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電商快遞物流行業經營模式發展趨勢分析
2017/2/5 10:25: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第三方物流經營模式分化,直營與加盟共存,順豐與四通一達兩極化發展加盟和直營是快遞業的兩種基本組織方式,目前以順豐和 EMS 為代表的直營陣營和以“四通一達”為代表的加盟陣營同時存在。 對比來看,兩種模式各有優一、第三方物流經營模式分化,直營與加盟共存,順豐與四通一達兩極化發展
加盟和直營是快遞業的兩種基本組織方式,目前以順豐和 EMS 為代表的直營陣營和以“四通一達”為代表的加盟陣營同時存在。 對比來看,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直營模式便于企業統一管理,更能保證服務水準,但擴大網點覆蓋率較為困難;而加盟模式可以低成本增強網店密度,滿足較廣的配送范圍要求,但同時就要面臨監管難度大的問題。
快遞行業兩種經營模式各有優缺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電商尚未崛起,競爭對手有限,為順豐由加盟向直營轉變提供時間差。順豐誕生于 1993 年,在當時的快遞市場,EMS 一家獨大的快遞市場,依靠自有資金進行直營擴張不利于公司的初期發展,而加盟模式則可以快速布設網點,達到快速搶占市場的效果。對于初創的順豐,加盟模式是最好選擇。但隨著業務的高速發展,加盟模式的弊端逐步顯現:客戶資源集中在地方加盟商手中,隨時可以單干或他投;業務流程不規范,繞過母公司自己接私活;服務質量和運輸價格難以統一。于是,在之后三年多時間里,順豐通過“先合作,后收購”的方式強勢整合了所有的地方加盟商,向直營轉變。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淘寶尚未成立,且當地競爭對手較少,這樣的市場環境給順豐的轉變提供了足夠的準備時間。
順豐速遞采用直營模式,保證運送水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順豐速遞服務質量逐年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趕上電商風口,“四通一達”切入中低端快遞市場,采用加盟模式迅速。 擴張。“四通一達”中,除了申通成立于 1993 年,韻達成立于 1999 年,其他三家成立于 2000 年以后(圓通 2000 年,中通 2002 年,百世匯通2003 年)。以 2003 年淘寶網創立為時間節點,我國電商購物開始迎來爆發式的增長。03 年淘寶成交額 0.34 億元,到 2012 年已經突破一萬億元。在網購爆發前夕,行業內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如何搶占市場、迅速擴張是快遞公司共同面臨的問題。而加盟模式以輕資產運營,投資小回報快,另外在總部足夠強勢的情況下,可以避免加盟商權勢過大的問題,并成功將風險轉嫁給加盟商。通過加盟模式,“四通一達”專注于以電商件為主的中低端業務,規模迅速擴張。
環境因素促使“四通一達”采用加盟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加盟模式運作方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依托加盟模式,”四通一達“規模快速擴張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傳統第三方物流市場呈現兩極化發展, 順豐開拓中高端市場,” 四通一達”等壟斷國內經濟型電商快遞市場。從目前國內傳統第三方快遞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順豐速運在國內商務快遞和中高端電商快遞市場處于領導地位,而“四通一達”等民營第三方快遞在經濟型電商快遞市場處于主導地位。
傳統第三方快遞企業呈現兩極化發展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順豐和“四通一達”平均面單價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傳統第三方快遞市場“野蠻生長”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一邊面單價快速下降,一邊人力成本不斷上升,業務利潤不斷被壓縮 ,亟需技術變革 。正如前文提及的,在國內電商高速發展的同時國內第三方快遞行業借勢騰飛,但國內第三方快遞基礎不扎實,由此埋下的“隱患”便是行業主體多元化,采用“價格戰”策略排擠對手以達到行業龍頭的“戰略目的”,最明顯的便是快遞平均單價的快速下滑。另一邊則是快遞企業仍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成本端人工成本不斷上升,行業利潤水平正不斷被壓縮。再疊加國內電商市場增速的放緩,快遞企業盈利空間正在面臨考驗,亟需通過技術對產業鏈進行整合,以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價格戰”導致快遞行業平均單價快速下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龍頭快遞企業毛利率不斷被壓縮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傳統第三方快遞行業競爭加劇,兼并重組和資本運作日益活躍,資源集中化趨勢顯現。隨著行業內部競爭的加劇,尤其利潤空間的縮減,第三方快遞市場格局的“重新洗牌”難以避免。從目前的發展軌跡來看,主要有兩大途徑:1)兼并重組,“大魚吃小魚”,通過兼并中小快遞企業搶奪市場份額,積累規模效應和品牌效益;2)資本運作,通過融資甚至上市取得外部資本,以完成向重資產型企業和綜合物流服務商的轉變。前者是注重“量”的提升,而后者則是注重“質”的飛躍,存在本質區別。截止 2014 年,我國前八大快遞品牌占據著全國快遞業務量的 83.3%,業務收入的 77.9%,其余品牌均呈現“小、散、弱”特點,業務覆蓋范圍有限。
