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17年中國建筑設計行業市場規模及變革分析
2016/12/16 10:28: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預計 2017 年市場規模將達 5300 億元,行業集中度低,整合重組是趨勢宏觀經濟下行,在出口和消費乏力的情況下,基建投資顯得尤為關鍵。預計“十三五”期間建筑設計行業產值復合增速在 15%左右,2017(一)預計 2017 年市場規模將達 5300 億元,行業集中度低,整合重組是趨勢
宏觀經濟下行,在出口和消費乏力的情況下,基建投資顯得尤為關鍵。預計“十三五”期間建筑設計行業產值復合增速在 15%左右,2017 年建筑設計行業產值將達 5300 億元。截至 2016 年 12 月 10 日,公司市值約 69 億,占比 1.3%,未來空間很大。2013年建筑設計企業整體經營業績良好,呈快速增長態勢,實現營業收入 3203 億元,YOY+91%,相比 2006 年的 455 億元增長了 693%,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38%。人均營業收入由 2006 年的 18.30 萬元增長至 2013 年的 70 萬元,行業整體效益穩步提升。
建筑設計企業人均營業收入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建筑設計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是一個充分開放的行業,設計單位市場份額均不高。行業內尚未出現能夠主導國內市場格局的規模化企業,2013 年全國共有建筑設計企業4,756 家,期末從業人員 44.07 萬人。2013 甲級資質建筑設計占比達 34.34%,YOY+4.35%,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一級注冊建筑師人數 2013 年超過 15000 人;二級注冊建筑師人數逐年減少。
(二)城鎮化/區域產業轉移/綠色建筑等驅動行業保持較高增速
新型城鎮化的加速推進為建筑設計行業帶來強勁利好,城鎮化進程推動住宅、醫療、學校、民用文化建筑等建設需求大幅增加。我國城鎮化率從 2006 年 44.3%提升至 2016年 56.1%,城鎮人口數量從 5.83 億人增長至 7.7 億人。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經驗表明,我國城鎮化率正處于加速階段初期,未來將有較長時間的持續增長,建筑設計行業仍將有廣闊的增長空間。
我國城鎮化率逐年提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6-2014 年,固定資產投資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22%,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保持增長態勢,有利于建筑設計行業進一步發展。建筑設計行業位于工程建設產業鏈的前端,是固定資產投資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先導工作,因而固定資產投資拉動效應尤為明顯。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區域間產業轉移推動建筑設計需求增長。我國目前已進入東部發達地區第二產業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轉移,東中西部共同快速發展的階段。隨著我國東部地區將逐漸向后工業化時期過渡,第三產業比重將繼續逐步提升,進而將推動相關商業建筑、原有工業建筑改造等建筑設計業務需求。而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相關轉移產業,工業化水平的提升將帶來工業建筑的大量設計需求。
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房地產開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建筑節能減排標準提升釋放綠色建筑及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需求。建筑工業化、綠色建筑和新材料的發展實現了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內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和保護環境,推動了粗放型生產向集約化生產的轉變。2013 年 1 月 1 日,國務院發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對具體的綠色節能標準,措施以及補貼政策做出詳細要求,標志著綠色建筑發展逐步由規劃層面走向了實際操作層面。《新版綠色建筑標準》2015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
綠色建筑國家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綠色建筑地方政府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BIM 及工業 4.0 等新技術或將推動行業變革
1、BIM 大幅提高建筑設計效率
建筑設計是應用型技術行業,以技術集成為主。BIM等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引領了設計技術手段的第二次變革,實現由用圖形轉向用模型完成工程全過程服務。BIM 以工程項目各項相關信息數據為基礎,進行模型建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BIM 集可視性、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于一身,適用整個建筑生命周期,能大幅提高建筑設計效率。
BIM 系統構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歐美相關公司 BIM 平均使用率從 2007 年的 28%增長到 2009 年的 49%,再到 2012 年的 71%,2012 年業主方的 BIM 使用率首次超過設計方。BIM 模型中的整個過程都是可視化的,項目設計、施工、監理、運營過程中的溝通、討論、決策都可在可視化的狀態下進行,使設計師、業主、施工方、運營方等對項目是否滿足需求的判斷更為準確有效。
BIM 在建筑行業中的特點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建筑工業 4.0 及住宅工業化引領行業變革
“工業 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建筑工業 4.0”作為“工業 4.0”的一部分,概念包含了傳統建筑行業人工的操作方式向建筑自動化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可視化、個性化和數字化的建筑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
工業 4.0 示意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建筑工業 4.0 的核心環節包括建筑自動化、信息化、住宅工業化等。住宅工業化是指采用工廠化、工業化流水線的方式完成大部分構成建筑的構件、部件、設備的生產,然后運至現場進行裝配集成的一種建筑方式,比如裝配式建筑。工業化生產方式能夠從生產效率、質量、安全性以及環保等方面實現建筑生產的變革。住宅工業化是住宅建造的發展趨勢,為了推動這一趨勢,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政策。
住宅工業化優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關于住宅工業化的國家地方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