015年,615家國有控股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131.8億元,同比下降0.5%,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的30.7%;實現利稅195.7億元,同比下降45.9%,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的7.2%;國有企業盈虧相抵后虧損74.4億元,而上年則盈利58.5億元;國有企業年末資產總額14664.5億元,同比增長1.0%,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資產額的比重為37.0%。國有控股企業中虧損企業為273家,虧損面高達44.4%;國有虧損企業虧損額363.2億元,同比增虧38.2%。
2015年,6881家規模以上私人控股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738.3億元,同比增長1.2%,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的54.8%;實現利稅2114.3億元,同比下降4.2%,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的77.4%;實現利潤1323.3億元,同比下降5.1%,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的比重為87.7%;年末資產總額18133.6億元,同比增長7.5%,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資產額的比重為46.4%。
2.3.2礦山、冶煉企業利潤下降,加工企業利潤增加
2015年,1504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獨立礦山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24.7億元,同比下降5.5%,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的6.7%;實現利稅426.4億元,同比下降21.3%,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的15.6%;實現利潤236.3億元,同比下降26.3%,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的15.6%;年末資產總額3696.5億元,同比增長4.2%,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資產額的比重為9.4%。
2015年,1986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424.6億元,同比增長0.1%,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的42.7%;實現利稅690.2億元,同比下降22.3%,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稅的25.3%;實現利潤193.0億元,同比下降47.1%,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的12.8%。冶煉企業實現利潤所占比重比占有資產的比重49.2%低36.4個百分點。冶煉企業虧損504家,比上年增加了79家,虧損面為25.4%;虧損企業虧損額361.5億元,同比增虧41.6%。
2015年,5150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加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523.8億元,同比增長0.8%,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的50.5%;實現利稅1615.8億元,同比增長1.6%,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的59.1%;實現利潤1080.4億元,同比增長2.5%,增幅比上年收窄7.2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的71.5%;年末資產總額16186.2億元,同比增長5.8%,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資產額的比重為41.4%。
2.3.3 大、中、小型企業實現利潤均出現下降
2015年,309家大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552.0億元,同比增長3.1%,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的44.9%;實現利稅865.1億元,同比下降14.2%,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的31.7%;實現利潤410.2億元,同比下降26.6%,降幅比上年擴大17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的27.2%,所占比重比資產所占比重55.6%低28.4個百分點。
2015年,1236家中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975.7億元,同比下降2.8%,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的22.8%;實現利稅808.3億元,同比下降9.7%,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的29.6%;實現利潤474.5億元,同比下降10.5%,降幅比上年擴大6.1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的31.4%,所占比重比資產所占比重22.3%高9.1個百分點。
2015年,7095家規模以上小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945.4億元,同比下降1.9%,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的32.3%;實現利稅1058.9億元,同比下降5.2%,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的38.8%;實現利潤624.9億元,同比下降4.0%,上年則增長9.4%,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的41.4%,所占比重比資產所占比重22.1%仍高19.3個百分點。
2.3.4 利潤下降的行業小類增多,增長的行業小類減少
2015年,有色金屬工業34 個行業小類中,21個行業小類利潤下降,2個行業小類盈轉虧,1個行業小類增虧;8個行業小類利潤增長,1個行業小類減虧,1個行業小類虧轉盈。主要金屬品種及行業小類盈虧情況如下:
2015年,規模以上銅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75.0億元,同比下降13.4%,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的31.4%。其中,銅采選企業實現利潤35.0億元,下降43.9%;銅冶煉企業實現利潤88.9億元,下降40.5%;銅加工企業實現利潤351.1億元,增長4.2%。
2015年,規模以上鋁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40.0億元,同比增長22.3%,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的35.8%。其中,鋁采礦企業實現利潤31.0億元,增長18.0%;鋁冶煉企業(包括氧化鋁、原鋁和再生鋁企業)虧損6.9億元,同比減虧73.0億元;鋁加工企業實現利潤515.9億元,增長5.6%。
2015年,規模以上鉛鋅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78.5億元,同比下降11.2%,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的11.8%。其中,鉛鋅采選企業實現利潤114.1億元,下降16.5%;鉛鋅冶煉企業實現利潤64.5億元,下降0.1%。
