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郵輪船隊運力現狀及郵輪市場規模分析
2016/12/23 10:25: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郵輪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至1837年,但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郵輪更多的是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用于商務郵件運輸及客運業務之中。1960年代之后,飛機開始被作為民用交通工具被廣泛運用,感受到巨大經營壓力的郵輪公司開始轉變發展思路,逐步將郵輪業務由以郵輪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至1837年,但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郵輪更多的是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用于商務郵件運輸及客運業務之中。1960年代之后,飛機開始被作為民用交通工具被廣泛運用,感受到巨大經營壓力的郵輪公司開始轉變發展思路,逐步將郵輪業務由以客運為目的轉為以休閑度假為主要目的進行發展。1966年美國當時的挪威加勒比公司的首艘完全以休閑度假為主要功能的“向日號”郵輪的下水成為現代郵輪業務正式開展的標志。
郵輪產業發展歷程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現代郵輪在經歷了50余年的發展后,目前已經逐步演變成為一個龐大而成熟的產業。根據世界郵輪協會(CLIA)的最新數據,郵輪產業在最近的30年內獲得了飛速的成長,2014年全球郵輪游客數達到2210萬人次,增速3.76%,而2015年達到2300萬人次,同時根據其最新發布的《2016年游輪發展趨勢報告》預測2016年全球輪接待人數將達到2400萬人次。這段歷程中郵輪行業的發展最初是受北美地區的需求推動,中期則是歐洲地區發展的促進,而目前,整個郵輪市場“東移”特征明顯,亞洲以及大洋洲的接待郵輪游客人次的增速已遠超歐美地區,2014年達到12.94%,其中亞洲市場2012年至2014年每年增長率為34%。
2009-2016年世界郵輪游客數量統計圖
資料來源:世界郵輪協會(CLIA)
郵輪產業被譽為“漂浮在海上的黃金產業”,對消費、制造及文化等產業具有巨大的拉動效應。特別是對郵輪母港地區,可以帶來大量的就業崗位并促進消費力的提升。根據CLIA的統計,每接待一位郵輪游客獲得收入是接待普通國際游客的兩倍,郵輪母港的經濟帶動效應是接待港的十倍。
郵輪母港經濟效應示意圖
未來,國際郵輪產業仍然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根據世界旅游組織統計,水上旅游收入占比不超過世界旅游總收入的10%,而其增速則是國際旅游行業整體增速的近兩倍。未來,在尚處于爆發式增長初期的亞太郵輪產業發展的帶動下,國際郵輪產業仍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一、過去十年中國郵輪產業總體規模增長迅速
從2006年至今的十年里,我國發展郵輪產業的配套設施在不斷地完善,全國范圍內郵輪港口建設投資規模加大、游客通關流程逐步簡化、郵輪服務接待標準水平不斷提升、港口郵輪產業鏈逐漸向腹地延伸、郵輪文化加速培育,可以說這十年是我國發展郵輪產業的夯實基礎、不斷探索期。在硬件方面,各種與郵輪港口相關的基礎配套設施如客運大樓、周邊商業設施等在不斷完善。在軟件方面,郵輪港口的游客服務標準在不斷地探索,郵輪游客的服務流程在逐漸優化,游客的滿意度也在不斷提升。
在郵輪航線方面,從中國港口出發的郵輪航線主要以中韓航線、海南—越南航線、大陸—臺灣航線和內地—香港航線為主,4~7天的中短期航線產品最多,其中,日韓航線占領主導地位,占了98%以上。
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郵輪旅游市場規模加速擴大,市場潛力不斷被挖掘,郵輪旅游品牌形象正在快速形成,游客對郵輪旅游的認同不斷加強。在發展的過程中,母港郵輪航次與游客量增速加快,訪問港郵輪航次與游客量下降明顯。
