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建材家居行業集中度及巨大發展潛力預測
2016/12/11 10:28: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受益于居民增收、城鎮化等因素根據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的統計數據,“十一五”期間我國建材家居 市場總體來說發展較為穩定,2010 至 2015 的五年中,每年全國規模以上家 居建材市場銷售額都一、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受益于居民增收、城鎮化等因素
根據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的統計數據,“十一五”期間我國建材家居 市場總體來說發展較為穩定,2010 至 2015 的五年中,每年全國規模以上家 居建材市場銷售額都超過 1 萬億元。居民對建材、裝飾、家居用品的需求不 斷增長,支撐了建材家居市場的銷售額。 我國的建材家居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的人均家裝 消費額不到美國和英國人均水平的一半。我國居民對建材家居用品的需求將 不斷增長,原因包括:(1)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2)城鎮化水平的不 斷提高(3)房地產銷售面積的快速增長,(4)婚育人口規模巨大,(5) 家庭的二次裝修和家具的消費升級。
2014年我國人均家裝消費額不到英美人均水平一半
2006-2015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2006-2015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及其增速
2006-2015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
隨著經濟持續增長,我國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2015 年我國城鎮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31195 元,是 2005 年的 2.97 倍,年復合增長率為 11.51%,2015 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 11422 元,是 2005 年的 3.51 倍,年復合增長率為 13.38%。由于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再加上我國政府 近年來著力擴大內需,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 2015 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 30.09 萬億元,是 2005 年的 4.48 倍, 年復合增長率為 16.18%。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提高了對建材家居用 品的需求。 目前我國城鎮化正處于中期發展階段,城鎮人口持續快速增長。國家統 計局國內城鎮化率由1996年的30.48%上升至2015年的 56.10%, 但仍然遠低于發達國家 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與我國相近的發展 中國家 60%的平均水平,發展空間較大。
此外,中部、西部地區的城鎮化率 分別只有 48.5%、44.8%,中西部地區發展嚴重滯后,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向縱深發展,擴大城鎮邊際范圍,三四級城市、縣級城 市以及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建設將長期處于蓬勃發展時期,對建材家居市場的 發展構成長期支撐。
2006-2015我國的城鎮化水平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銷售面積不斷增長,拉升了對建材家居市場的需求。 “十一五”期間,我國房地產累計完成投資 16.02 萬億元,年均增長 24.4%。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 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 95979 億元,同比 名義增長 1.0%,其中住宅投資 64595 億元,同比增長 0.4%,占房地產開 發投資的比重為 67.30%。2015 年西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 21709 億元,同 比增長 1.3%。2015 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 128495 萬平方米,較 2014 年 增長 6.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 6.9%,辦公樓銷售面積增長 16.2%,商 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 1.9%。2015 年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 33173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3.4%;銷售金額為 16939 億元,同比增長 5.0%。目 前政府為了抑制大城市房價過快增長,控制投資、投機性房地產需求,減弱 房地產的資產屬性而回歸至正常的居住屬性,促使大量投資、投機性存量房 或空置房轉化為居住性住房,具備居住或出租功能,成為建材家居市場需求 的新來源。 我國巨大的婚育人口規模也為建材家居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國每 年約有 2000 萬新婚人群,大量婚育住房消費將加快建材家居市場的快速發 展。當前,20 世紀 80 年代出生第一代獨生子女已進入婚育消費周期,其消 費特點以個性化、時尚化、追求環保為主,對家居設計更為關注。這批“80 后”受置業需求推動成為建材家居市場的主要消費者,將對市場的快速發展 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2010-2015我國住宅銷量增升拉動家具類銷售額
