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水稻行業市場規模現狀回顧及未來投資前景趨勢可行性預測
2016/10/14 11:01:1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智研咨詢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水稻行業市場分析與投資咨詢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稻米零售規模約12433億元,同比2014年的12665億元增長了1.83%,近幾年我國稻米零售規模情況如下圖所示:2010-2015年中國稻米行業中經先略數據中心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水稻行業市場分析與投資咨詢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稻米零售規模約12433億元,同比2014年的12665億元增長了1.83%,近幾年我國稻米零售規模情況如下圖所示:
2010-2015年中國稻米行業零售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數據顯示,我國2015年稻谷產量20824.5萬噸,同比增加173.8萬噸;播種面積30213.2千公頃,同比減少97千公頃,本年度產量的增加得益于單產水平的提高。
從各品種分布比例來看,2015年我國稻谷各品種種植結構基本與上年保持不變。根據統計局數據,2015年我國早秈稻產量為3369.1萬噸,占稻谷總產量的比例為16%,2012~2014年分別為16%、17%、16%;2015年我國中晚稻產量為17455.4萬噸,占總產量的比例為84%,2012~2014年分別為84%、83%、84%。
從各品種產量來看,2015年早秈稻產量3369.1萬噸,較上年減產31.9萬噸。早秈稻減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早秈稻近兩年市場需求萎縮,種植面積下降;另一方面是2015年在早秈稻生長期間遭遇持續低溫陰雨,導致減產較多。中晚稻產量17454.9萬噸,較上年增產213.9萬噸。
東北粳稻部分產區育苗期及移栽期遭遇倒春寒,灌漿成熟期又因多次降雨及大風天氣出現倒伏,江蘇、江西等中晚稻產區收獲期間持續雨雪,對產量有一定影響,但由于總體單產水平的提高,保證了中晚稻的增產。
2005-2015年中國水稻播種面積情況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2005-2015年中國水稻行業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2005-2015年中國水稻行業細分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2015年,我國稻米消費量呈下行趨勢。據預計,2015年我國稻米需求量為19128萬噸,同比減少507萬噸。由于人口增速放緩,居民飲食結構調整,肉禽蛋奶等副食消費逐漸取代了一部分主食消費數量,本年度稻谷食用消費結束了近幾年緩慢增長的態勢,小幅下行。由于飼料養殖業及宏觀經濟環境不振,玉米、小麥等谷物價格處于相對低位,導致大米的飼用和工業用量均有所減少。
2010-2015年中國稻米消費情況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目前,我國稻米生產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黑龍江、湖南等幾個省市。2015年我國稻米生產格局如下圖所示:
2015年我國稻米生產格局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2012-2015年中國稻米生產分省市格局
地區2015年1-10月(噸)2014年(噸)2013年(噸)2012年(噸)全國108,578,158.8813042.82117,688,181107,696,553北京120,546.543.0128,93336,808天津42,389.325.3239,53866,390河北87,528.008.5680,92270,995山西441-4504,474內蒙古805,340.8089.64705,858676,960遼寧5,610,265.15707.246,302,4347,894,028吉林9,640,296.361040.749,957,62710,237,141黑龍江11,132,192.941504.1516,199,32415,037,803上海98,156.0015.49129,229180,089江蘇9,139,834.76997.707,976,4006,879,961浙江673,290.0088.51582,466494,024安徽13,840,138.401725.4915,769,57314,247,000福建1,506,667.98187.001,779,3611,644,654江西6,297,695.06687.075,911,0845,266,459山東455,427.2954.31485,395373,722河南4,971,368.02600.505,