第三方快遞市場競爭加劇,行業內兼并重組和資本運作日益活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9-2014 年快遞行業業務量集中度高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9-2015 年快遞業務收入集中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我國快遞行業從業企業數量眾多、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預計短期內價格戰依然會持續,并逐漸淘汰弱小的企業。但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未來用戶將越來越重視快遞服務的時效性和安全性 將是快遞行業口碑勝出的決定性因素, 價格將不再是用戶選擇快遞 企業的主要因素。
二、電商平臺開放自營物流入局搶食智慧物流 , 倒逼 傳統 物流“+ 互聯網”
傳統第三方物流弊端凸顯,需求端倒逼快遞“提效+” 提質” ,以蘇寧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平臺開放自營物流入局搶食。國內快遞整體服務效率仍有待提升,2015 年準時率僅為 73.85%,2010-2015 年快遞服務滿意度整體滿意度為 74,仍存較大的提升空間。對比國內與國外快遞公司的周轉率,國內快遞整體的周轉速度遠低于國外水平。以蘇寧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先后面向全社會開放自營物流設施,掀起一場以“大數據+”、“智能+”為引領的智慧物流變革。
快遞公司 72 小時投遞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當前快遞服務滿意度仍處于地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快遞公司存貨周轉率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蘇寧、京東自營物流倉儲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倉儲面積支撐銷售收入(萬/ 平方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蘇寧: 自建(倉儲中心)+ 外延收購(天天快遞)并重,持續推進物流社會化,未來放量可期 。2015 年公司進行物流社會化運作也開始產生收入,2016 年上半年,蘇寧物流社會化實現收入同比增長 153.98%。2015 年 12 月,蘇寧物流云平臺上線,作為國家十大“物流信息服務平臺”之一,面向上游供應商、社會物流企業、合作承運商、社會企業貨主、設備設施供應商以及個人消費者,上線運輸、倉儲、攬件快遞等業務。
物流云平臺對接“貨”“車”,APP細分為兩版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巨資加碼“蘇寧云倉”建設,以倉儲中心為切入點提升物流體系運營效率。今年 11 月蘇寧打造的雨花二期智慧物流倉庫“蘇寧云倉”正式投入使用。蘇寧云倉在倉儲規模、日出貨量、自動化水平等整體科技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方面都打破了亞洲物流行業的紀錄。近期剛投入使用的蘇寧智能物流基地,作為今年“雙 11”期間訂單量暴增的服務支撐,通過軟硬件系統和大數據,訂單可以實現最快 30 分鐘出庫,日處理包裹 181萬件的能力是行業同類倉庫處理能力的 4.5 倍以上,在智慧倉庫中的人揀選效率每人每小時可達 1200 件,是傳統揀選方式的 10 倍以上,超過行業同類倉庫的 5 倍以上。
最新投入使用的“蘇寧云倉”智慧化、自動化程度高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蘇寧自有倉儲標準高于高標倉,自有倉儲面積位列全國第二位。2011-2016 年以來,蘇寧加大倉儲建設力度,至 2016 年 Q3 年蘇寧全國擁有 478 萬平方米倉儲,高標倉面積位列全國第二位,僅次于普洛斯。與高標準物流倉儲提供商相比,蘇寧的物流能力僅次于普洛斯;與零售商相比,蘇寧物流能力遠超對手,管理水平市場領先。蘇寧持有物流倉儲物業的各項指標明顯高于普通物流倉儲標準,亦高于代表市場較高水平的高標準物流倉儲整體建設標準。
2010 年 -2016 年以來蘇寧持續加大物流地產建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蘇寧云商倉儲面積僅次于普洛斯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蘇寧云商倉儲指標高于普通物流倉儲標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存貨周轉率持續提升,倉儲利用效率逐步提升。對比快遞公司來看,擁有倉配一體化的電商企業以及零售企業高于快遞公司。得益于倉儲優勢,蘇寧云商倉儲價值持續凸顯,存貨周轉速度持續提升,2014-2015 年以來倉儲創收持續提升,兩項指標顯示蘇寧整體物流的經營效率在逐步回升。