尤其自2014年以來,我國郵輪旅游出現井噴式發展,2014年,我國港口接待郵輪466艘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5%。全年服務郵輪游客數為172.34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43%,增長態勢十分迅猛。2015年,中國十大港口郵輪運營629艘次,出入境郵輪游客248.05萬人次,成為全球第四大郵輪旅游客源國。目前郵輪界對中國市場的期望很高,認為中國將在未來領跑全球郵輪市場,不久的將來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郵輪市場。
2006~2015我國接待的母港與訪問港郵輪艘次
二、中國郵輪港口布局基本完善
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郵輪港口已經初步形成華北區環渤海、華東區長三角、東南區海峽兩岸、華南區珠三角以及西南區西南沿海的全覆蓋的五大郵輪港口格局。各地區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和客源優勢積極挖掘郵輪旅游的發展潛力,積極探索如何利用郵輪旅游促進自身城市的經濟發展和滿足民生需求。我國沿海各港口城市經濟較為發達,客源基礎深厚,交通十分便利,旅游資源豐富,這都為我國郵輪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其中,上海是中國內地發展郵輪產業最快的地區,2003年,上海首次提出郵輪母港發展規劃,在全國起到示范作用。目前上海在郵輪港口方面已經形成了“一港兩碼頭”的國際郵輪組合母港格局。由于得天獨厚的市場優勢和區位優勢,2015年上海港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郵輪旅游樞紐和全球第八大郵輪母港。由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15年6月,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開啟二期項目建設,屆時可同時�?�4艘大型郵輪。
天津東疆郵輪港二期主體部分于2014年年初竣工,最大可停靠22萬噸級郵輪。天津港接待國際豪華郵輪數量逐年遞增,一方面與天津港自身的發展密不可分,另一方面由于天津港與北京毗鄰,是距北京最近的港口,天津港已成為北方的郵輪中心。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2006年正式建成通航,是中國第一個8萬噸級郵輪碼頭。廈門是中國內地最早接待國際郵輪的港口之一,2014年5月,廈門成為我國第四家郵輪母港。
三、郵輪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運力投入不斷加大
國際郵輪公司對中國市場發展前景看好,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在中國市場不斷投入新的豪華郵輪,2006年在中國只有1艘母港郵輪試水運營,到2015年底中國母港郵輪就達到12艘,很多郵輪公司表示在未來的發展中將不斷投入更多高級別的豪華郵輪。中國第一艘母港郵輪“愛蘭歌娜號”噸位不過2850噸,載客量984人,2016年中國母港郵輪達到18艘,投入中國市場郵輪的大型化趨勢較為明顯,其中16萬噸以上的有2艘,10萬~16萬噸的有6艘,7萬~10萬噸有6艘,7萬噸以下有4艘�;始壹永毡裙緦⑵渥钚锣]輪“海洋量子號”投入中國市場,2016年又將其量子系列“海洋贊禮號”投放中國市場,中國將有18艘母港郵輪運營,中國郵輪船隊規模大大增強。
2014~2016年中國郵輪船隊運力變化
四、我國在線郵輪旅游的發展速度迅猛
從國際郵輪行業的經驗來看,銷售渠道建設最為重要,郵輪票務銷售最重要的渠道一直以來都是旅行社。隨著中國郵輪市場的需求大增,發展速度不斷提升,各大旅行社大力開展郵輪業務。2012年12月,同程網郵輪頻道上線,2014年9月攜程旅行網發布中文郵輪預訂平臺。傳統旅行社由于傳統出境游受到郵輪旅游的沖擊而紛紛成立郵輪部以應對出境游和郵輪旅游相互競爭的格局,二線、三線城市旅行社亦逐步開始涉足郵輪市場,市場總量日益增大。
在線郵輪旅游平臺在郵輪票務銷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2015年中國郵輪市場總收入達45.3億元,出游人次達218.5萬,其中來自郵輪在線預訂平臺的收入為13.3億元,占比29.4%。在所有郵輪在線預訂平臺中,來自OTA平臺的交易額占比48.7%,來自旅行社自有線上平臺的交易額占比24.3%,其中以OTA平臺的增長勢頭最為迅猛。
2010-2016年我國郵輪產業市場規模及在線滲透率分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ぜ刮幕黝}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