450,9495,007,166湖北22,087,433.022631.6722,417,72817,082,723湖南10,305,680.401245.0611,984,51511,862,500廣東1,014,389.20128.27935,329811,169廣西2,283,272.08262.622,211,0272,068,408海南10,115.001.097,14013,431重慶1,374,046.24154.431,236,9481,099,489四川4,326,567.74615.605,317,5585,046,117貴州950,281.2286.59787,737449,041云南199,310.0019.24135,985128,561西藏----陜西790,212.6778.38532,188445,305甘肅----青海----寧夏672,592.3685.95597,115453,705新疆142,681.3319.19125,369118,429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稻谷消費途徑中食用消費仍占88%左右,其中,晚秈稻和粳稻90%以上加工成口糧。
近年來國內稻米口糧需求基本保持穩定,本年度食用消費16920萬噸,較上年度下跌380萬噸,跌幅為2%;飼料用糧隨著散養規模的縮小及玉米價格低迷,需求量由上年的1130萬噸下降至1020萬噸。
國稻谷消費結構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工業用糧由于稻谷價格相對高位也有所下降。近年來,各品種稻谷連年豐產,托市收購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因此國內供應相對寬松。 2014/2015年度產需結余在1894萬噸左右,較上年度增加873萬噸,增幅高達85%,且根據目前的供需形勢推測,2015/2016年度結余數量將繼續大幅上漲。
2015年,我國大米國際貿易繼續呈凈進口態勢。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2015年我國全年進口大米335萬噸,首次突破了300萬噸大關;2014年為255.7萬噸,同比增加80萬噸。
大米進口數量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是進口大米價格持續走低,與國產大米保持著巨大的價差優勢。據統計,2015年末,越南5%破碎率大米進口到南方港口的完稅價格為3108元/噸,相近規格廣州市場國產普通早秈米批發價3800元/噸,二者差價692元/噸。而2015年度全年進口大米與國內大米一直維持著高價差,峰值一度超過了1300元/噸左右。
2015年全年我國大米出口總量為28.5萬噸,2014年為41.9萬噸,同比減少13.37萬噸,減幅31%。出口數量明顯減少,進口增幅較大,2015年我國大米凈進口數量升至306.5萬噸,2014年為213.8萬噸。從進口構成來看,2015年我國從越南進口大米194.3萬噸,占全年進口總量的58%;從泰國進口91.3萬噸,占全年進口總量的27%;從巴基斯坦進口大33.6萬噸,占全年進口總量的10.1%。三者合計超過95%。
2005-2015年中國稻谷及大米進出口情況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2015年,在稻谷最低收購價保持高位及物價水平整體略漲的支撐下,2015年我國稻米價格總體高于2014年水平運行,但受宏觀經濟增速緩慢、市場供需寬松及低價進口米影響,漲幅十分有限。從全年價格走勢來看,大體表現為1-7月份平穩趨強運行,政策性收購及銷售主導市場;8-10月份高位震蕩回落,市場供需較為寬松;11-12月份平穩略漲,托市收購強力支撐。預計進入2016年,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撐下,國內稻米市場依然延續平穩趨升的行情走勢,但由于市場供需寬松、低價進口米大量充斥,以及全球經濟恢復緩慢的制約,全年價格波動幅度較小,稻強米弱的格局依然突出。
2015年12月底,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二等粳稻交易均價3036元/噸,比上月同期跌39元/噸,比上年同期漲42元/噸;標一東北米平均價4656元/噸,比上月同期跌18元/噸,比上年同期漲20元/噸;三等晚秈稻全國均價2677元/噸,比上月同期漲37元/噸,比上年同期跌43元/噸;標一晚秈米全國均價4127元/噸,比上月同期跌3元/噸,比上年同期跌10元/噸;三等早秈稻全國均價2639元/噸,比上月同期漲21元/噸,比上年同期漲27元/噸;標一早秈米全國均價3847元/噸,比上月同期漲6元/噸,比上年同期跌8元/噸。2015年12月中儲糧全國稻谷收購價格指數為151.98,較上月同期跌1.24%。其中早秈稻收購價格指數143.98,較上月同期跌1.38%;中晚秈稻收購價格指數143.63,較上月同期跌0.54%;粳稻收購價格指數164.88,較上月同期跌1.85%。
2015年12月末全國主要糧油市場交易規模 單位:元/噸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2、期貨