蘇寧云商存貨周轉率高于快遞公司且呈上升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蘇寧云商每平方米倉儲創收逐年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2.5 億收購天天快遞,投入巨大資源推進物流服務發展。2017 年 1 月2 日晚間,蘇寧云商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蘇寧物流擬以現金+股權方式收購天天快遞 100%股權,合計對價高達 42.5 億,具體交易方案為:以現金 29.75 億先行收購天天快遞 70%股權,待 70%股權交割完成的 12個月內以股權方式收購剩余的 30%股份,對應轉讓價款為 12.75 億元。作為繼“四通一達”之后的又一民營快遞企業,天天快遞專注于物流配送、快件收派業務,擁有密集的快遞網絡,近些年快遞業務規模發展顯著快于行業平均增幅。
天天快遞專注快遞件配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天天快遞業務規模增速顯著高于行業平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天天快遞專注“最后一公里”的快遞件 配送,快遞網絡密集+B 端 C 端客戶資源豐富,天天快遞與蘇寧物流未來資源整合空間巨大。天天快遞采用自營、加盟并舉模式發展,截至 2016 年 6 月,已擁有了 721 家一級加盟商,快遞網絡遍布國內 300 多個地級市和 2800 多個縣(含縣級市、區),在全國擁有 61 個分撥中心(35 個為直營分撥中心),超過 10000個配送網點。公司通過收購天天快遞,能夠很好的強化蘇寧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其次是客戶資源,作為繼“四通一達”之后的又一快遞企業,天天快遞目前已經具備一定的業務規模,能夠有效幫助蘇寧物流提升社會化運營能力。通過并購天天快遞,蘇寧物流可以導入其豐富的客戶資源,在天天快遞的品牌基礎上大力推進社會化物流服務業務的發展,屆時整個蘇寧物流的獨立性也會顯著提高;此外,天天快遞自身不斷成長的盈利能力還能幫助蘇寧物流提高綜合利潤水平。
京東 :” 物流業務向第三方商家開放,全面邁向“開放化、智能化” 。11月 23 日,京東對外發布“京東物流”品牌標識,正式宣布京東物流將以品牌化運營的方式全面對社會商家開放。京東物流將開放三大服務體系:倉配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京東快遞服務和京東物流云服務。此外,通過技術創新提升智能化水平是京東物流的下一步布局。
京東開放物流系統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截至 2016 年9月,京東物流體系概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京東物流投資規模效應顯現,訂單處理成本不斷下降 ,支撐社會化物流轉型。得益于京東物流投資規模效應的顯現,京東訂單處理成本在 2012年以后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從 2012 年的 7.4%降至 2013 年的 5.9%。2014 年公司在美國上市后又開啟了新一輪的物流基礎建設高潮,由于物流設施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長,公司訂單處理成本開始呈現上升趨勢,但仍僅處于 2012 年及以前的訂單處理成本水平。因而認為, 隨著新一輪物流投資的完成和新倉儲設施的啟用, 訂單處理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強大的物流配送能力將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截止今年三季度末,京東擁有電商領域最大的自建物流體系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京東訂單處理成本不斷下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上市后京東開啟新一輪物流投資高潮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京東物流將全面轉向開放化和智能化的時代,通過技術創新和價值輸出,實現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的角色轉換,看好物流收入彈性。經過近 10 年的物流投資,目前京東通過亞洲一號的建設,打造成業內物流標桿支撐了千億電商體量的同時,引領和重塑了行業規則和標準,下一步更多的通過技術創新和輸出推動商業進步。參照蘇寧物流的社會化開放路徑,目前其越來越多的承擔菜鳥和其他電商企業的派單,倉儲設施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未來京東物流將加速從成本中心向物流中心的轉變,也會使京東的整個電商生態更加穩固。