家庭的二次裝修和家具的消費升級將為行業帶來持續的發展空間。隨著 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人們更加注重提高生活質量。在追求舒適生活和 個性化消費方式驅動下,在家庭設計創意、智能化、現代化等方面提出了新 的要求,家庭的二次裝飾裝修將成為新的消費熱點。早期住房普遍存在結構 不合理、面積狹窄、功能性弱等缺點,需要通過二次裝修、置換淘汰舊家具 等方式提 升居住的舒適性,提高生活品質。按照 10 年的裝修周期或家具更 換周期,我國每年約有 3500 萬戶家庭需要重新裝修或更換家具。另外,酒 店、會展類公共建筑二次裝修頻率為 5-7 年/次,也促進了室內外工程裝修和辦公家具需求,這均為建材家居市場帶來持續的發展空間。考慮到過去 20 年來商品房總銷售面積,即使未來新房銷量下降,翻新需求也將可保證建材 家居市場的穩定發展。
二、建材家居市場控制產業鏈的核心環節,盈利能力強
中國建材家居產業鏈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作為分銷商的建 材家居市場,以及消費端。分銷商在此價值鏈中獲取了大部分經濟效益。從 上游來看,木材塑料金屬廣泛可取,原材料供應商的優勢并不明顯;家居產 品制造商數量多(超過 14000 家)、規模一般較小,受宣傳費用以及家具的 耐用品性質所限,所生產的商品并不能產生明顯的品牌效應。由于建立分銷 渠道的成本巨大,我國家居制造商的銷售很大一部分依賴于經銷商。經銷商 一方面需要聯系消費者,管理商戶,另一方面要與廠商直接對接,處于整個 產業鏈的核心地位。由于經銷商一般能夠容納各類品牌,為客戶提供一站式 的解決方案,因此渠道品牌本身比產品品牌更能吸引消費者注意。一旦經銷 商的銷售渠道建立完成,價值鏈得以連接,經銷商能夠獲得產業中大部分經 濟效益。
建材家居產業鏈
三、行業集中度較低,中小型市場是主流
從經營規模和市場影響力來看,我國的建材家居市場可分為三類:第一 類是全國性連鎖經營市場,布局全國。其優勢在于經營流程化、標準化程度 高,但同時存在資金需求量大和管理水平要求高的缺陷。典型企業有紅星美 凱龍、居然之家,百安居等。第二類是區域優勢品牌市場。這類市場通常較 早占據了有利商圈,擁有更好的硬件設施和購物環境,區域優勢明顯,在區 域內品牌影響力大,規模效應較強。典型企業有成都富美森家居、西安大明 宮、杭州新時代等。第三類是其他傳統的小型市場。此類市場數量眾多,大 多成立較早,規模較前兩類市場更小,硬件設施和購物環境更差,品牌影響 力更低。全國連鎖、區域連鎖與小型市場并存。總體來看,前兩類均為品牌 化、規范化市場,經營規模大、產品品種豐富、購物環境好、品牌突出、售 后服務好。
2014年美國家居市場份額
2014年中國家居市場份額
根據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統計,全國經營面積 3 萬平方米以上的建材 家居市場約 1000 家,規模以上建材家居市場的銷售額為 1.08 萬億元。其中 紅星美凱龍規模最大,但市場份額仍然很小,2014年度的市場份額為2.60%。 在我國,建材家居市場呈現“百花齊放”的激烈競爭格局,其形成原因大致 有二:(1)消費者在選擇賣場時通常關注購物環境、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 產品價格、賣場規模、產品品種數量,以及能否實現一站式購齊、交通是否 便利等因素。這些因素與市場所屬企業是全國性連鎖還是區域性并無關系; (2)由于建材家居零售類產品有一定的運輸半徑,其同類競爭通常集中于 同一城市或同一區域,跨城市或跨區域的競爭基本上不存在。
四、經營模式以招商制市場為主,多種業態并存
按照經營模式分類,我國的建材家居市場可分為傳統集貿市場、招商制 市場、建材家居超市、廠家直營品牌專賣店和互聯網銷售五種類型。從行業 目前發展狀況來看,招商制市場綜合性強,競爭優勢明顯,在行業內占比高。
我國建材家居市場的主要經營模式及其優缺點 經
招商制市場是將市場分割為多個商鋪,以招商方式引進商戶進場經營, 市場經營者負責市場整體的規劃與經營,并為入駐商戶提供物業管理、統一 促銷和統一售后服務等市場服務,各入駐商戶執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實 行現代化的商場管理。通常情況下,招商制市場單體規模較大,經營面積大 多在一萬至數十萬平方米不等;市場經營者采取商鋪租賃方式進行經營,在 服從市場統一管理的前提下商戶擁有自主經營權,即商戶租賃市場商鋪,商 戶自主經營,市場經營者收取市場租賃和市場服務費。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建 材家居市場均為招商制市場。 我國建材家居市場形成“招商制市場為主,多種業態并存”的格局,主 要是由于銷售渠道和產品特點兩方面因素所致。(1)在銷售渠道方面,我 國建材家居市場由一級代理商(一般為省級或大片區級)主導流通渠道,生 產廠家對其依賴性較強,一級代理商通過批發方式將產品銷售給經銷商,經 銷商再面對最終客戶如消費者和裝飾公司。除個別一級代理商自設品牌專賣 店外,絕大多數一級代理商普遍聚集于大型招商制市場。(2)在建材家居 產品的特點方面,生硬的建材家居產品和溫馨的家之間存在較大的落差,因 此建材家居產品特別需要形象展示,通過店堂的設計和產品的陳列,營造出 貼近家庭的溫馨感覺,深化消費者對產品的理解,滿足消費者對家庭的想像。 這需要在較大規模的賣場中,通過品牌專賣店來實現。招商制市場單體規模 較大,能夠建立大量的品牌專賣店進行產品展示,其展示和感受功能較強, 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建材家居超市和廠家直營品牌專賣店等其他業 態因受面積、布局、商品種類和銷售管理成本的限制,其展示和感受功能弱 于招商制大賣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