2015年國內早秈稻期貨呈現震蕩偏強的行情走勢,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具體來看,1-6月份受國家政策及市場糧源較少的支撐,早秈稻期貨價格持續穩步上漲;7-9月份,隨著新產早秈稻逐漸上市,以及大量低價進口米的沖擊,早秈稻期貨行情隨之全面走低;10-12月份,受市場有效糧源稀少及政策拍賣底價偏高的支撐,早秈稻期貨價格小幅上揚。年內鄭商所早秈稻指數1月5日最低2230元/噸,6月30日最高2756元/噸,年底報收2631元/噸(12月31日),年內上漲401元/噸。受現貨價格偏弱及底價進口米的打壓,預計短期內早秈稻期貨行情將平穩趨弱運行。
鄭商所稻谷收盤價走勢圖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3、收購進度
據統計,截至11月25日,湖北、安徽等14個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中晚秈稻1622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50萬噸;黑龍江等7個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粳稻1769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53萬噸。
4、拍賣情況
據統計,2015年國家累計向市場投放政策性臨儲稻谷10111萬噸(包括專項拍賣),實際成交533萬噸,成交率為5.27%,其中粳稻成交率略好于秈稻。分品種看,2015年國家累計向市場投放政策性臨儲早秈稻1846萬噸,成交70萬噸,成交率為3.79%;2015年國家累計向市場投放政策性臨儲中晚秈稻3892萬噸,成交188萬噸,成交率為4.83%;2015年國家累計向市場投放政策性臨儲粳稻4373萬噸,成交275萬噸,成交率6.29%。2016年,國家將繼續向市場投放大量政策性稻谷,但受需求低迷的制約,預計成交量依然保持較低水平。
5、加工利潤
12月份,受國家托市收購政策的支撐,我國稻谷價格持續高位平穩運行,而由于終端需求不旺,大米走貨不暢,價格持續低位偏弱運行,雖然油糠等副產品價格略有上漲,但企業加工利潤依然處于虧損的狀態,加工企業入市經營意愿較低,其中黑龍江省東部地區表現尤為突出,企業開機率不足10%。縱觀2015年,受稻強米弱格局的影響,大米加工企業入市經營意愿較低,加工利潤長期處于偏低或虧損邊緣,大部分企業均處于半開半停的狀態,部分中小型企業甚至長年處于停產狀態中。
2015年12月份米廠加工利潤統計表 單位:元/噸,稻谷水分15%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影響價格變化因素分析
1、政策性收購與銷售主導全年稻谷走向
2015年,我國稻谷市場政策市十分明顯,無論是政策性收購還是銷售,基本主導了全年的價格走勢。雖然2015年我國稻谷最低收購保護價與2014年持平,但依然處于高位,政策性收購展開以后,不僅提升了市場主體的收購信心,同時也奠定了市場底部價格,政策性收購期間稻谷價格基本在托市收購價左右徘徊。隨著政策性稻谷收購的結束,國家立即展開了政策性稻谷銷售的工作,而由于市場糧源較少,因此國家政策性稻谷銷售基本成為市場的主要供應糧源,其拍賣價格也基本奠定了市場的底部價格(也是最高價格)。
2、低價進口米數量龐大 嚴重沖擊國內市場
2015年我國稻米市場長期保持低迷的狀態,主要是進口米對國內市場形成了較大沖擊。一是從數量上看,據統計,1-11月我國大米累計進口量為295.4萬噸,同比增加71.8萬噸或32.11%;與此同時受國家嚴打的制約,走私大米進口數量將低于上年,但依然保持較高的水平,因此預計全年進口大米數量或將超過600萬噸,高于上年。二是從價格上看,2015年越南米到我國南方地區銷售價約1.50-1.60元/斤,較國內早秈米價格低0.3-0.4元/斤,一方面直接影響國內早秈米的消費量,同時進口米作為配米使用,較大程度拉低了大米出廠成本,對中晚秈米市場也形成了一定沖擊。由于國內市場大量沖擊低價進口米,導致我國大米需求持續低迷,無論是秈米還是粳米走貨十分艱難,消費量逐年下降,價格常年處于低位(相對稻谷)。
3、稻谷產量連年高位 市場供需進一步寬松
2015年,受比較效益較高支撐,我國農戶稻谷種植積極性較好,稻谷播種面積平穩略增。受不利天氣影響,稻谷單產有所下降,導致總產量小幅減少,但整體依然保持高位,以及進口量持續高位的支撐,2015年國內稻米供應十分充足,稻谷年度供應量預計約4230億斤;由于稻谷主要作為口糧,隨著飲食結構的調整,消費量逐年小幅下降,年度需求量預計約3867億斤;2015年度結余約363億斤,加之國家庫存保持高位,全年稻谷市場供需進一步寬松。
4、宏觀經濟增速緩慢 全年稻米價格波動幅度較小
2015年,受國家“穩中求進”的宏觀經濟工作總基調影響,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物價漲幅穩步回落,通脹壓力明顯緩解。據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我國CPI較上年同期上漲1.4%,較上年漲幅下降0.6個百分點。在此宏觀經濟背景下,2015年國內稻谷價格總體較平穩,全年波動幅度較小,且明顯低于2014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