2015年,規模以上鎳鈷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虧損61.7億元。其中,鎳鈷采選企業實現利潤3.0億元,同比下降12.1%;鎳鈷冶煉企業虧損64.7億元。
2015年,規模以上錫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虧損28.1億元。其中,錫采選企業實現利潤7.5億元,同比下降21.2%;錫冶煉企業虧損35.6億元。
2015年,規模以上銻工業企業實現利潤0.9億元,同比下降77.7%。其中,銻采選企業實現利潤1.9億元,同比下降33.4%;銻冶煉企業虧損1.0億元。
2015年,規模以上鎂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2.2億元,同比下降31.9%。其中,鎂采選企業實現利潤10.4億元,下降14.4%;鎂冶煉企業實現利潤1.8億元,下降68.3%。
2015年,規模以上銀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5.2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銀采選企業實現利潤7.8億元,下降14.1%;銀冶煉企業實現利潤17.4億元,增長10.7%。
2015,規模以上鎢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4.3億元,同比下降48.1%,占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的3.6%。其中,鎢鉬采選企業實現利潤9.4億元,下降75.8%;鎢鉬冶煉企業實現利潤44.8億元,下降31.6%。
2015年,規模以上稀土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4.4億元,同比下降5.4%,占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的3.6%。其中,稀土采選企業實現利潤5.8億元,下降25.6%;稀土金屬冶煉企業實現利潤48.7億元,下降2.3%。
2.4資源保障力、市場影響力、技術引導力和文化感召力提升
2.4.1資源保障力有所提升
“十二五”時期,在資源消費持續增加的前提下,國內銅資源(包括礦山資源和再生資源,下同)保障度提高了4.6個百分點,鋁資源保障度提高了4.7個百分點,鉛資源保障度提高了1.7個百分點,鋅資源保障度提高了3.7個百分點。一方面,再生有色金屬資源已成為提升國內資源保障力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境外礦山項目的建成投產成為提升資源保障力的重要支撐。
2.4.2 市場影響力穩步推進
“十二五”時期,一方面是一批有色金屬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進入世界前列,在國際市場影響力明顯提升,中國大型銅冶煉企業與國外礦業公司談判達成的銅加工費,已成為同類企業談判的重要參考依據。另一方面有色金屬價格話語權開始體現,上海期銅已經逐步擺脫“影子市場”的從屬地位,與倫敦銅形成“互為引導,交叉影響”的態勢,共同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定價參考依據。中國稀土、鎢、錫、銻、銦等優勢稀有金屬價格話語權開始有所體現。鎢、銻、銦等品種國際市場價格跟隨中國生產者價格變動的時候增多,外商報價也開始參考或采納中國主要生產商的價格。
2.4.3 技術引導力開始顯現
“十二五”期間,有色金屬工業圍繞綠色發展、高端發展展開,骨干企業的技術裝備已經達到或領先世界先進水平。中國自主開發的氧氣底吹連續煉銅技術取得新進展,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工藝技術試驗取得成果,“雙閃”煉銅、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和無氨氮排放萃取分離稀土新工藝得到工業化應用,新型陰極結構、600KA鋁電解槽等一批節能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采用清潔環保、節能降耗的先進工藝,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的鉛鋅聯合冶煉成為發展方向,氧氣底吹-液態高鉛渣還原煉鉛工藝實現工業化生產,具有低能耗特點的“三連爐”直接煉鉛技術也得到迅速的推廣并走向海外。中國高速鐵路、大型電力裝備、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用有色金屬材料生產規模進入世界前列,產品質量接近或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基本滿足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國防科技工業等重點領域對高精尖產品的需要。
2.4.4 文化感召力已成為共識
“十二五”期間,有色金屬企業的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生態文明等企業文化成為共識,促進有色金屬企業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經濟、企業與環境、企業與居民和諧發展等,文化感召力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已逐步顯現。
3 有色金屬工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3.1 有色金屬企業面臨的問題原因分析
2015年,有色金屬企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集中在需求疲軟、價格下跌、成本上升、融資困難、負擔沉重等幾個方面。
3.1.1市場需求不足,價格持續下跌,企業經營困難
由于全球宏觀環境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下游市場需求顯著疲軟。有色金屬產品價格全線下滑,嚴重影響企業經營效益,并已經超過企業的承受能力。
3.1 .2 電價居高不下,直購電政策推行不暢
由于有色金屬工業是能源消耗大戶,用電量約占全國用電量的8%左右,對拉動電力消費具有重要作用,電價居高不下對有色企業的影響也大于其他企業為解決電解鋁行業用電問題,2009年國家就開始推行直購電試點工作,但成效不大,電力成本仍然普遍較高。
3.1.3 生產成本剛性上升,擠壓企業盈利空間
由于企業環保投入增加、社保費用計提基數提高等因素,導致企業成本費用剛性上升。同時,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熱電鍋爐的脫硫脫硝改造量大,環保設施運行成本增加。
3.1.4 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
由于價格下跌,企業現金流出現困難,短貸長投加劇,導致銀行抽貸現象比較普遍。企業與金融機構共同開展的短期融資債券、貿易融資或融資租賃等方式,由于融資利率都高于銀行貸款基準利率,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影響企業的效益。
3.1.5國企社會負擔沉重,市場活力嚴重不足
國有企業活力不足,依然是制約有色行業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老國有企業存在著人員眾多、資產負債高、低質無效資產多、成本費用高、企業辦社會等問題突出,后續發展受到影響。
3.2對策建議
有色金屬工業面對產能過剩、需求疲軟、價格下跌、成本上升、融資困難、負擔沉重等突出困難和問題。首先要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化解產能過剩的方針政策。一方面要有效禁止國內有色金屬冶煉和一般加工產品產能盲目擴張;另一方面要完善企業退出機制,促使缺乏市場競爭力的產能退出市場。其次是主動適應新常態,把握發展新機遇。著力推動創新驅動,抓住國內亟需新材料的發展機遇,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速趕超甚至引領世界創新步伐,推進有色金屬工業由中低端向高端邁進。
第三是加強兼并重組,促進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提高產業集中度。第四是加強行業自律,在市場價格低于生產成本線的情況下,企業自主采取聯合限產、減產措施。第五是積極開展國際產業合作,全面提升企業的國際化經營能力,開拓有色金屬產業國際發展空間。第五是加強技術改造,促進產業升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