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我國汽車電子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
2017/1/6 10:26: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隨著全球汽車產業轉移過程不斷深化,中國及亞太區汽車產量全球占比持續提升;成本優勢、本土市場仍是產能轉移的根基。中國汽車零部件跟隨整車組裝產業發展,其中汽車電子研發也逐步向中國大陸轉移;汽車電子部件在整車成本中占比提升,電子部件從提供附加功能隨著全球汽車產業轉移過程不斷深化,中國及亞太區汽車產量全球占比持續提升;成本優勢、本土市場仍是產能轉移的根基。中國汽車零部件跟隨整車組裝產業發展,其中汽車電子研發也逐步向中國大陸轉移;汽車電子部件在整車成本中占比提升,電子部件從提供附加功能轉變到提供基礎功能,整車企業對汽車電子需求增加,同時成本壓力加大。與消費電子邏輯類似,生產、研發本土化帶來的技術擴散+自主品牌認可提高帶來的本地供應鏈需求,從供需兩端支持中國汽車電子產業不斷發展。
乘用車汽車電子產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商用車汽車電子產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早在1932年Motorola將真空管收音機內至于車體之中,開啟了車輛電子化的大門;1967年德國車用電子大廠Bosch也采用IC技術發明了第一個利用電子控制的汽油噴射系統。汽車電子供應鏈是由1)上游車用半導體與IC業者、2)中游汽車電子系統廠商、3)下游整車廠(OEM/ODM)與維修廠(AM/OES)組成。
可以將汽車電子產業鏈與消費電子產業鏈做一個比較:在上游組件部分實際上是一樣的,車用電子元器件與消費類產品的供應鏈組成結構相同;中游由系統廠商控制而非消費電子中的代工廠,到了下游同樣是交給整車廠和維修廠,不同之處在于消費電子品牌商接觸制造環節更少,而汽車電子售后維修市場規模較消費電子要大很多(汽車產品單機價值高、生命周期長)。
汽車電子產業鏈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前五大汽車電子廠商的產品均涵蓋了多類汽車電子產品,在車用電子穩定系統、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形成壟斷,掌握并引領汽車電子核心技術、具有強大競爭優勢。傳統半導體龍頭,如ST、ADI、飛思卡爾、日立、松下等,在不同細分市場形成了各自的產品優勢,并產業鏈積極進行資本并購和建立戰略聯盟,形成競爭與合作態勢。
目前我國涉足汽車電子電器生產的企業約有1000 多家,但是多數企業產品線單一,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較低,與世界汽車電子電器跨國公司的差距比較大,未來增長潛力很大。
我國部分汽車電子產品產量統計表(億套)
產量電子油門踏板總成0.35換擋控制器0.39車用空調控制器0.41電子節氣門0.45需要外接電源的汽車用收錄放音組合機0.42無線電導航設備0.57車輛電器音響信號裝置4.44機動車空氣調節器0.27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汽車電子領域發展趨勢
一、國內汽車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隨著國內汽車年產銷量與保有量快速增長導致的換購增購需求釋放與居民消費能力提升,預計未來汽車消費升級趨勢將持續,能夠滿足消費者交互式體驗等多樣化需求的汽車電子將會沿著傳統電視與手機向智能電視與手機的發展路徑快速發展,滲透率將持續提升。
消費者對車輛安全控制及交互式體驗需求的擴張,汽車電子將會越來越普及,占車輛成本比重的比例在持續上升。據相關數據顯示,汽車電子成本占比隨著車輛級別由低到高而不斷增加,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因其電控系統更加發達而使得汽車電子成本占比更高,接近50%。
二、高端配置向中低端車型滲透的趨勢明顯
從生命周期來看,汽車安全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與胎壓監測系統(TPMS)等主流汽車電子產品均處于快速普及的成長期,未來將向中低端車型滲透,從而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三、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將帶動汽車電子產業快速增長
在機動車節能減排壓力大的背景下,國內政策持續加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呈現加速爆發的趨勢。而且,新能源汽車的電子產品成本占比高,隨著新能源汽車加速增長,預計將帶動汽車電子市場快速增長。
四、汽車領域反壟斷調查有望提升本土汽車電子等零部件配套比例
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研發投入嚴重不足,導致企業無法掌握核心零部件技術。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外資汽車零部件占國內市場比重達到60%以上,主要核心汽車零部件基本被外資壟斷,特別是在乘用車領域。
隨著反壟斷的深入,各中高端進口及合資品牌陸續降低配件價格。由于《反壟斷法》是上位法,其他與其矛盾的規定都將會取消或修改。因此,渤海證券預測,新修訂的汽車品牌授權銷售管理辦法將會放開配件供應,消除主機廠對配件的各種排他采購與銷售以及封閉維修技術信息從而可以實現價格壟斷的規定。考慮到目前本土汽車零部件的性價比優勢越發明顯,預計包括汽車電子等本土企業將會收益,市場占比將會提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6年我國汽車電子行業進出口分析
- 下一篇:2016年我國汽車供應產業鏈分析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