京東物流以物流云平臺為支撐提供高效、智能的社會化物流服務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京東物流實現 B2C 、 B2B 、 B2B2C 庫存共享及訂單集成處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京東、國美和蘇寧倉儲面積對比(萬平米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京東、國美和蘇寧倉儲面積創收情況(萬/ 平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京東物流開放,降低全社會供應鏈成本,依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開啟現代物流智能化時代 。截止 2016 年 9 月 30 日,京東物流已經形成了中小件物流網、大件物流網和冷鏈物流網的布局,擁有 7 個智能物流中心、254 個大型倉庫、550 萬平米的倉儲設施、6780 個配送站和自提點,完成了對全國 2646 個區縣的覆蓋。京東物流向第三方商家開放,共享物流基礎設施,能夠降低全社會供應鏈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和客戶體驗。依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京東在倉儲布局、揀貨路徑優化、智能排產、路網規劃、動態路由規劃等領域取得突破,開創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組成的智慧物流模式,有效提升了物流體系的運營效率。現代物流是打通零售行業線上線下渠道的重要一環,開放化、智能化將成為現代物流的新趨勢。
三、共享經濟下第四方物流平臺風生水起 ,技術驅動傳統物流運營效率提升
國內快遞行業存較大的整合空間,并購或是必由之路。相較于美國市場而言,國內快遞行業嚴重分散,前期電商的高速發展,快遞市場迅速擴張,誕生眾多的快遞公司,企業之間存在惡性競爭的現象,物流單筆交易額顯著低于成熟市場水平,行業盈利能力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鑒于國內快遞信息化較低,低端快遞門檻較低,導致競爭加劇,加之電商增速向下以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快遞企業并購整合或是必由之路。
國內快遞行業 CR4 僅為 51% ,空間較大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快遞公司的凈利率水平參差不齊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阿里、順豐牽頭構建社會物流生態圈。當前看到快遞行業正在發生這樣的變化,菜鳥以及順豐牽頭成立資源整合平臺,逐漸形成了以菜鳥為代表的菜鳥驛站陣營,以及以順豐為代表的豐巢陣營,在行業進入整合之前,行業抱團將有利于資源共享,建立社會云產業鏈。
阿里巴巴領銜的“菜鳥網絡”陣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順豐快遞領銜的“豐巢”陣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物流資源共享是大勢所趨,或是當前行業分散化狀態最優解。共享物流信息資源的模式主要是通過建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來實現,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一直是物流行業的熱點。當前行業仍處于高速發展狀態,雖然行業內競爭比較激烈,但企業仍處于盈利狀態,短期內行業發生整合的概率較小。在當前現狀下,分散化的物流產業容易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容易導致行業內資產利用率較低的現象。 參考國外成熟物流發展軌跡,物流發展可細分為四個階段,即 1PL 、2PL 、3PL 以及 4PL (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方物流),提供專業性的物流規劃,咨詢以及物流系統開放,專注于供應鏈管理等成為趨勢。物流資源共享是大勢所趨,同時也有利于提高供應鏈效率,提升資產利用率以及數據協同。
當前物流產業進入第四方物流時代,資源共享以及效率提升是主旋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參考 UPS 發展歷史經驗,物流規模性發展建立在信息化、標準化基礎之上。過去二十年中,物流產業的重資產化發展腳步跟不上電商爆發式增長的腳步,結果是物流產業鏈整體滯后于電商發展,不僅體現在數據協同以及交互方面,還有倉儲、配送以及人員管理等方面,整個快遞產業的標準化問題有待提升,且部分領域存在建設盲區,如農村電商以及跨境電商等。前端消費者升級,迫切需要物流在供應鏈方面改革,前文已經談到云供應鏈模式帶來的數據協同效應,除信息化外,改革的重點主要在倉儲、用戶配送方面以及業務范圍快速拓展。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看未來產業標準化、集約化方向:倉儲改造標準化、快遞配送點建設以及業務范圍拓展,如農村電商以及跨境電商等。
共享倉儲標準以及服務是行業主要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集約化、標準化主要包括倉儲標準建設、快遞配送點建設以及業務范圍拓展三個方向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990-2000 年UPS公司專注于信息系統化以及相關配套供應鏈服務建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物流分倉主要包括縮短配送時效等六點優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